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珂(1893--1972),字紫玉,出生于邢台县城西北良舍村。家景贫寒,幼年丧母。为生计谋,少年曹珂随父到西部山区一带掌鞋糊口。曹氏几代单传,人丁稀落,父亲恐其日后不成器,就鼓励他从小习拳练武,强身御侮。
学拳经历
此时,
刘瀛洲父子在西山稻开办拳社,课拳授徒,习者如云。遂将曹珂领至老拳师处递帖投师,习练三皇炮捶。是年曹珂十七,正值当年。大概命里有缘,曹珂一入拳门便痴迷上了武术,且显示出极高的天分,别人几遍才学会的招式,他一学就会,一点则通。不仅天资聪慧,悟性极佳,而且练功刻苦,学不遗力。刘又见其生得猿臂蜂腰,灵活敏捷,身高马大,力大无比,正是习武的好料,甚是喜欢,于是宠爱有加。古人云名师出高徒,曹珂在刘老前辈精心指导下,苦练数年,功夫大进。
三年之后,刘师对曹珂说,"本师见你练拳刻苦,且悟性又好,将来定成大器,眼下你跟我习练三皇炮捶只是扎个基础而已。下一步,本师想荐你到杨老拳师门下学习太极拳,日后修得内外功夫于一身,那就非同凡响了,不知你意下如何?"曹珂答曰,"徒儿不敢,师父武功高强,技压群雄,徒儿学些皮毛足亦,岂敢心猿意马,得陇望蜀。"
刘师道,"徒儿休要如此说,岂不辱没了为师的良苦用心。习武者,必要遍访名师,切磋武功,以求长进,集人之长,补已之短,方能久居人上,立于不败之地。鼠目寸光,故步自封,岂是武士之风?"刘老前辈这一番议论,说得曹珂连连点头称是。于是,曹珂改在
杨兆林门下专习杨式太极。杨在亲授的同时,又让得意弟子刘东汉代师传艺,如此三年,功夫日臻精熟。
名声大噪
民国三年,曹珂应武林界朋友之邀,在石门创办太极拳社,兼做正太铁路局铁路学校武术教师。广结善缘,以武会友,名声大噪。届时,石门地面上已有十三个大的拳社,武林人士皆知曹珂武功非同一般,公推为盟主,坐第一把交椅。但有一
山东省拳师不服,立下生死状,要与曹珂一见雌雄。
这日,这位号称"张无敌"的山东拳师在休门立下擂台,专等曹珂比试。可气的是打出的海报,把个曹珂画成抽大烟的猥琐刁民,而"张无敌"形同打虎英雄。曹见此景,怒火中烧,气冲霄汉,决心降服于他。曹珂抽烟倒是不假,整日烟袋不离嘴,但决不等同抽白面。只见曹珂一运气,将烟袋竿掐成碎末,倏的一个箭步,飞身蹿上擂台。"张无敌"见曹珂如期践约,抱拳施礼道,"今日比武,倘若你胜了我,这桌上五十块大洋悉数归你,若我胜你,请你放尊重,卷铺盖滚出石门!"曹说,"休要废话,你尽管进招,我这里候着,你的后半生由我养了!""张无敌"大怒,遂闪电般袭来,先是黑虎掏心,曹躲过,又一招恶狗钻裆,曹接住,顺势将其左肋搨住,只听"哈"的一声,将对方发出丈外。尔后,曹疾步上前将其扶起,道,"汉子快起,我出手重了。"再看那"张无敌"脸色铁青,口中有物似要吞下。曹说,"快将污物吐出,否则生命难保。"那汉子羞于面子,摇头不肯,遂被人抬下。三个月之后,吐血而亡。
时值晋奉军阀逐鹿中原,石门地面秩序混乱,社会上私盐贩运贩售猖,官方为此大伤脑筋。其中一
沧州市盐贩常来常往,神出鬼没,官府奈何不得。只好求助武林拳师代为缉拿。曹珂慨然允诺。官家问他,"须带多少兵马?"曹笑答,"有两位盐司带上绳索随我来即是。"这日,盐贩又出现在石门去
正定县的路上,曹珂急带人追之。从后背看,那人身材高大,肩宽体魄,非同寻常。一人推着一辆独轮轱轳车,快步如飞,把他们三人远远甩在后边。曹珂性急,不等二人跟上,竟自一人追到跟前。那盐贩闻听身后有人,也不回头,暗自从怀里抽出
匕首,待曹珂跟上,迎面刺去。曹珂躲过,大吼,"小子哪里逃,快快俯首就擒!"那大汉丢下车子,喝道,"哪来的无名鼠辈,胆敢拦截老子去路!"曹珂厉声道,"在下曹珂,今天代官府捉拿于你,倘若不服,我定叫你伤筋折骨,后悔不迭!"大汉又施以贿赂,曹不答应,于是动起手来。大汉挥舞着匕首向曹珂刺来,他怎是曹珂的对手?曹珂疾出手将对方胳膊架住,双手轻轻一较劲,只听喀嚓一声,大汉的胳膊断成两截。痛得滚在地下嗷嗷直叫。待后边两位盐司赶到,盐贩早已喊爷爷叫奶奶告饶了。盐贩落网,人心大快。但曹珂也因此惹上麻烦。那盐贩的同伙扬言要寻机报复,并以重金贿赂官府,得以解脱。他们料知曹珂武功高强,赤手空拳难以对付,故专门购置快枪,欲置之死地。曹珂几次险遭毒手,皆化险为夷。但终觉不是办法,只好回老家
邢台市,避一时之锋芒.
