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是
清代康有为为儒家哲学著作《论语》所作的注解,共二十卷。它以鲁《论》的经文为正,其引证以今文家的观点为主,并取正于石经等,以“正伪古之谬,发大同之渐”。此书作于1902年,刊刻于1917年,今据万木草堂丛书本标点出版。
作者简介
人物生平
康有为(1858—1927),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文学家、诗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
南海(今属
广东省)人。早年曾受业于广东名儒
朱次琦,受到“济人经世”的思想影响。
光绪五年(1879)游
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为西方人治国有法度,深为羡慕。八年(1882)往
上海市,购置大量西方著作译本。光绪十四年(1888)第一次上书朝廷,提出“变成法”、“通上情””、“慎左右”三项建议,希望朝廷变法图强。从光绪十六年(1890—十九年1893)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聚徒讲学,以今文经学阐发变法理论。光绪十九年,中清廷
举人,二十一年(1895)与
梁启超进京应试,因不满《
马关条约》之签订,愤而联合六百多举人(一说一千三百余人),领衔上书朝廷,提出“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史称“
公车上书”。
同年中
进士,授工部
主事之职,坚辞不就。与
文廷式等人组织
强学会,编印《
中外纪闻》。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德国强占胶洲湾,
康有为又赴京,第一次上书
光绪帝,提出“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光绪二十四年(1898)应诏至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与
李鸿章、
翁同龢、
瓜尔佳·荣禄等人谈论变法事宜;进呈《
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又上《统筹全局折》。后来,康有为又组织保国会,受到光绪皇帝诏见,与
谭嗣同等一起促成“百日维新”,但以
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坚决反对变法,变法法令很难在各省贯彻执行,由于
袁世凯叛变告秘,慈禧太后发动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得以成功,康有为被迫逃亡国外。逃至国外的
康有为日趋保守落后,曾组织保皇会,发表过《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反复阐发自己的改良主义思想,坚决反对资产阶级革命。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康有为仍然对清室眷恋不已。1917年,
爱新觉罗·溥仪溥仪被
张勋的“辫子军”重新拥上皇帝宝座,宣布改中华民国六年为
宣统九年,恢复旧制,康有为被授任为弼德院副院长兼太傅,不久复辟失败旋又下台。1927年,因病逝于
青岛市。终年七十岁整。
文学才华
康有为一生致力于用文学武器为他所作领导的政治运动服务。他不仅是一位著名散文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宏阔的艺术境界,汪国恒《光宣诗坛点将录》对他的诗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今诗人尚意境者宗黄、陈,主神韵者师大历,锤幽凿险,则韩、孟启其宗风;范水模山,则谢、柳标其高阁。其纯然乎古代出乎古人者,则南海康有为也。
南海平生学术,不以诗鸣,徒以境遇之艰屯,足迹之广历,偶事歌咏,直有抉天心,探地肺之奇,不仅巨刃摩天而已也。反虚入浑,积健为雄,惟南海足以当之矣。”他的政治论文,都是直接地“为时而作”的,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战斗性,他饱含政治热情,放言高论,笔锋犀利,言人所不敢言,能够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同时他的文章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往往先以其深刻的洞察力,揭示出问题症结所在,继而又大量列举古今中外的事实,层层深入地去分析问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梁启超在《
清代学术概论》中称
康有为是清代末期的散文大家,应是当之无愧的。
海外逃亡
1898年的
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在
英国公使的帮助下,经
香港特别行政区逃往
日本,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海外流亡生涯。资产阶级革命家
孙中山在日本曾多次派人跟康有为联系,希望他能吸取惨痛教训,把立场转移到革命派方面来;但他坚持改良的主张,拒绝了革命派共同合作的要求,并把“保皇”确定为新的行动纲领。1899年,康有为自日本赴
加拿大,组织了“保皇会”,以后三、四年间,他转徙于日本、加拿大、英国、香港等地之间,并在
