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镇
唐朝五代藩镇名
武宁镇是天宝五代十国藩镇名,武宁节度使,与淮西镇,淄青镇接壤,隶属徐州市,唐朝藩镇。徐州地区自古便是军事重地,隋朝建立后,随着运河的开发,徐州地区因地处运河与淮河的交通枢纽,故地位大为提升,入唐后,特别在李隆基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徐州的固守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李适贞元四年(788)于徐州设立节度使,贞元十六年(800)废节度使,李诵永贞元年(805)再度建节。并赐名“武宁军”,张愔为第一任武宁节度使,领徐、泗、三州,李纯元和四年(809)增领宿州市。随后领地屡有增减,但大致以徐、泗、濠、宿四州为范围。
地区历史
武宁镇建节后由于辖区与淮西镇,淄青镇接壤,故一直是唐中央政权积极稳固的地区,但在李恒长庆二年(822)王智兴以武力得到武宁节度使后,徐州市自此进入不被朝廷完全掌控期,特别是在唐文宗大和六年(832)王智兴离任后,从832到862这三十年间,武宁地区共发生了三次武力驱逐节度使事件,与同时期的邻镇宣武,淮南相比,频率非常高。朝廷对他们驱逐藩镇的变乱屡次采取姑息态度,直到李漼咸通三年(862)王式担任节度使,他到任后,几乎杀光了武宁的军人,朝廷遂正式废除武宁军,仅保留三千人镇守徐州,其余分属州海州及宿州市
地区形成
武宁废节后,许多军人成为草寇,并与江淮私盐盗贼相结合,造成严重的社会事件,又因当时的西南边患问题,导致防守西南的徐州市兵叛乱,在咸通九年发生叛乱,攻入徐州,史称“庞勋之乱”。虽然仅一年即被镇压,但朝廷却为此动员了大批军力,甚至求助于外族沙陀。庞勋之乱平定后,有鉴于节镇与兵员的不足,朝廷于咸通十一年(870年)重新在徐州立节,定名曰“安国军”,很明显就是希望此地能够受朝廷感化,成为中央的助力,但是此后唐王室自顾不暇,虽徐州军士仍以武力驱逐节度使或割据一方,唐中央却无力再顾及这一地区的局势。
唐中央对于感化军的控制力在李晔景福元年(892)完全瓦解,其原因在于徐州市被宣武节度使朱温夺取,自此直到唐末,徐州一直为朱全忠所控制。
宋朝也曾设立武宁军节度使,后废。
著名人物
张保皋(790-846),新罗(今韩国)人。807年(李纯元和二年)他与好友郑年入唐,同年9月参加了武宁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地区历史
地区形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