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斯布鲁克(
德语:Innsbruck)位于
奥地利西部,因河畔,是
蒂罗尔州的首府。城市得名于因河上的桥梁。因斯布鲁克是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山谷中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
文化遗产。因斯布鲁克拥有多个市区,这些市区过去是独立的城镇,现在已经合并。
历史沿革
因斯布鲁克的历史始于
新石器时代,市区内发现的考古遗迹证明了其悠久的居住历史。罗马时期,因斯布鲁克是一个重要的
军事基地。
中世纪时,因斯布鲁克因其地理位置成为交通要道的控制点,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城市。
因斯布鲁克,是一个位于中欧十字路口的城市。
该市建立于1239年,1363年由
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支旁系管辖。
在1420~1665年间这里一直是皇帝的居住地,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在位期间(1490~1519)因斯布鲁克成为欧洲艺术和文化的中心。
巴伐利亚州对这片土地垂涎三尺,尽管蒂罗尔州在1809年的解放战争中进行了成功的抵御,因斯布鲁克仍然落入了巴伐利亚人之手。
直至1814年
维也纳会议期间,因斯布鲁克才重新回到
奥地利的怀抱,成为
蒂罗尔州的首府。因斯布鲁克仍然保持着
中世纪城市的容貌,在狭窄的小街上,歌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
这座小山城曾经于1964年和1976年两次举办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载入了体育史册。
自然地理
位置
因斯布鲁克位于47°16′06″N 11°23′36″E,卡文德尔山脉的南边,阿尔卑斯山脉主脉帕切科弗尔山的前沿山脉的北边。
因河是流经因斯布鲁克的主要河流。它北临
德国,南临
意大利,西面通往
瑞士,东面通往首都
维也纳,地处布雷根茨-维也纳东西向
谷地及经布伦纳山口南北要道。
气候
因斯布鲁克年平均降雨量为875毫米,平均温度为10.0℃(一月平均气温为-1.0℃,七月的平均气温为20.3℃)。年平均
相对湿度为74%,平均日照时间为1835小时。
人口
根据2022年的数据,该县的人口为130,585人,人口密度为1,245人/平方公里。
因斯布鲁克是一个天主教教省的省会,这个教省包括蒂罗尔的西部、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除
天主教外市内还有新教、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
伊斯兰教和
犹太教的信徒。
社会事业
因斯布鲁克是
奥地利西部的经济、管理和文化中心。旅游业是城市的重要收入来源,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城市内有两座大学,包括
因斯布鲁克大学和因斯布鲁克医学大学。此外,因斯布鲁克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教育机构。
交通
因斯布鲁克距离
维也纳480公里、
萨尔茨堡155公里、
慕尼黑160公里,
瑞士边境165公里,
意大利边境36公里。其距离
慕尼黑机场仅2小时的车程,乘坐火车到维也纳也只需要5个小时。茵河谷高速公路由维也纳到瑞士途经因斯布鲁克,交通主要是高速公路、巴士和电车。
因斯布鲁克的国际机场位于城市的西部,它是
奥地利之箭航空公司的基地。
奥地利12号高速公路(因河河谷高速公路)通过因斯布鲁克,向东这条高速公路与通往慕尼黑和萨尔茨堡的高速公路相连。向南奥地利13号高速公路(布仑纳高速公路)从因斯布鲁克出发通往
意大利。相北有一条联邦公路通往
加米施-帕滕基兴。
因斯布鲁克位于从维也纳通往
苏黎世的铁路线上,此外从因斯布鲁克出发还有一条通过