新加坡、
槟岛、
印度接受英国保护,从事哲学理论研究。写成《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大学注》等著作,《论语注》便是他在1902年居印度
大吉岭时潜心著述的作品之一。
学术著作
由于
康有为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僚地主的大家庭中,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打下了良好的中国传统的学问基础,对《
论语》等
儒家典籍更是十分熟悉。作者在《论语注》中旁征博引,考证字句、阐发意义、发表议论,使得《论语注》成为一部具有很强政治性的学术著作。与他在《
新学伪经考》中的观点一样,康有为仍从要用儒家经典作为变革现实的思想武器的实用目的出发,强调古文经学著作是“伪经”,对《论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他在《论语注·序》中所言的:“其流传,自
西汉,天下世讽之甚久远,多
孔子雅言,为六经附庸,亦相辅助焉。不幸而
刘歆篡圣,作伪经以夺真经,公、谷春秋,焦、京易说既亡,而今学遂尽,诸家遂掩灭,太平、
大同市、阴阳之说皆没于是,孔子之大道扫地尽矣。
宋贤复出求道,推求遗经,而大义微言无所得,仅获《
论语》为孔子之言行所在,遂以为,遂以为孔学之全,乃大发明之,翼以《
大学》、《
中庸》、《
孟子》,号四子书,拔在六经之上,立于学官,日以试士。……圣道不泯,天既诱予小子发明《易》、《
春秋》阴阳、灵魂、太平、大同之说,而《论语》本出今学,实多微言,所发大同神明之道,有极精奥者。又,于
孔子行事甚详,想见肫肫之大仁,于人道之则,学道之门,中正无邪,甚周甚备,可为世世之法。自六经微绝,微而显,典而则,无有比者,于大道式微之后,得此遗书别择而发明之,亦足为宗守焉。其或语上语下,因人施教,有所为言之,故问孝问仁,人人异告,深知其意而泥其词,是在好学深思者矣。”
书籍介绍
《论语注》除有小序外,共包括二十卷,逐卷对《论语》进行注疏,内容依次为《
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在注疏体例上,《论语注》每一卷先在开头解题,然后注明《论语》原文中共几章,再对每一章抄录原文后进行详细注解。注解时往往先解释个别字词的意思,然后引证前代儒学诸家如
郑玄、
朱熹的注疏阐释句义,然后再以大量笔力由此阐发开去,洋洋洒洒,发表自己的议论,颇有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之势,这些议论往往结合时事,有的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如在《为政第二》的第二十三章进行注解时,作者在对原文“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
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也’”进行完文字疏通后,议论道:“盖民俗新承,故后王之起,不能不因于前朝,弊化宜革,故一代之兴,不能不损益为新制。人道进化皆有定位,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由独人而渐为夫妇,由夫妇而渐定父子,由父子而兼锡尔类,由锡类而渐为
大同市,于是复为独人。盖自据乱进为升平,升平进为太平,进化有渐,因革有因,验之万国,莫不同风。……
孔子已预知之。然世有三重:有乱世中之升平、太平,有太平中之升平、据乱。
故
美国之进化,有红皮土番,中国之文明,亦有苗、獐、黎。…太平大同之后,其进化尚多,其分等亦繁,岂止百世哉?……孔子之道,暗而不明,郁尔不发,为天下裂,岂可言哉!幸微言尚传,赖修明恢复之。”
康有为借孔子关于朝代更迭和历史变迁的话,尽力发挥,在阐发孔子所谓“微言大义”的语句时,也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关于社会进化和时代变迁的观点。注解时喜发议论,议论时喜结合时事,这是康有为《论语注》的最鲜明特点。如在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进行注解时作者议论道:“盖乱之害,显在人世,人易知之;巧诈之害,微在心术,人所难知,而其为害于人世人种则一也。此皆乱世之俗,而为害人尤甚。误信惑之,不为反噬,亦为所累。
孔子生当其时,故先恶之,若太平世,则自无此矣。”
表述了看待圣人言论也要因时因世而异而不要一昧墨守成规的观点。虽然在本质上,《论语注》只是一部学术著作而不是针对
清朝政府的政论文章,但这毕竟是唯新派的领袖人物
康有为的著作。既如此,这部书在异国他乡写成后,辗转传回中国会遭到什么样的命运我们便可想而知了。早在1898年八月丁酉,
慈禧便下谕说:“已革工部
主事康有为,学术乖谬,大悖圣教:其所著作,无非惑世诬民,离经畔道之言。著将该革员所有书籍板片,由地方官严查销毁,以息邪说而正人心”(《德宗实录》卷四二七)。至二十六年正月,又下谕说:康有为、
梁启超“仍在沿海一带,煽诱
华民,并开设报馆,肆行簧鼓。”
该逆犯等开设报馆,发卖报章,必在华界。但使购阅无人,该逆等自无所施其伎俩。并著各该督抚,逐处严查,如有购阅前项报章者,一体严拿惩办。此外如尚有逆等从前所著各逆书,并著严查销毁,从伸国法而靖人心”(《德宗实录》卷四五八)。从这样的上谕发布以后,一直到
宣统三年(1911)撤消禁令,凡
康有为的著作都被统统销毁,《论语注》(
光绪年间上海大同译书局刻本)自然也难逃劫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