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国邮票图鉴(1878—1949)》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分别于马任全逝世当年在美国和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可是中文版的排字差错较多,不无遗憾。新世纪来临,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水平正向国际高水平挺进之际,佑璋作为
江苏省集邮界的领军人物,在本职岗位上退休之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集邮,发愿再次修订马氏图鉴,经历五年之努力,终于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最新版马氏图鉴——绿色封面烫金字“马任全编著
马佑璋修订”的《中国邮票图鉴》。
邮票目录是最重要的集邮工具书,也是最基本的集邮文献,但与邮票图鉴相比,邮票目录就像是普通中学上音乐课时使用的简谱,邮票图鉴才是大师级艺术家谱架上的曲本。那么,邮票图鉴与邮票目录有什么区别呢?
欧洲的集邮名词用拉丁字母组成,中国的集邮名词用汉字组成,然而集邮源自近代邮政,至今才170年的历史,想从《
康熙字典》来探究集邮名词,只可用于检查,却无助于解读。在集邮界,对于“邮票目录”和“邮票图鉴”自有独特的释义,不宜套用出版界的习惯。正如戴了将军帽的孩子并不真是将军,配有图片的邮票目录并不真是集邮学术研究领域认定的邮票图鉴。
中国邮票发行近70年后,也就是华人集邮活动发轫约50年后,爱国集邮家马任全有感于中国邮票图鉴的重要,遂发愿倾力打造,他在自编《国邮手册》的基础上,浏览群书,反复甄选,旁征博引,调查研究,并延请当时在上海的集邮专家、资深古典邮票专营商、集邮文献收藏家、“近代票权威”参与厘定,终于成就了《国邮图鉴》,中英文合刊,其英文书名为Ma’s Illustrared Catalogue of the Stamps of China。从此,中国有了第一部名符其实的邮票图鉴,华邮收藏界再次扬眉吐气,将其奉为“圣经”,又经海内外集邮家和邮商的多方引用,数十年来声名遐弥。集邮界习称这部1947年出版、红封面烫金字“马润叟编著马任全译篡”的《国邮图鉴》为“马氏图鉴”。当年印刷1000本,编号发行。此后,中国大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又经文化浩和集邮复苏,马任全成为中国集邮家的代表人物,荣任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此时,他已年逾古稀,但他深为中国邮票图鉴未获续编出版而不安,他伏案奋笔,修订补充,他游说宣传,争取出版,邮友们为他校阅、绘制插图,家属们帮他奔走联系,直到他病重在床,还殷切希望新版《国邮图鉴》早日问世。由于这本邮票图鉴详载1878~1949年的中国邮票,不可回避这个时期发行的邮票及它们的图样,需要展示包括“人民公敌”在内的人物肖像,这还是当时大陆出版物难以闯荡的禁区,因此新版马氏图鉴的问世一波三折,可以说,马老在对此书的期盼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可幸马氏集邮后继有人,马老哲嗣佑璋不仅足能传承,而且有所发明,在邮政用品的收集和研究等方面还青胜于蓝,现已成为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首批会士和邮展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