格拉茨通往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在南北方向上因斯布鲁克位于从
慕尼黑通往
维罗纳的铁路上,此外还有一条铁路通往加米施帕滕基兴。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的铁路的交叉点是因斯布鲁克中心火车站。因斯布鲁克市内的交通非常好,有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和
无轨电车。夜间还有夜班车。与周围村镇之间有
轻轨和长途汽车连接。从2003年开始市内的有轨电车线路在此后10年中现代化和扩建。此外从因斯布鲁克出发还有通往周边山峰的缆车。
主要景区
因斯布鲁克市区分布在茵河(Inn)两岸,多古老建筑的街道。东阿尔卑斯山雪峰交相辉映,市南91米高的桥梁极为壮丽,名胜古迹有菲尔施滕堡(内有覆以镏金铜瓦的阳台)、霍夫城堡(1754—1770年建)、斐迪南博物馆、民间艺术博物馆等。旅游业发达。著名的金顶屋、霍夫城堡和宫廷教堂,巴洛克式的宫殿和凯旋拱门为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Maria-Theresien-Strasse)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因斯布鲁克是个迷人的小镇。茵斯布鲁克是
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奥匈帝国及后来奥地利帝国的皇族)的主要住所,也可以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力与版图开始走向颠峰的地方。因此,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昔日皇亲贵戚留下来的宫殿、墓地与建筑群,茵斯布鲁克最早的部落形成于靠近席尔河及茵河汇流处。迈希米连大帝在位时所盖的黄金屋顶,也成为茵斯布鲁克的象征。
因斯布鲁克自13世纪设市,19世纪因铁路通车而繁荣起来。市内古建筑颇多,著名的有菲尔施膝堡、霍夫城堡和宫廷教堂等。远处雪峰与城郊古堡交相辉映,景色壮丽,这里交通便利,为
奥地利交通枢纽,是奥地利的旅游与冬季运动胜地。
黄金屋顶(Godenes Dachl)
是因斯布鲁克的标志建筑。建于1500年,以前这座建筑曾是公爵的府邸。其出名之处是建筑物突出的阳台上装饰华丽的金色屋顶,整个墙面及阳台雕梁画栋装饰非常讲究。
圣雅可布大教堂
圣雅可布大教堂是一座
巴洛克建筑,建于1717年~1724年,大教堂内圣坛边悬挂着克拉纳赫的著名画作《圣母玛利亚施舍》的画像。天花板上的
湿壁画和石膏花饰出自
阿萨姆兄弟之手。教堂的塔楼中悬挂着因斯布鲁克的和平组钟。
马克西米利安三世大公爵的墓碑是由卡斯帕·格拉斯于1620年制作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大教堂用了整整两年时间进行修复,于1993年重新开放。
宫廷教堂
宫廷教堂与
维也纳霍夫堡皇宫有着密切的关系,在
斐迪南一世的统治下于1553~1556年间修建。该教堂有三个大殿,其中最主要的是有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墓穴的大殿;在皇帝
大理石石棺的周围矗立着28尊比真人还大的铜像,这些是马克西米利安的祖先和后代。
水晶世界(
施华洛世奇 Kristallwelten)
著名的水晶制品制造商施华洛世奇Swarovsk公司于1995年在城市郊区的总部建了这座
多媒体声光的水晶世界。在水晶世界可以欣赏到水晶世界独特的韵味。
相关事件
第9届冬奥会
第九届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64年1月29日至2月9日在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因斯布鲁克有完善的冬季运动设施,体育馆可容万名观众,还有设备齐全的滑冰场,滑雪场设施优良。在冬奥会召开前,气候突然反常,气温骤升,积雪融化,组委会不得不动员人力从阴冷处取雪,才保证了比赛进行。
开幕式上,按惯例点燃了奥林匹克火炬,与前几届不同的是,这次火种不是取自挪威,而是与夏季奥运会一样,从古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点燃的。点燃本届冬奥会火焰的是奥地利男运动员
