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微鳍乌贼
微鳍乌贼科微鳍乌贼属动物
玄妙微鳍墨鱼目(学名:Idiosepius paradoxa),又称北方侏儒乌贼,是乌贼目、微鳍乌贼科、微鳍乌贼属的一种。
形态特征
胴部卵形,后端略尖,胴长约为胴宽的2.5倍;体表色素斑发达,一种较小,长点形,色黑,数目多,在内脏囊表面也有分布,一种较大,圆形或卵圆形,色褐,数目少;胴背生有一个梭形的腺质附着器官。肉鳍很小,近方形,鳍长仅及胴长的三分之一,分列于胴后两端,左右完全分离。无柄腕长度略有差异,腕式一般为2〉1〉3〉2,腕吸盘2行,各腕吸盘大小相近,角质环具极小的粒状齿;雄性第4对腕茎化,右侧腕较长,基部具6、7个吸盘,腹面两边皮肤向上卷曲,形成中沟,左侧腕较短,顶部左侧具一个半圆形突起,基部也具6、7个吸盘;触腕甚短,触腕穗略膨突,竹叶形,甚长,约为全腕长度的二分之一,吸盘很小,4行排列,大小相近。内壳退化。已知成体的最大胴长为18毫米。雌性个体通常比雄性个体大,雄性个体可以通过身体后部的单个白色睾丸来识别。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黄海南海日本群岛海域。偏北分布,黄海和日本群岛北部海域比较常见。常栖息在沿岸内湾。
生活习性
沿岸内湾性种类,成体多栖居于岸边的海藻丛中,或缓缓游行,或以背部腺质器官所分泌的粘液吸附于海藻之上,拨动海藻,常能发现它们。喜群居,有趋光性。其稚仔在内湾和近海的浮游生物表层水平拖网中均有采获,但以内湾中采获较多。在青岛胶州湾,夏季的浮游生物表层水平拖网中经常采获本种的稚仔,它们多与箭虫水母等生活在一起,表明它们在孵化后还要经历一定阶段的浮游生活期。在日本群岛黑潮流域,浮游生物表层水平拖网中也有发现。
玄妙微鳍乌贼主要以小鱼、虾和其他生物为食。它们可以捕食较大的鱼类,但可能无法完全消化所有肉。在解剖学上,它们同时拥有喙和颊囊。颊囊用于穿透坚硬的外骨骼,分泌消化液,然后去除猎物的软化肉。对于小型猎物,喙不需要用于咬或切断任何身体部位。还有证据表明,玄妙微鳍乌贼存在着性别特异的认知偏差,即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更经常高估自己能够成功攻击的猎物的大小。
繁殖
玄妙微鳍乌贼通过一种多雄制系统交配,雌性个体与多个雄性个体交配。雄性个体不表现出交配前的行为,比如雄性间的竞争,因此一旦雄性和雌性个体相遇,它们就会交配。雌性个体可以与多个雄性个体交配,并在粘附到海草等基质上产卵前保留每个雄性个体的精子。一旦准备就绪,雌性个体从其产卵腺中释放卵黏液,通过其漏斗和手臂释放,并将单个卵黏附到基质上。每个卵都包裹在8-10层凝胶中,这些凝胶可能起到保护小微生物的作用。据夏刘(1970)报告,饲养中的玄妙微鳍乌贼雌性个体,仅能产卵25-64个,卵子包被在具有8-10层半透明膜的卵囊中,一个卵囊中只有一个卵子,雌体产卵后1-2日毙死。卵囊椭圆形,长径1.4-1.6毫米,短径1.2-1.4毫米,卵子椭圆形,长径0.87-1.31毫米,短径0.67-0.72毫米,在水温18.5-22.6℃的条件下,孵化期为15-17天。刚孵出的稚仔,胴背长1.16-1.22毫米,全长2.30-2.44毫米,腕式为2〉1〉3〉4。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地区
生活习性
繁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