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1948年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
1978年马志明毕业于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
应用数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博士学位;1994年受邀在第二十二届
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数学会第八届理事长;2002年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2006年当选为
国际数学联盟副主席,是中国数学家首次担任该职位;2007年当选为国际
数理统计学学会会士;2011年担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2018年担任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首任院长。2022年12月14日,马志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法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中方主任。
马志明主要从事概率论与随机分析领域相关工作。他与合作者建立了拟正则狄氏型与右连续马氏过程一一对应的新框架,证明了Wiener空间的容度与所选取的可测范数无关;还研究了奇异位势理论、
理查德·费曼积分、
埃尔温·薛定谔方程的概率解、随机线性泛函的积分表现、无处
氡光滑
测度、概率论与生命、信息等其它领域的交叉等方面。
人物经历
1948年1月,马志明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祖籍
山西省交城县。
1981年,马志明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是文革结束后中国培养的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4年,马志明从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87年,马志明获得洪堡奖学金,前往德国BiBoS随机研究中心合作研究(至1988年)。
1992年4月至6月,马志明担任德国Bonn大学的
欧洲共同体科研项目国际专家,同年7月至12月,在
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担任访问数学家。
1994年,马志明受邀在第二十二届
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是继
华罗庚、
陈景润、
冯康、
吴文俊之后第五位在国际数学大会上作特邀报告的大陆数学家。同年10月,作为访问教授前往英国
华威大学(至1995年7月)。
1995年,马志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马志明当选为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
2000年1月,马志明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至2003年12月),同年4月至6月,应邀在美国
西北大学做访问教授。
2002年,马志明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
2006年,马志明当选为
国际数学联盟副主席,是中国数学家首次担任该职位。
2007年,马志明当选为国际数理统计学会(IMS)会士(Fellow)。
2011年5月,马志明担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2018年6月29日,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揭牌仪式在学校
八里台镇校区省身楼举行,马志明担任学院首任院长。
2022年12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法数学中心揭牌仪式在东校区国际楼报告厅举行,马志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法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中方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马志明主要从事概率论与随机分析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
拟正则狄氏型
狄氏型源于数学物理中的经典位势论。1989年以来,马志明与人合作在一系列文章中突破了“局部紧”及“正则”两个限制,创建了拟正则狄氏型新框架。该框架建立了狄氏型与右连续强马氏过程的一一对应关系,解决了该领域存在20年之久的难题。1992年马志明与R.Sckner在Springer出版了详细介绍拟正则狄氏型框架的英文专著《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on-Symmetric) Dirichlet Forms》,该书已成为该领域基本文献。
维纳空间的容度理论
马志明与他的合作者证明
诺伯特·维纳空间的容度与所选取的Gross可测范数无关,从而基于同一Hilber空间的Malliavin算法在不同抽象维纳空间相互等价。该结果解答了Malliavin与Ito关心的问题,是Malliavin算法不变性的基础。
马志明与
巩馥洲证明了环空间上一类带位势项的对数Sobolev不等式。其位势项有简洁的表达式,只依赖于底
流形的Ric
曲率和热核的Hessian。
马志明在薛定方程和Feymnan-Kac半群的研究中引入了鞅方法,从而解决了
钟开莱提出的两个公开问题。他与人合作首次用可加泛函工具获得了用维纳泛函表示的Feymnan-Kac半群的最广泛条件,首次获得Feymnan-Kac泛函成为P一强连续半群的充要条件,并在最大限度放宽Kato条件的情形研究了Feymnan-Kac半群的L’一光滑性,热核估计,热核的逐点一致有界性以及其他问题。
为研究无穷维流形的
向量场及与之相联系的扩散过程,马志明与他的合作者引人了Charatheodory—Finsler流形(简称C—F流形)的概念。完备Riemann流形和映射空间(通常Riemann流形上的环空间与路径空间是映射空间的特例)都是C—F流形。利用C—F流形的性质和拟正则狄氏型理论,可以构造一大类与映射空间向量场相联系的扩散过程,该结果在无穷维随机分析中有重要意义。
其他科研成果
马志明首次发现无处
氡光滑
测度,用无处Radon光滑测度构造出首例不包含任何非零
连续函数的狄氏型。与
巩馥洲合作证明Ito空间与抽象
诺伯特·维纳空间的Malliavin算法可以相互转化。与人合作研究了抽象调和空间被无界位势扰动的本征值问题。与人合作在构形空间中得到用拟正则狄氏型构造扩散过程的一般方法。在随机线性泛函的研究中得到一般状态空间线性泛函的积分表示。对可分可测空间情形给出了正则条件概率存在的充要条件,与人合作给出了独立随机变量和的分布函数为连续函数的充要条件,在随机整值
测度的研究中解决了
法国概率学家Jacod提出的两个问题,在跳过程研究中给出了无公共跳的两个跳过程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在随机测度的Lebesgue分解问题中给出了随机测度相互询异的充要条件。
• 承担项目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4年8月,马志明先后获得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1项)。
人才培养
• 教育理念
马志明认为:现在中国的经济比较好了,科研经费也改善了,但是环境很不好,过于急功近利,例如教育界和学术界各种各样的急功近利的评奖、评估,简单地以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等各种量化指标为依据,而不去真正考察对科学和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和学术的发展。
• 指导学生
马志明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指导的博士生获奖情况如下所示:
荣誉表彰
人物评价
马志明在概率论与随机分析领域有重要贡献。(
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评)
马志明在奇异位势理论、
理查德·费曼积分、
埃尔温·薛定谔方程的概率解、随机线性泛函的积分表现、无处
氡光滑
测度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评)
社会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