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熏奴贝是一位历史学家、翻译家和藏传佛教噶举派的著名高僧。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时论续大疏》《时论释难》《宝性论大注释》和《
青史》等,其中《青史》最为著名。
明洪武二十五年(藏历第七饶迥阳水猴年,公元1392年),桂·熏奴贝诞生在乌斯藏穷结地方,其父名叫桂·敦迥乃多吉,母名叫斯塔基。他9岁时,便在当地名僧
桑结贝哇座前出家,拜嘉饶达吉为师,学习藏文及佛学。桂·熏奴贝勤奋好学,遍访名师,差不多当时的名流学者他都请教过。从24岁开始钻研显密典籍。他虽是一个噶举派僧人却不拘泥于一家之说,先后拜
藏传佛教其它教派如
萨迦县、宁玛、格鲁等教派
上师,学习教义教法,曾先后拜60余位僧人为师,使自己在显
密宗方面得到系统学习。
桂·熏奴贝著作宏富,传世的有文集十函,其中有《时论续大疏》、《时论释难》、《宝性论大注释》和《
青史》等著作,最为著名的是《青史》,成书于公元1476至1478年间。于1481年经过矫正,刻板梓行(原版藏于
羊八井红帽派主寺,
乾隆转归功德林)。全 15章,内容包括教法源流、中原王朝及乌斯藏王朝世系,前、后弘期佛教史,尤其是对后弘期佛教的传播、教派形成、传承系统、各派名僧、寺院、经典的记叙尤为详实。由于他本人是噶举派僧人,因此该派教法史在其笔下占有较大篇幅进行详述。他精通教法,了解各教派,因此史书真实可信,为后来者所重视。
《
青史》对后世藏文文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印度佛教史》、《宗教源流镜史》、《教法史》等作者都曾取材于《青史》。它是研究
藏传佛教史和藏族历史的珍贵资料。难怪有人将它和《西藏王臣《布敦佛教史》统称为“藏文三大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