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鰺(学名:Parastromateus niger),又称
乌鲳、黑鲳,是乌鲳科乌鲳属的唯一物种。
体长为体高1.6~1.8倍,为头长2.9~3.2倍。头长为吻长3.2~3.5倍,为眼径3.8~4.5倍。为眼间隔2.8~2.9倍。尾柄长为尾柄宽1.5~1.7倍。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背缘和腹缘隆起,甚突出;尾柄细短,每侧有1隆起嵴。头中大,侧扁,背面较窄,腹面较宽,头高大于头长。吻较钝。眼小,位于头前部。脂眼睑不发达。眼间隔隆起,甚突出。鼻孔每侧2个,长圆形,等大,距吻端较距眼前缘为近。口小,前位,稍倾斜。上下颌略等长。上颌骨后端几伸达眼前缘下方。两颌各具1列稀疏尖细齿;腭骨及舌面无齿。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无假鳃。鳃耙粗,排列较稀。
体侧、颊部、鳃盖、头后部及各鳍基底均被小圆鳞。侧线鳞在尾柄处较大,棱鳞状,每鳞具1后向棘,各棘连接形成隆起嵴。侧线完全,浅弧形,在尾柄处呈直线形,伸达
尾鳍基。
背鳍1个,幼鱼具4鳍棘,成鱼棘埋于皮下,不易见到;背鳍基底长,前方鳍条常延,镰状。臀鳍与背鳍同形,几相对,前方无游离鳍棘。
胸鳍长,镰形。腹鳍胸位,幼鱼具腹鳍,
成鱼腹鳍渐消失。尾鳍分叉,上下叶约等长。幽门盲囊小,数目多。
叉长38毫米
稚鱼,头后至体后半部体侧具5条暗色横带,尾鳍基上、下叶具明显黑色素,全长至95毫米时头横带不明显。
海域范围:分布于
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起非洲东岸,北至
日本南部,南抵澳洲北部之海域。在中国台湾各地沿岸皆可见,尤以西南部。
乌鲳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每年夏季游向长江口近海。喜群聚和阴影,一般在产卵季节游至水上层,在气候恶劣时下沉海底。每年1~2月从外海结群向近海密集进行生殖泂游,7~8月产卵结束,鱼群分散逐渐返回深海。中国乌鲳分为
海南岛近海和
东海近海两个地方
种群。其中中国东海种群越冬场位于
台湾海峡南部,3月起进行生殖洄游,4~6月鱼群靠近台湾浅滩后,北上经闽南、闽中、闽东和温台等渔场,7~8月部分鱼群继续北上,抵达浙江中、北部近海。北上鱼群一般沿水深50米以外分布,卵则在水深40~60米一带,产卵后鱼群比较分散,但仍有亲鱼继续向北移动趋势。当年孵出的仔、幼鱼则广泛分布在近岸水域索饵,秋季陆续折返,游向深水越冬。
主要摄食
浮游动物,饵料组成包括10个生物类群,约19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被囊类、
桡足类,其次是水母类、樱虾类等。以重量计,被囊类占绝对优势,占82.2%;其次是
水母类,古9.8%;
甲壳亚门占5.4%,其他类群不超过2%.摄食强度秋季高于春夏季。
产卵场主要分布在
台湾海峡中、南部,产卵期为4~8月,盛期为5~6月。个体绝对生殖力为(158~226.6)千粒,平均为198.2千粒。卵径为0.65~0.93毫米。
乌鰺为相当大众化的食用鱼,清蒸、红烧或煎食。在中国广东和
福建省两省沿海渔民捕捞乌鰺有悠久的历史,当地渔民根据乌鰺喜阴影结群习性,利用草席、木制鲳板等诱捕,取得较好效果。
广东省最高年产量1983年曾达6000余吨,一般产量为1000~2500吨,台湾省产量1981~1982年为5000吨左右,福建省约为7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