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出口管制是一种由多个国家政府联合实施的出口控制机制,旨在实现特定政治和经济目标。这些国家通过建立国际性机构来协商并制定出口管制清单和针对不同国家的出口管制政策。
1949年11月,在美国主导下成立了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COCOM),又称
巴黎统筹委员会,这是一个多边出口管制机构。该委员会的目标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出口管制,以阻止战略物资和技术流向这些国家,抑制其发展。委员会的决策机构由各国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组成,负责审议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问题。1950年初,该小组设立了专门处理对
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禁运”的调查小组,并在1952年增加了“中国委员会”(CHINCOM)。最初有12个国家参与,随后又有其他国家陆续加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编制和调整多边“禁运”清单,指定受禁运的国家和地区,确立审批程序,加强出口管制,讨论例外情况,以及交流情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委员会的规定也会相应调整,例如禁运清单的数量从最初的300项减少到70年代末的大约150项。
如果
成员国违反相关规定,私自向受出口管制的国家出口受控商品,将面临制裁。著名的“
东芝事件”就是其中一个例子。1987年6月,日本
东芝因违规向
苏联出口先进铣床而被处罚,其中包括巨额罚款和五年内禁止向东芝公司出口产品的禁令。这一事件导致日本政府收紧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审批和限制,致使中国与东芝公司的合同未能执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90年代初,随着“
美苏冷战”的结束,
巴黎统筹委员会进入休眠状态。考虑到历史使命已完成,成员们决定于1994年3月31日正式解散该委员会。1996年7月12日,原巴统会
成员国在
维也纳举行会议,宣布成立新的出口管制组织“瓦瑟纳尔协定”。该组织总部位于维也纳,共有33个成员国和地区,包括
俄罗斯、
波兰、
韩国等新成员国。其主要任务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该组织的工作重点是限制约110种产品的出口,以防它们被用于可能威胁和平的目的。与之前的
巴黎统筹委员会相比,瓦瑟纳尔协定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国际组织,其出口管制相对宽松且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该组织自1996年11月1日起实施出口管制,并在2004年后取消了对
伊拉克和
利比亚的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