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之蔷
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
单之蔷,《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毕业于吉林大学,1985年任职《吉林日报》(海外版)经济部。后来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担任编辑管理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辩证法学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等。
人物经历
生平
单之蔷经历复杂,做过许多工作。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但与其他文科生不同,单之蔷对科学、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单之蔷从事的工作与“地理”有关,因为地理科学人文科学概论最接近。
在单之蔷任主编以来,杂志策划的“给中国最美的地方划个圈”、“上帝为什么造四川省”、“走遍世界去问河”、“大香格里拉”、“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等专辑不但创造了发行的奇迹,更成为许多人的经典珍藏。
能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正是许多人羡慕单之蔷的地方。但他却笑称,“走”并不是他的本来目的。他曾经也是闭门造车的编辑,直至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受邀来到四川旅游。走一圈之后,发现普通人们对四川的印象,还局限于天府之国、成都平原、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这老一套上。这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川西上,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广大的土地,众多的雪山,特别是四川省的雪山和雪峰,四姑娘山、贡嘎山、海螺沟等,庄严圣洁,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名山大川有着不同的凛然大气之美。
“看山要看极高山。”这是单之蔷在“上帝为什么造四川”专辑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理念,他说,中国人几千年来歌咏的都是东部的风景,却忽视了西部的壮丽河山,中国人的审美应当来一场革命,进入到欣赏冰川的时代。他的这个理论,得了很多人的热烈响应,当时四川的一帮学者文人,也为他这个外来者的观点而叹服。
自此,《中国国家地理》慢慢成熟,而单之蔷也开始了更多的行走。行走越多,他越觉得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对自己祖国的山川河流有基本的了解。在川藏线上,他遇到过一群年轻人,他们都是大城市里的白领,辞了职走完了川藏线,却没有任何收获,也不知道身边就有着壮丽的景色。这让他更坚定的树立起帮助人们掌握地理知识的念头,他说这样会让人生更丰富。
作为一名行者,单之蔷非常喜欢走在路上的状态。就像文艺复兴一定要回到希腊的源头,他如果想做一篇地理报道,就一定会亲自去那个地方看看,而每次都会有着出人意料的惊喜和发现。
他说,摄影师的照片永远是令人信不过的,你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眼睛。他原来以为中国已“没什么稀罕的地方”可去,但后来发现自己错了。在香格里拉市地区,他看到了与现代婚姻制度并存的一妻多夫制,在一个村子里,每家都是四个兄弟共一个妻子;在常人通常认为危险重重的珠峰,他看到美丽的冰塔林,走在其中,脚下的石头仿佛用水冲洗过一般,在阳光下闪着蓝幽幽的光。
经常在西部地区行走,单之蔷的考察生活并非人们所想像的轻松休闲的旅游观光,而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在敦煌市附近,他们一行人为了寻找大规模的雅丹地貌,误将车开到一条废弃的国道上,路上到处是流沙,汽车很快就没会油……而近乎绝望之中看到的亮光,让他们欢欣鼓舞;在珠峰,从未有人进入过的冰塔林美丽而充满着陷阱,到处都是冰裂缝、冰湖,连当地向导也极力劝说单之蔷不要下去,但单之蔷“一意孤行”,他笑说,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最险之处。
走过很多路的单之蔷,叹惜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没去,很多的书还没有读。看过这多风光,他一直坚持自己来写专辑前的文章,他说,只有亲自写作才能去关注自然、研究自然。
单之蔷是杂志社的总编,喜欢写字、看书、引经据典,比如为了写三峡,他会查出《唐诗三百首》里有54首关于长江的诗,有12首关于三峡的诗;他用喜欢隐匿的中原地区四合院建筑和好炫耀、抢占制高点的西方城堡建筑作比较,用地理知识解释渭河平原文化和雅典山地文化的区别……此外,他还有很多受到争议的“离经叛道”的论断,比如认为植树造林是个神话,质疑任何大型造林工程,为此动用了美国生态学家克罗门茨的“顶级群落”理论;青藏铁路开通,他宣称又一座长城诞生了,使他受到很多网友的抨击。他的文字风格呈现出户外人士的自然和稳重,同时又能令人们体会到读书人那种匡正天下的激烈情绪和冲动,他总是急于为那些默默无闻的山、湖、高原、湿地在城市里讨要一个恰当的“名分”。
他在自然世界和文明世界两个极端之间来回奔跑。在一个极端,他和同行的难兄难弟在冰川、沙漠中跋涉迷路,为一个朋友在登上冰川后全裸自拍兴奋不已;在另一个极端,他作为一名单位人,每月必须按商业法则推动杂志社的流程,统筹每月杂志的按时出版,除了写序言,还要穿西装打领带,不定期进行读者见面会或做演讲……
