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二级学院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位于京口区象山街道学府路301号,创立时间是1972年。
学院简介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是江苏省高校中最早设置材料学相关本科专业和最早具有硕士点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学院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5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领域,7个本科专业;拥有江苏省材料摩擦学、江苏省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机械工业金属基复合与功能材料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太阳能薄膜电池激光技术、江苏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2个工程研究中心, 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011年8月获批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
学院师资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江苏省“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获得者4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获得者1人。多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院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组成了一支梯队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据2020年7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66人,其中正高48人、副高81人,博士生导师40人;有多名教师入选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普通高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选、江苏省双创人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刘桂武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乔冠军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程晓农
江苏省普通高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程晓农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程晓农
江苏省“333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周志平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陈刚、李桂荣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唐华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选:程晓农、花银群、刘桂武、颜晓红、糜建立、郭顺
江苏省双创人才:花银群、乔冠军、刘磊
科研建设
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部委、江苏省工业支撑、江苏省重点工业攻关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近百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金桥优秀项目奖1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近1200篇,其中近700篇被SCI,EI,ISTP收录。
交流合作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现已与哈佛大学普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德国亚琛大学、康斯坦茨工业大学、澳大利亚 Wollongong 大学、日本三重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良好学术交流和合作渠道,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为了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学院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中,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先后与大亚集团、鼎盛铝业、中联重科铝业等30多个国内企业合作,建立了联合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基地。
学科建设
学院设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冶金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 6 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分别为江苏省品牌和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为校品牌和省特色专业培育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冶金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专业也是实力雄厚,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
学院拥有江苏省材料学重点学科,江苏省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金属基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中心实验室是江苏省基础教学示范性实验室;学科方面,学院有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材料料学博士点, 5 个硕士点, 2 工程硕士领域,这对本科教学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本科毕业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条件。目前学院有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1200 余人。
办学历史
1972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后逐步发展演变为现在的江苏大学)创办专业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我校是江苏省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置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等材料类专业的学校之一。
1972年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设置铸造、热处理两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每年招生一个班级。
1982年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更名为江苏工学院。
1983、1984两年,铸造、热处理两个本科专业的每个专业招生两个班级。
1992年,由江苏工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等专业的全部师资、设备和基础课部化学教研室为基础组建了材料工程系,翌年热加工专业并入材料工程系。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发展是由研究生到本科生的过程。
江苏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于1985年先是成立了陶瓷材料及粉末冶金研究室,进行科学研究,又招收硕士研究生,这在国内是比较早的。时机成熟后在1995年设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一直到现在。1994年江苏工学院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由于专业学科数量和学生人数的增加,1999年江苏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8年设置化学化工专业(2001年成立江苏大学后转至化学化工学院)。1998年国家对本科专业名称及内涵进行了调整,所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更名为金属材料工程,热加工、铸造专业更名为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2000年新建冶金工程本科专业,2001年新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2006年新设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
学院是江苏省高校中最早设置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等材料类专业和最早具有硕士点授予权的学校之一。1986年获批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更名为材料学,1995年获批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获批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批钢铁冶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批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有色金属冶金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另外,先后于2002 和2004获批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两个工程硕士领域,2007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0年7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有院级研究所5个,院级研究院2个。
科研设备(3张)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端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联合会金属基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性能铝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性能特种精密钢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院级研究所:高端金属材料与冶金研究所、材料先进成形技术研究所、特种合金与复合材料研究所、无机化合物材料与器件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院级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绿色材料与冶金研究院
科研成果
据2020年7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近五年共承担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4项,省部级课题156项(含7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发表SCI论文960篇(其中一区72篇),授权发明专利35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节能环保型球团链篦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超支化聚合物可控制备及自组装》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颗粒增强铝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三等奖)、《弧焊机器人智能化系统开发》(三等奖)、《强激光驱动非接触式光接受系统及其工程界面测试技术》(一等奖)、《耐热、耐磨、高强度铝基陶瓷颗粒复合材料的研究》(二等奖)
学术交流
学术活动
截至2019年6月,学院与哈佛大学普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德国亚琛大学、康斯坦茨工业大学、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日本三重大学、英国诺莱斯特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
文化传统
学生活动
截至2020年7月,学院开展了大学生创业精英挑战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2.5心理剧”比赛、创业经验交流会、考研动员大会等学生活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学院师资
科研建设
交流合作
学科建设
办学历史
学术研究
文化传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