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坞村位于
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最西边。全村辖10个居民组458户1637人。村组干部15名。全村总面积约4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0多亩,林地近千亩。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0元。但是户与户之间贫富差距较大。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配套完善了水、电、路、煤气等基础设施;拥有电视机农户458户,占农户总数的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3户,占总数的60%。,蓼坞村在汤帝南街与南环路交叉路口西北侧,开发了占地90余亩的蓼坞新居苑,规划建设了16栋住宅楼,2幢临街商住楼。小区拥有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居委会及老年公寓。功能齐全、环境幽雅的花园式社区,让蓼坞人实现了由住在山村到搬进社区、从山区走向城市、由山民变为市民的巨变。首期工程六层10栋住宅楼已于2008年10月完工交付使用,配套完善了水、电、路、煤气等基础设施;二期规划紧随其后,包括6栋居民住宅楼和临街商住楼、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居委会办公楼及老年公寓楼即将动工兴建。目前,已有将近300户村民陆续搬了下来,二期工程建成后,蓼坞村民将全部迁下来入住蓼坞新居。
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稳定增加群众收入,蓼坞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紧密依托小浪底景区,强力推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蓼坞村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小浪底观景台、蓼坞旅游市场,注册成立了“小浪底出水口游乐中心”,对村民从事第三产业进行统一规范和提供服务,大力发展餐饮业、运输业,大力发展“农家乐”宾馆,推出了以黄河人家为龙头的“农家乐”旅游服务项目;积极与 小浪底建管局协商,发展劳务经济,先后安置村民100余人,对外输出劳务350余人;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农民增收,村集体收入由2003年的20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6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
“当时蓼坞村的土地百分之六十被小浪底工程占用了,其余部分中有些是我们蓼坞开辟荒山开出来的,还有些是工程征而未用的,这些土地都不利于发展传统农业。”蓼坞村党支部书记苗文说。面对全村山地、丘陵多,气候干旱,土质差,耕地少的不利局面,蓼坞村支村两委认真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寻找着破解“农民脱贫”难题之路。2002年,农业专家对蓼坞村土地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后发现,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土质条件特别适合耐旱果品的生长。于是,村两委干部专门到农业科技网站上查找耐旱特优种植新品种。经过一番细致筛选,陕西黄龙的特优薄皮核桃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项目确定后,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多次到
陕西省参观考察
黄龙县20万亩薄皮核桃园基地,在蓼坞村千亩荒山上栽植了40000余株薄皮核桃树苗,形成近千亩的核桃园,成为我市第一个薄皮核桃生产示范基地。
在核桃园建设过程中,蓼坞村两委班子多方请教专家、外出考察,积极探索在核桃园里套种药材和
花椒的好方法,并对基地种植的作物实行统一规范、统一挖坑、统一栽植、统一验收。不到一年时间,基地形成了“园中种核桃、地边栽花椒、中间套药材”的立体开发模式,群众“上”能收核桃,“下”能收药材,地边还能采花椒,有力促进了土地增效、群众增收。为了保证丘陵山地旱涝保收,蓼坞村实施了
黄河“二次提灌”工程。他们投资40万元,建设提灌站3处,铺架管道1.2公里,将水龙头接到了田间地头,在我市历史上创造了山区节水灌溉的奇迹。
同时,蓼坞村还加快推进核桃产业化进程,多次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给农户讲解技术要点,引进了清香、中林、香玲等优良品种,成立了蓼坞村核桃协会和蓼坞村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
济源市绿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核桃烘干机等加工设备,对核桃进行深加工,注册“蓼坞”牌核桃商标,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企业+协会+基地”良性互促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去年,蓼坞村薄皮核桃进入第五年挂果期,产量2万公斤,获利5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1000余元增加到5000余元。为使核桃产业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道路,2004年,蓼坞村成立了蓼坞核桃协会,对核桃生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品牌宣传、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加工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使全村的核桃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在蓼坞村的示范带动下,
坡头镇形成了以蓼坞核桃山、泰山核桃沟、连地核桃岭、毛岭村清涧村核桃走廊为主导的精品核桃游园,全镇千亩以上的核桃专业村8个,百亩以上的精品
核桃园镇32个,全镇核桃面积达到近两万亩,薄皮核桃已成为全镇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