显然,单之蔷已经适应了在两个世界中来回穿梭的生活,每月一次,他像钟表一样摇摆一次,而且每次,他都准时摆回到自己的位置。他告诉记者,为了赶稿,自己有过在海拔5000多米的冰山,或烈日炎炎的沙漠戈壁,刚刚喝完面汤,便压着帽子、穿着冲锋服、戴上耳机,在键盘上敲打出他的经历;可以想象,他敲出的,不是别的,是他一直在干,并想继续做下去的事——建构中国的形象。
创作特点
人物形象
单之蔷先生酷爱思考,观点新颖,嗜书如命,行路万里。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执行总编,他熟悉编辑业务,善于策划和组织编辑为广大读者喜爱的专辑和报道,“上帝为什么造四川省”、“选美中国”等专辑不断的刷新杂志发行的奇迹。他曾率队深入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峰绒布冰川希夏邦马峰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秦岭,长江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亲历过许多艰险,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语录
1、他一直相信风景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你去遇到的。这就好比土著人看一个复杂的显微镜,他完全不懂得这个现代文明设备的好处,只有一个大概知道的人,才可能领会出它的好处来。一个人只有对西部风景有一些感性认识,才有可能去的时候发现其美。他不是地理专家,他是个杂志主编,他能做的事情,是去影响更多人,让更多国人从审美的角度去喜欢中国的山水,尤其是西部的。
2、记得曾看过苏联一部反映苏德战争的电影,大部分情节都模糊了,但约瑟夫·斯大林的一段话却记住了。当时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危在旦夕。但是纪念十月革命红场阅兵却照常进行。斯大林此时的演说就是战前动员。他是这样说的:他们(德国法西斯主义)想消灭一个产生过彼得大帝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罗蒙诺索夫、亚历山大·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莱蒙托夫……的国家……斯大林演说完毕,接受检阅的部队直接由红场开赴战场。当时他就想:为什么这些人的名字能进行战前动员,为什么一想到有人要消灭这些名字,就让俄国人血脉贲张,誓死抵抗。因为这些名字,代表的是俄罗斯精神的核心,它们是俄罗斯民族的灵魂所在,是俄罗斯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象征符号。
假如情况发生在他国,兵临城下,他军的统帅进行如此的战前动员,他会怎样说?他们华族有众多光辉的名字可供选择,他完全可以说,他们想消灭一个产生过汉武大帝、老子庄子孔子祖冲之李白杜甫苏轼、罗贯中、曹雪芹……的国家。
这些光辉的名字,足以唤醒他们的民族和国家意识。
3、那位在马尔代夫称“天堂也不过如此”的网友,如果去了中国的西沙群岛、南沙诸岛,一定也会发出“原来天堂就在中国”的感叹。南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它蕴藏有几倍于大庆的石油,还有无数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等海洋生物),也有交通、旅游价值,但是仅从这些角度去看南海,未免短视。南海诸岛还有更大的意义:它使中国人学会认识海洋、欣赏海洋,并从海洋中汲取智慧、激发灵感。因此,南海诸岛对中国人很重要的意义之一是审美。失去南海诸岛,如同祖国的美丽容颜遭受毁容。保卫它们,就是保卫祖国的美丽。
个人作品
中国景色
中国景色》一书是10年来执行总编单之蔷先生卷首语第一次择其精华,围绕着一个“认识中国”的主题,用“山、水、冰川、青藏高原、国粹、国家、地方”7部分搭建了一个把握中国的模板。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巧妙的总结,既概述出了中原地区的景观特色、地理典藏,又精确地提炼出作者对中国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的把握,彰显出作者对中国大地的真切认知和感悟。
《中国景色》一书还收录了百余张精美的图片和地图。单之蔷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说,尽管这是一本文集,但却是按新书的标准来打磨的,除了布局精心的主题和结构以及对文字的细致梳理之外,每张图片的说明也都由他亲自撰写。以求用更翔实的证据表达他对中国山水景观、人文地理的鲜明认知。
于坚对于该书的评价:
《中国景色》是本散文集,但这本书与风花雪月的旅游散文有天渊之别,鹤立鸡群并且野心勃勃。大部分文章过去都在《中国国家地理》作为卷首语发表过,作为该刊物的老读者,他每次拿到刊物,总是先看单之蔷这回又发表了什么高见。他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知识渊博,见解新颖深刻,时常振聋发聩。
作为在读者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中国国家地理》,它如何建构中国形象非常重要,这影响着中国读者的大地观点。
这本书的出版非常重要,他担心的是,今天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思想了,《中国景色》将在风光旅游书籍的名目下被谈论一番,其中的真知灼见被轰轰烈烈地遮蔽起来。
卷首语
这些文章在中国国家地理上发表的卷首语,见解新颖深刻,经典文章。
其他文章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创作特点
人物形象
个人作品
中国景色
卷首语
其他文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