鄗代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51年(
赵孝成王十五年,
燕王喜四年),是战国时代
燕国攻打
赵国的一场战争。赵军在鄗(今
高邑县东)和代(今河北蔚县
东北地区)击败了燕军。此战赵军在名将
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赵军同仇敌忾,对来犯之敌予以痛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展现了廉颇等将领的军事才能和赵军的抗敌精神。
赵国自
长平之战败于
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燕国
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刺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
韩广建议,
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
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
燕国名将
乐毅之子、昌国君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
燕王喜不听
乐间劝告,其他大臣也附和栗腹。只有大夫
将渠反对道:“与人通好约交,而反攻之,用兵不祥。”燕王喜不听,亲自率领偏军随栗腹、
卿秦出征赵国,急得将渠拉住燕王喜衣带,反被他踢了一脚。
燕王喜派出战车两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
赵国:一路由
栗腹率军攻鄗,一路由卿秦、
乐乘为将,攻代。燕军到达
宋钘(今河北晋县南)后,
赵孝成王令上卿
廉颇、乐乘统兵25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5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自率军20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鄗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失去战斗力。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
卿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今北京城西南)。
关于鄗代之战参战双方的具体人数,《
史记》诸传中只有“起二军,车二千乘”的大致描写。对于赵方的参战人数,战争期间的伤亡,均无具体记载。今仅有《
战国策》记述最为详实:“(燕王)起六十万以攻赵。令
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但六十万攻赵似有夸大之嫌,故《
资治通鉴》记述此役时亦未采《战国策》之说。另,《史记·乐毅列传》中明言
乐乘此时为燕方攻代一路的将军,在被俘后与族人
乐间“怨燕不听其计,二人卒留赵”,这才仕
赵国为将。但《战国策》认为乐乘此时是
赵方在代地主持反击战的主将,且在
赵孝成王十年(前256年)已为
赵国攻城略地。未知此两种说法孰是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