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阻效应(也称为空间效应、空间位阻效应、
立体效应)是由于载体内孔隙过小或固定化中载体选择不当,使得酶的活性部位与
底物分子间存在空间障碍,造成底物分子不易与酶的活性部位接触,影响了酶的
催化作用。这种位阻效应亦称
屏蔽效应。它既与载体结构、性质和固定化方法有关,还与底物分子的大小、性质及形状有关。位阻效应是研究分子中不同
基团间
电子团
重叠形成的电磁力而造成的
分子结构或反应取向的
立体化学分枝,对化学、
生物化学和
药理学至关重要。
酶或
细胞经过固定化后成为
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由于受到载体等因素的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将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对于固定化
活细胞,至今研究尚不够成熟。
在有机化学中,位阻效应几乎普遍存在,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多数化学反应的
速率和活化能。例如,在
氢氧化钠和
卤代烷的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中,由于三级卤代的位阻效应很大,所以一般没法参与反应。在生物化学中,通常在诸如酶之类的天然分子中利用空间位阻,其中
催化位点可能掩埋在大型
蛋白质结构内。在
药理学中,空间效应决定药物与目标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方式和速率。
位阻效应不仅在
固定化酶或
细胞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定性讨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
生物化学和药理学领域,位阻效应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揭示酶的催化机制、
药物设计和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