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钩藤(学名:Uncaria hirsuta Havil.)是
茜草科钩藤属的
藤本植物。
形态特征
嫩枝纤细,圆柱形或略具4棱角,被硬毛。叶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8-12厘米,宽5-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钝,上面稍粗糙,被稀疏硬毛,下面被稀疏或稠密糙伏毛。侧脉7-10对,下面具糙伏毛,脉腋窝陷有粘腋毛;叶柄长3-10毫米,有毛;托叶阔卵形,深2裂至少达2/3,外面被疏散长毛,内面无毛,基部有粘液毛,裂片卵形,有时具长渐尖的顶部。
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20-25毫米,单生叶腋,总
花梗具一节,苞片长10毫米,或成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2.5-5厘米;小苞片线形至匙形;花近无梗,
花萼管长2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萼裂片线状长圆形,密被毛;
花冠淡黄或淡红色,花冠管长7-10毫米,外面有短柔毛,花冠裂片长圆形,外面有密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头长圆状棒形。果序直径45-50毫米;小
蒴果纺锤形,长10-13毫米,有短柔毛。花、果期1-12月。
分布范围
毛钩藤是中国特有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广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福建省及台湾等地。
生长环境
毛钩藤生长于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溪边、丘陵地带的疏生杂木林间或林缘向阳处。喜好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在
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良好。
栽培技术
繁殖
毛钩藤的繁殖方式一般为插或分株,种子繁殖。采用漂浮育苗方式育苗。适宜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75%,
珍珠岩12.5%,
蛭石12.5%。播种时间为2月中旬左右。对棚室、育苗池、育苗穴盘等设施消毒灭菌后,按照种子:浮沙:烧砖灰=1:5:10的比例混合播种。穴播的播种量每穴控制在4-8粒。播种前2-3天注入池水,池水深5厘米左右,然后关闭棚室进行增温,温度控制在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32℃,播种到出苗期间湿度保持85%左右。池水要使用洁净的地下水或饮用水,pH值以6.5-6.8为宜,并用
硫酸铜进行杀菌。当苗有3对叶以后,每周对池水消毒1次,每2个月更换1次池水。施肥用复合肥(氮:磷:钾=15:15:15)加水配成800倍液均匀注入水池中;同时用
磷酸氢二钾1000倍液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叶面追肥。复合肥每月追施1次,叶面肥每月追施2次。经炼苗后,幼苗长至高10-15厘米、茎粗2-5毫米时即可移栽。
选地整地
大叶钩藤种植地坡度需小于45度,光照充足。可以选择荒山、荒坡、荒土、林边空地等区域作为大叶钩藤种植区,也可以选择疏林地、残次林地、果园边缘地和人工造林后的幼林地间种大叶钩藤,在种植前应割除地块上的杂草、灌丛。种植地海拔300-2000米,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场地。
前10-20天对种植地挖穴,行距2.5-3米、株距1.5-2米,穴径40-50厘米、穴深30-40厘米,打穴时表土、心土分开。每穴分层施入腐熟农家肥5
千克+45%复合肥0.25千克。回填时先表土,后心土,并使土肥混合。
种苗移栽
种苗选择:健康、优质、根系发达的幼苗,每年3-5月或9-12月进行移栽。穴栽法,每穴栽1株,根据根幅大小挖穴,然后把苗直立放入穴中,扶正苗木,理伸根系,盖上细土。当填土至穴深1/2时,将苗木往上轻提,使苗木根系舒展,填至根颈部后用脚采紧、踏实,覆土稍高于原地面,浇透定根水。种植密度为167-200株/亩。
田间管理
补植移栽:定植后15-20天进行田间巡查,发现死苗、缺苗时,应在阴天或雨后补植同龄种苗,浇足定根水。
水肥管理:种植后若遇干旱,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视干旱情况适量浇水。定植当年返青成活后,施
尿素30克/株。第2年起,6-7月份结合中耕除草,在离主干20-30厘米处,挖深度5-10厘米深的环形沟,于沟内施入有机肥(总养分≥8.0%、有机质≥70%)0.5-0.8
千克,然后填施肥沟并培土;11-12月份在离主干20-30厘米处,挖深度5-10厘米深的环形沟,并于沟内施入过
硫酸钙(有效
五氧化二磷≥12.0%)0.3-0.5千克,然后填施肥沟并培土。
除草
视田间杂草危害情况人工除草3-6次,去除的杂草可填埋在
大叶钩藤植株根部,或带出种植地块统一堆放。
修剪
移栽当年。植株长至高5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摘心,以促进分枝和缩短节间距,防止徒长。
移栽后第2年。4-5月份在抽生的萌蘖中,选3-4个生长良好的作茎枝培养,其余的疏除。11-12月份结合采收,将植株茎枝截成50厘米左右的短截。
移栽3年后。当茎枝长到2米左右及时摘心。结合采收,留4-8个茎枝,并对茎枝留50厘米左右短截,保持植株呈丛状。除采种地外,及时摘除花序。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