庚子之乱,
八国联军打进
北京市,
慈禧仓皇西遁,护军极少,狼狈不堪。但身边有四、五十名京城各大镖局的镖师护卫,终得安全抵达
西安市,这“狗不吞”即为“护主西狩”的镖师之一。倘若没这些镖师的赤胆忠心,且不说手执洋枪洋炮的八国联军,就是从北京到西安一路上的大小强盗响马,早就要了“老佛爷”的命了。可是等到“两宫回銮”,一贯翻手覆云的慈禧太后,却把这些与闹事的义和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镖师们忘在脑后,鲜有封赏加爵。他们大多被遗弃于古都
长安,有的重操旧业,开起了镖局,像永庆镖局、宏泰镖局、宏发镖局等等,都与这批“护主西狩”的镖师有关。性格刚烈的“狗不吞”一怒之下回到原籍
邢台市,过起隐居生活。曹珂在“狗不吞”父子调教下,功夫大进。“狗不吞”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其中一套太极子龙枪最负盛名,成为他的看家功夫之一。
曹珂在
山西省、
河北省立稳脚跟之后,又应武林盟友之邀,向北向南诸省发展,先后在北京、安徽、
江苏省、
河南省等地开坛授拳,悉心传授武功,收徒逾千,足迹遍及七个省市,威名远播大江南北。全国解放后,曹珂始才回到家乡,继续行武生涯,兼以神奇接骨术解人疾苦,惠泽世人。
曹珂性情豪爽,侠肝义胆,一生习武,身怀绝技,力大无比,打人不留情,堪称功夫家。也是应了那个乱世的年代。打擂比武、设场教拳,哪一样不得真功夫?我不打你,你就打我,我不置你死地,我就被你所亡。世风不古,江湖险恶,如同生物进化,市场竞争,优生劣汰,适者生存。成名之后,欲与他过招的人甚多,有的是真心为了切磋技艺,有的却是另有所图。曹珂只好来者不拒,但自知手重,凡与人交手,慎之又慎,点到为之,不敢悉数施展。尽是如此,仍伤及数十人。晚年之后追悔莫及,逢有场合,只是做些敲山震虎的小技。即使婉辞不过,也是外形温和,制人而不伤人。使来者心服口服。
古稀之年,身体仍是硬朗,家境虽为窘迫,但练起拳来还是要一日五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据说一餐能吃三张
大饼二斤牛肉,力过人。即使在
三年困难时期腹中不果,轻功倘是了得,尚能旱地拔葱,跺跺脚便上得屋顶。
七十九岁寿诞那日,弟子
寇长青带了几个徒弟前来祝寿,其中一人执意要与老前辈推手。怎奈,曹珂偶得感冒,
精神萎靡,涕流不止,无意下场,但碍于面子,方才过招。几个回合,师父未曾用心,那徒儿自觉无趣,脱口道,“师爷老了歇息去吧。”此话一出,曹珂脸色陡变,大喊道,“长青你在哪里?”正在厨房掌勺的寇长青闻听师父呼喊,急忙放下手里活跑到院里,曹师迎面呵道,“长青你也看我老了么?”“哪里话,师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英雄不减当年。”寇边与师父回话,边用眼角扫那徒儿,见其一脸悔色,呆若木鸡。故作生气状,斥道,“你这徒儿怎不知天高地厚?莫要说师爷年事略高,就是再过若干年,你们十个八个一齐上,也近不得师爷身边!”
说话间,就见曹师爷把衣角往腰里一别,高挽袖管道,“你们说我老朽则老朽,今日我老朽倒要瞧瞧你们年轻人的功夫!”寇见师父来了精神头,也是想一瞻师父风采,便撺掇说,“徒儿给我上,有本事尽管抻,伤了师父由我来养!”这时,曹珂已是拉了架势,两腿叉开,双手搭在腹前,大喊道,“还不给我上手!”徒儿心领神会,出手去抓对方的胳臂,就在相触的一瞬间,只见师爷胳臂一抖,那徒儿早已飞出丈外,跌撞在院墙上。众人皆惊得目瞪口呆。
曹珂教拳,妇人也深得章法,正所谓夫唱妇随。其妻王氏,堪称女中豪杰,功夫了得。二人在家,常常在炕头上摆一小地桌,用来缠手推手。取一细绳,你抻我拽,我抻你拽,别说抻断,就是抻直也很艰难。一日
山西省一汉子来到曹家,声称要见识曹的武功。恰是曹不在家,王氏说于他听,那汉子不信,再三纠缠。王氏戏谑道,“你要见曹师,须赢我三招,如何?”那汉子闻听,瞥了王氏一眼,见其纤细瘦弱,并无特殊之处,道,“那有何难!”遂挥拳打来,只见王氏轻轻一托,顺势一抖,便将对方发出丈外,恰好落在烧水的锡壶上,把个好端端的锡壶坐成扁片。那汉子挣扎着立起,大喊,“这不算数!”又要上手。王氏笑道,“你尽管出手。”这回,汉子伸出两手,欲抓其双肩,却被牢牢缠住,王氏喊声,“去那边呆着!”话音未落,那汉子便被抛至圈椅上落定。不料那椅子年代久矣,怎经得住这一百多斤猛砸,只听“喀嚓”一声散了架,汉子遂实实在在地蹲在地下。不等过第三招,那汉子早已附首在地,口中连连大喊:“不知师娘如此厉害,徒儿谢罪了。”
宗师仙逝
曹珂在
邢台市收徒众多,但真正入室弟子鲜有几个,其中
寇长青乃是其中之一。寇家太极拳师从曹珂,先师
杨兆林、刘东汉所传杨氏太极,由此衣钵相传,绵延不绝。
曹珂乃杨兆林在邢台的第二代传人,又是寇家太极拳社的师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堪称杨式太极在邢台传承的中兴之师。
公元一九七二年一代太极宗师仙逝,弟子及乡友念其功德圆满,在良舍村南为其竖碑立传,永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