约瑟夫·里德。
本届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又有一些变化。跳台滑雪分成90米、70米两个级别,不过也有人认为是新设个90米跳台滑雪,因为此前这项比赛均为70米。女子越野滑雪增加了一个5公里项目,恢复了上届被取消了的有舵雪橇,并增设了无舵雪橇。
上届两枚
金牌获得者,
苏联24岁的女选手利迪娅-斯科布在本届的速度滑冰赛中赢得了全部四个项目的金牌,这个成就在冬奥会上是空前的,开创了冬季奥运会上的奇迹,其中500米赛她以45秒的成绩破奥运会纪录。女子3000米赛中,
朝鲜的韩弼花与前苏联的瓦·斯捷宁娜并列第二,获银牌,这也是
亚洲女子在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的第一枚奖牌。男子速滑金牌由
美国、前苏联、
挪威、
瑞典均分。上届冠军仅有挪威的克·给翰内森在5000米赛中再获
金牌。近两届名噪冰坛的32岁老将,
苏联的叶-格里申只在500米项目中得了银牌。
上届
花样滑冰1枚金牌未得的欧洲,这次却从美洲人手中夺得了全部金牌。
德国的曼-施内尔德夫获得男子单人滑冠军。刚满22岁的
荷兰选手朔·代伊克斯特拉在女子单人滑中为荷兰在冬季奥运会夺得了第一枚金牌。前苏联的柳-别洛乌索娃和奥-普罗托波波夫获男女双人滑冠军。
瑞典35岁的老将西·耶恩伯格参加了男子全部距离的越野滑雪赛,都取得了名次,并在50公里和4X10公里越野接力赛中获
金牌。
挪威选手托穆德·克努特森夺取了两项全能冠军,这是挪威自1924年以来第七次获该项桂冠。24岁的
苏联女教师克-博亚尔斯基赫,在滑雪赛中成绩突出,包揽了5公里、10公里的金牌,还在3X5公里接力赛中取胜,是本届滑雪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在高山滑雪赛中,
奥地利获3枚金牌,经验丰富的埃冈-齐默尔曼在男子速降赛中获金牌、少年选手
克里斯特尔·哈斯获女子速降金牌、候补队员给瑟夫·斯蒂格勒在男子回转中意外地取得金牌。
在现代冬季两项比赛中,前苏联30岁的弗拉季米尔-梅兰宁名列榜首。
在高山滑雪比赛中,首次引进了可以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计时设备。
第12届冬奥会
第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76年2月4日至15日,在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这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本来被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授予美国丹佛。但是
丹佛所在的
科罗拉多州州民,特别是丹佛市民反对政府以发行
公债的方式来筹集冬奥委会举办资金。因此丹佛在1972年11月15日向国际奥委会表示放弃本届冬奥会的承办权。奥地利因斯布鲁克随即向国际奥委会递出申请,替补承办这届比赛,1973年2月4日,国际奥委会确定由因斯布鲁克替补承办。这也是奥运历史上,因斯布鲁克第二次举办
奥运会。
为了纪念在因斯布鲁克举行的两次奥运会,本届奥运会组委会将这次的圣火台,与上次奥运会的圣火台相结合,打造出一个双圣火台的构造,开幕上由两名运动员分别点燃这两个火炬。
第十二届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于1976年2月4日隆重举行。
奥地利总统主持了开幕式,奥地利艺术家身着民族服装,表演了精彩的
民族舞蹈。按惯例在主体育场燃起了奥林匹克火焰,但与其他会址不同的是,主体育场设有两个火焰塔,一个是12年前所用的,另一个是新建的,开幕式上,首先点燃了新建塔上的火焰,然后再点燃旧的,两个火焰塔同时日日夜夜燃烧,标志着这个蒂罗尔州首府是冬季奥运会两次主办地。
竞赛项目略有变化,新增了冰上舞蹈和男子1000米速滑,另外,女子3X5公里改为4X5公里。
在上届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速滑比赛中全军覆没的
