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荣镇
位于黑龙江海伦市西南部的乡村
共荣乡隶属海伦市管辖。位于市境南部,东与绥化市绥棱县接壤,南与望奎县毗连。乡政府驻地距市区35公里。原属海南区(第六区)管辖。1958年11月并入海南人民公社,1959年划归祥富公社。1961年从祥富公社划出,设置共荣公社。1984年3月,改为共荣乡。
简介
共荣乡位于海伦市西南部,距市区45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42平方公里,乡辖10个行政村、56个自然屯、82个村民组、5881户,人口2.6万,劳动力9,600人,现有耕地面积18万亩,森林覆盖率9%。
经济综述
共荣乡综合经济实力较强,2003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1.2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2,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4元,全口径实现税金74.2万元,财政收入191万元,是海伦市较为发达的乡镇之一。
农业发展
农业成为共荣乡的支柱产业,大青椒、园葱、马铃薯是全乡的优势产业,大青椒年种植面积万亩以上,园葱超千亩、马铃薯达两万亩。大豆种植每年在10万亩以上,品种以高油质的434品种和高蛋白的黑农35为主栽品种。同时大力发展了杂粮种植、年种植谷、糜、芸豆赤豆等小杂粮2万亩以上,优化了产业结构。
畜牧业发展
共荣乡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轴产业趋势明显,现有黄牛5000头、羊4.5万只,生猪存栏2万头、鸟纲5.9万只,成立了大天鹅生产协会。同时普及了草食畜禽产业发展,推广了黄牛直线育肥技术,畜牧业的发展为乡域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社会事业
共荣乡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校10所、教师226人,教学楼宽敞明亮、学习环境优雅宜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市前列。海伦市共荣乡通乡公路从三泉村起至福民乡自由村交界,全长17公里。公路两侧全部为更新林带,抠完树根,采用机械打床,分两年完成。今年完成乡政府西通乡公路绿化,两侧树床宽8米,栽植杨属四至五行,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85%以上,为乡村道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招商项目
绿色大青椒贮藏保鲜:共荣乡有丰富的大青椒资源。每年种植万亩以上,每亩产量3,500公斤。九月份收获后进行贮藏保鲜,现有保鲜窖1260平方米,可贮藏大青椒及各类蔬菜115万斤。根据南北方季节差价。收获期价格0.25—0.35元,保鲜两个月可增值2倍。
农副产品
大青椒:年种植“绿仙”牌大青椒万亩以上,平均亩产3,500公斤,大青椒果嫩、肉厚,是南北方人的喜食蔬菜,富含维生素,产品销往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并通过边贸城市绥芬河销往俄罗斯。园葱:年种植面积千亩以上,平均亩产4,500公斤,产品已销往各大蔬菜市场。
马铃薯:年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平均亩产1,600公斤,含淀率高,是加工粉条、淀粉的必然选择。
贫困村屯
(一)人口与资源状况
共兴村位于共荣乡北部2公里处,幅员面积17,449.5亩,耕地治理程度较低,优质土壤面积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村4个自然屯,720户,人口2,894人,耕地面积16,690亩,现有村部一处,学校一所。
(二)经济状况
2000年全村粮食产量5850吨,人均占有粮食600公斤,大牲畜、猪、羊、家禽存栏分别是45头、156头、58头、1386只。80%以上的农户仍沿用老式传统的耕作方式和以粮为主的经营模式,粮食平均亩产仅为180公斤。全村农民人均收入950元,在全市362个行政村中属下等水平,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根本无法保障村民基本的医疗保健,学校校舍破烂不堪,无法保证学生正常上课。全村60%以上的人饮水有困难,由于近几年的干旱少雨,粮食产量较低,极大的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社会基础状况
几年来,共兴村因为旱灾、虫灾、雹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村级经济严重滞后,人均收入较低。土地贫脊,优质土壤有限,受自然条件影响,土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平衡。大型农机具根本没有,主要还是以小型机具和牛马为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得不到合理的优化,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土壤的利用率,荒山荒沟荒废,没有形成规划,这些基础情况极大影响了村级经济的迅速发展。
雹灾
(四)贫困原因分析
通过深入农户调查研究,通过分析造成共兴村贫困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连续多年的旱灾、虫灾、雹灾,2000年大豆就要收割了,全村土地被一场冰雹打的几乎绝产,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2003年秋季由于洪水侵袭,多数地块被淹,造成大部分地块绝产,直接经济损失达150万元。二是人多地少,全村人均占有耕地仅有6.2亩,种植业人均收入仅为750元,除种地外,没有其它经营项目,剩余劳动时间达到三分之二。由于贫困导致医疗条件差,有病无钱医治,村级经济滞后,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差,多数贫困户负债累累,处于困境。老、弱、病、残致贫的农户占贫困户的70%以上;三是因不懂农业生产技术、子女上学、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贫困,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
扶贫措施
(一)领导保证措施
一是实行扶贫工作责任制。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具体扶贫开发规划,支部书记和村长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亲自抓、负总责,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和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基层服务功能,努力减轻农民负担。三是落实贫困优惠政策。对所有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村将按照上级的相关优惠政策予以落实。
(二)技术保证措施
一是讨论制定培训计划。把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列入扶贫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实际需要,由村规划实施小组列出培训计划与扶贫建设项目同步实施。二是结合不同的农时季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现场指导”的办法,聘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讲课,组织村干部和重点示范户外出学习,考察项目实施技术,认真学习常规管理技术。三是定项进行技术训练。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采取技术讲解与实地训练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使其掌握实用的农业产业高新技术。
(三)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1、强化组织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组织机构。成立了共兴村扶贫规划实施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长任副组长,村会计、致富带头人、地方武装连长、妇女主任、贫困户代表、妇女代表任成员,具体负责扶贫开发的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2、抓好规划实施管理。一是广泛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制定全村总体扶贫规划,明确长远扶贫开发目标。二是根据农时季节不同,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做到“进度计划、投资计划、采购计划、技术援助”四落实。三是实行项目资金预拨制。对列入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项目,在实施前,由市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预拨30%的财政扶贫资金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结合村自筹,施工单位垫付等方式共同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四是采取项目报帐审核制。实施单位按照项目建设周期,分期分批将原始凭证报村,由村会计审核汇总编制报帐材料,经市扶贫办审批后拨付资金。
3、坚持项目质量管理。严格把好“三关”、即项目建设预算关、项目招标关、项目质量关。
4、各方参与管理。一是乡村干部参与管理。基层组织是扶贫规划编制、实施的具体组织者。二是农户参与管理。通过农户、贫困户参与扶贫规划的制定、实施、监测评价和验收,使广大农民成为扶贫规划的制定者、实施者、管理者。
5、严格项目后期管理,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村规划实施小组根据各个建设项目性质,加强管理,发挥项目效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经济综述
农业发展
畜牧业发展
社会事业
招商项目
农副产品
贫困村屯
扶贫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