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将是中国古代官员名称,
秦朝时期开始设置,是主要负责管理宫廷禁卫的高级武将。
郎官,最早出现于
春秋战国时期。秦朝
胡亥初年,设置中郎、郎中、外郎三种不同职责的郎官。其中,中郎在宫中供职,而统领中郎的长官为中郎将,其上级长官为中郎令。到
西汉刘彻时,分设五官、左、右中郎将。东汉平帝时,又增设
虎贲、
羽林军中郎将。除了负责宫廷禁卫之外,中郎将还常被派为使者,其上再加称号,担任出外统兵领将。
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军阀互相任命职位,中郎将发展出四十余种名目。到了
北魏时期,
拓跋嗣拓跋嗣设置东、西、南、北中郎将,并将四中郎将任命为国家职事官,宋、齐、梁、陈等国都沿袭这一设置。
唐朝初年沿袭
隋朝制度,任命中郎将为统领府兵的军事长官,分属
十六卫、
东宫十率府。
宋朝时期,中郎将成为虚职,安置闲散武臣及宗室、外戚,分别冠以左右金吾卫、左右卫、
左右千牛卫等名目,后来废除。
中郎将初设时,本职工作是协助其长官分管各署诸郎,督促完成宿卫任务。
刘彻以后,中郎将在皇帝直接控制下,对外朝的军事、行政、外交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中郎将在长期秉兵征伐中,成为分离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力量,加速了地方割据和专制皇权政治的崩溃。
历史沿革
秦汉时期
“郎”作为官名,最早出现于
春秋战国时期。到
胡亥初年,根据分工的不同,已有三郎的设置,即中郎、郎中、外郎。其中,中郎因供职宫中,因此称为中郎。中郎职位最为亲要,地位最高,而统领中郎的长官为中郎将,其上级长官为中郎令。
汉初沿三郎体制,由于分工愈加细致,
郎官员额不断增加。
刘彻改造了郎官组织,将中郎分为三署:五官署、左署、右署,并设立三将,即五官中郎将统率中郎,左中郎将统率者,右中郎将统率侍郎。
东汉初年,三署中郎将定型,以五官中郎将居中,地位最高,掌握较大职权,其他两中郎将分居左右,主要负责统率其他郎官,协助光禄勋考课、察举三署诸郎。如《后汉书·陈蕃传》载:陈蕃为光禄勋时,与五官中郎将
黄琬共掌选举。
羽林军原由羽林令丞统领,
汉宣帝时增置羽林中郎将监领。
元始元年(公元1年),
刘衎改期门郎为虎贲郎,置虎贲中郎将统领。此时中郎将机构设置扩展为五官、左、右、
虎贲、羽林五中郎将。
由于中郎将侍从皇帝身边的特殊身份,经常受皇帝差遣去执行一些出使的任务或带兵征战,派往出使的中郎将因事而立,即时拜官。学者廖伯源认为,中郎将为使者时,使命十分歧异,范围包含极广。因此中郎将出使执行任务的种类相当多,其执行的差遣种类,小事如拜官授爵、校书授经、 巡行、 求雨,或出使外国、领兵作战等军国大事。久而久之,临时差遣逐渐成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集中表现为中郎将的地方官化,逐渐左右了一些地方事务。 诸中郎将之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中郎将,如使
匈奴中郎将。由于中郎将既是皇帝近臣,又是高级武官,因此适合出使敌对地位的匈奴。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降汉, 东汉便设置使匈奴中郎将对其进行管理。但使匈奴中郎将有治所,不隶属
郎官系统。
三国时期
黄巾军起义之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出现诸侯割据,拥兵自重的局面。自
董卓执政后,许多割据的大小军阀以杂号中郎将的名义领一方甚至数郡
军政的大权,如魏国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
鲁芝同时兼任振威将军、
太原市刺史。受差遣征伐平叛的中郎将,得到了大量的授予,被各路势力用于奖励军功和笼络人才,广泛的参与到军事活动之中。中郎将领兵征伐频繁,或任副贰,如庞雄;或任统帅,如尹就;或任支兵,如度尚。由于中郎将长期担任领兵征伐,逐渐成为正式的将领,派生出东、西、南、北四中郎将与将军相似,以征讨四方为职任。
由此中郎将逐渐发生分化,一部分虚化为表示士人身份地位散阶,另一部分则因其职责的特殊性而游离于武散官阶之外。虽处于同一阶中,其内部仍存在着地位高下的差别。东、南、西、北四中郎将统领一方军事的权力与诸征镇将军同列,一般的杂号中郎将属于中级军职,如虎贲中郎将为五品,而北、东、南中郎将以及征南中郎将属于高级军职,通归于四品。如