苏联队,这次东山再起,共获取4枚
金牌,25岁的叶夫根尼-库利科夫获男子500米比赛金牌;25岁的塔吉亚娜-阿维里娜参加了女子全部4项比赛,都获取了奖牌,而且获其中1000米、3000米两项金牌;27岁的加-斯杰潘斯卡娅夺得女子1500米冠军。获男子速滑冠军的还有:
挪威的扬-埃-斯托堆尔特获1500米金牌、挪威的斯-斯腾森获5000米冠军、
荷兰的皮-克莱因在10000米长距离赛中获金牌。
在花样滑冰赛中,
美国19岁的多-哈米尔在女子单人滑中以优异的成绩获
金牌;
英国的约-柯里获男子单人滑冠军;
苏联的伊·罗德尼娜与亚·扎伊采夫在男女双人滑中战胜了所有的对手获金牌。首次列人比赛的冰上舞蹈,前苏联占有明显的优势,曾在世界和欧洲锦标赛中多次夺冠的柳-帕霍莫娃、阿·戈尔什科夫和伊·莫伊谢耶娃、安·米宁科夫两对前苏联选手分获金、银牌。
男女越野滑雪,主要是前苏联、
芬兰两国争雄。男子项目,前苏联、芬兰各得2枚金牌,前苏联的尼-巴朱科夫获15公里冠军、谢·萨维利耶夫获30公里冠军;芬兰的伊-福尔莫在50公里赛中取胜,还在4X10公里接力赛中夺标。在女子赛中
苏联获2枚
金牌、芬兰获1枚金牌,前苏联的拉·斯麦塔尼娜获10公里桂冠,前苏联还在4X 50公里接力赛中,又得1枚金牌;芬兰的黑·塔卡洛迈尔获5公里金牌。高山滑雪成就突出的是前
德国25岁的罗·米特迈尔,她在速降和回转中两夺桂冠。加拿大的卡·克雷纳获女子大回转赛冠军,而米特迈尔反以0.12秒之差屈居亚军。
本届雪橇赛中,前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前联邦德国、
奥地利和
瑞士包下了全部男女5个项目的前六名,而前民主德国队,又囊括了全部金牌,这在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是史无前例的。
本届现代冬季两项,
苏联的尼-克鲁格洛终于为前苏联夺得了金牌。接力赛,仍由前苏联蝉联了冠军。
本届冰球赛共12个队参加,前苏联第五次获得这项桂冠。
在这届
奥运会上,来自
美国的
花样滑冰运动员特里(Terry Kubicka)第一次成功的表演了精彩的后空翻动作。
冬青奥会
第一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2年1月13日至1月22日在
奥地利蒂罗尔州的因斯布鲁克举行。有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1042名青年运动员参加15大项,63小项的比赛。
申办过程
2008年1月29日开始接受申办申请; 2008年3月6日,各申办国奥委会提交意向书,最终中国哈尔滨(Harbin)、奥地利因斯布鲁克(Innsbruck)、芬兰库奥皮奥(Kuopio)以及挪威
利勒哈默尔(Lillehammer)成为入选城市。同年2008年6月19日前,各城市提交申办报告;及后在8月4日,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通过上述四个城市为是届运动会的申办城市。
2008年11月2日,国际奥委会公布是届运动会的候选城市为因斯布鲁克和库奥皮奥两个城市。其后,各奥委会委员将会以邮寄方式选出意向城市至国际奥委会总部;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于2008年12月12日以网上直播形式公布主办城市属于
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
会徽
会徽取名“因斯布鲁克2012”。同时,作为这个会徽的关键元素——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视觉标识——“YOG-DNA”,也第一次被放入到会徽整体之中。
吉祥物
2011年2月4日,因斯布鲁克首届
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Yoggl在因斯布鲁克奥林匹克冰雪节公布。
会徽的设计反映了这座处在
阿尔卑斯山脉心脏的城市的年轻与活力,也结合了当地传统与自然的生活方式。“因斯布鲁克”的意思就是“分布在茵河的桥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