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金融业的世故与天真》是
巴曙松于2004年1月由
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探讨网络经济时代中文的命运、人才外流的
经济学解释以及
中国银行业的负重前行等问题。
经济学家的有趣表现在他的职业:“经济学家通过解释其他人为什么贫穷而变得富有。”经济学家的有趣也表现在他的坦率:“我宁肯含含糊糊地对,也不愿严谨无误地错。”这句由
约翰·凯恩斯说出的话让大家觉得很有意思。经济学家的有趣也表现在他的遮遮掩掩:“经济分析就像比基尼,其所暴露的都是重要的;但是其所掩盖的,却是致命的。”经济学家自然也难免给人留下乏味的印象,以致于使大家对于经济学家的不满延伸到
经济政策专家身上:“经济政策专家没有律师的严密,不像神学家那样身体力行,但是比经济学家更能卖弄学问。”经济学家的乏味也被好事者狠狠攻击了一下,当然从故事中我们还找不出为什么经济学家乏味的原因。说是一个妇人被确诊患了绝症,医生说她只能活半年时间。这位妇人十分热爱生命,所以十分痛苦,医生于是建议她嫁给一个经济学家,妇人奇怪地问:难道经济学家可以治好我的病吗?医生说:不是的,但是你如果与经济学家结婚,就会觉得半年也是十分漫长的。于是,就有人说:“应当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第一个经济学家。当他出发去寻找美洲大陆时,他却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当他到达美洲大陆时,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但是,他的所有活动都是由政府无偿支持的。”
看来,国外的
经济学家的处境似乎并没有中国的经济学家风光,经济学似乎也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但是国外的经济学家取得的成就似乎要比我们大。惟望中国的经济学家慎思之,明辨之。
巴曙松博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曾任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
中银香港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助理总经理、中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等职务,同时还担任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曾参与
中银香港重组上市项目,并曾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金融市场监管、宏观金融政策与企业融资决策。主要著作有:《中国外汇市场运行研究》(经常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经常全球化与中国金融运行》(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常学分析》(经常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故事》(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金融的江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