曹操的儿子
曹彰曾担任北中郎将,其地位和
骁骑将军相似;
曹魏大臣
吴质曾任北中郎将,可以
都督幽州并兼管军事。
东汉建安时期,因为割据地方的军阀武将互相封授,中郎将名号变得繁杂,据廖伯源统计共有四十二种之多。大致可分为七类:第一类负责征伐平叛,如讨寇中郎将、镇贼中郎将、横野中郎将、征虏中郎将、折冲中郎将等。第二类负责统率治理少数民族,如护鲜卑中郎将、匈奴中郎将、讨越中郎将、绥南中郎将等。第三类主要负责统率
师爷主军,如军师中郎将、掌军中郎将、督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第四类主要为
幕府僚佐,如司金中郎将、司律中郎将等。第五类是荣誉性质的封官,日如立节中郎将、昭义中郎将、辅义中郎将、昭信中郎将等。第六类是治理地方的地方官,如典农中郎将、平越中郎将等。第七类是负责军事后勤的官员,如司市中郎将等。
而五官中郎将和左、右中郎将,仍为实官身居要位,主管宫中的各种郎官。到
曹丕任职五官中郎将时,达到该职的巅峰状态。不但设有官署,还为
丞相的副职。至于羽林中郎将和虎贲中郎将因宫禁中的宿卫另有他官所负责,渐渐具有了贵族官号性质,被授予与皇帝亲近之人,如
曹魏的外戚
郭芝。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杂号中郎将很少,置东、南、西、北中郎将,尤其
东晋时职权甚重。《晋书·职官志》记载:四中郎将,能领
刺史或持节。
拓跋嗣时,开始仿照晋制设置东、西、南、北中郎将。孝文帝迁都洛阳,从现任职事官中选任东、西、南、北中郎将,并有将军号。如《魏书·杨昱传》载:杨昱拜官吏部郎中、武卫将军,迁转北中郎将,加安东将军。依据《周礼》所确定的四的理念,将四中郎将与镇戍京畿四方结合起来,统领规定数量的国家
卫戍军,并规定了东、西、南、北中郎将的品级为三品中。永平年间,
元恪为利于调动国家禁卫军防卫京畿,将东、西、南、北中郎将与中领军建立了隶属关系。 由于
北魏使东、西、南、北中郎将能够兼职门下、尚书省职官,因此四中郎将可以参与更多的政治、军事事务。两晋时期,四中郎将已经完全成为秉兵领郡的地方官,如吴兴太守谢万为西中郎将时,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豫州
刺史。
宋、齐、梁、陈时期,设有左右中郎将,由皇室诸王充任。
北齐也有设置,官秩是从三品,各设五人领左右中郎将。
东魏时期虽设中郎将,但职任不重。
唐宋时期
唐朝沿袭
隋朝的制度,设置左右亲卫、左右
勋卫、左右卫,又各设开府一人统领其卫,下领属员
长史、
司马及仓曹、兵曹、法曹等
参军。
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设置中郎将一人统领,官秩为
正四品下;另设左右郎将为其副职,称左右亲卫、勋卫、翊卫中郎将府。每逢
大朝会或皇帝出巡,中郎将按照仪仗制度统帅仪仗;各府的亲卫、勋卫、翊卫应轮值宿时,中郎将则将其名册上报大将军审批后,分派其职任。
宋朝初年,中郎将为环卫官,分别冠以左右金吾卫、左右卫、
左右千牛卫等名目,多是任命宗室担任,同时也用于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
散官,到了后来,中郎将逐渐沦为虚职,官秩为四品,后来被废除。
职能与印信
中郎将的职能由其统领的
郎官的职能决定,就管理郎官而言,两汉始终是以光禄勋为主,中郎将为协助。西汉前期,中郎将和光禄勋都有宿卫宫禁的职能,但中郎将的宿卫职能从属于光禄勋。西汉中期发生了变化,中郎将的重要性慢慢超过了光禄勋,逐渐出使一些职务。
影响
秦朝时期中郎将最开始设置时,其本职工作是协助其长官分管各署诸郎,督促完成宿卫任务。
刘彻以后,中郎将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对外朝的军事、行政、外交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军事上,中郎将充任征伐平叛的将领,征调四方,负责统帅军队。外交上,中郎将出任外使,随时承担皇帝交付的临时差遣。行政上,中郎将还可以替代地方官,
总督军政与民政。然而在
东汉末年,中郎将在长期领兵征伐中,成为分离君主专制下中央集权政治的力量,加速了地方割据和专制皇权政治的崩溃。
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