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奋(1898年—1976年),生前任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聘为馆员、美术界又推为国画研究会理事长、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州美协主席等职。著有《寿山石小志》、《甲骨文集联》、《文汇联》、《古钱币文字类》等。
人物简介
陈子奋(1898~1976),
长乐区人。初名起,字意芗,号无寐,别署水叟,室名宿月草堂、月香书屋、乌石山斋。父业塾师,雅擅篆印。家风所染,龄即习绘画篆刻,少年老成,有声闾里。十六岁即执教小学图画,后又担任中学及职校教席,弱冠便以鬻印售画自给。1927年
徐悲鸿由
欧洲归来,薄游榕城,诧其印作雄奇遒劲,腕力横绝,当即求印数枚,后又再度求刻,以“雄浑则无过于兄者”为之延誉,相与甚笃。建国后,选为美协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州美协主席、国画研究会理事长,聘为
福建省文史馆馆员,同时执教福建艺术院校,指导
工艺美术创作,佳作迭见,声望卓著。
生平经历
陈子奋生于1898年5月11日,卒于1976年2月20日,字意芗,原名起,号无寐,晚年别署水叟。以诞生於宿月埕,因名所居曰宿月草堂,後移居月香衙,因又名曰月香书屋,画室曰鸟石山斋。
长乐区人。父吉光,字璧如,业塾师,篆与印皆宗
邓石如。子奋先生少受濡染,髫龄即习篆刻,又好
国画。年十六,出任小学图画教员,先後历任职业学校及各中学教席。二十余岁,即以鬻艺自给。数十年来,於国画篆刻,精研不懈。其画深得
陈洪绶与
任伯年用笔之妙,所作白描钩勒,笔法挺劲,尤长花卉写生,
徐悲鸿先生尊为生平畏友,所作《陈子奋白描花卉册》共—百四十幅(一九五九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凡习国画钩勒者,莫不奉为圭。晚年,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聘为馆员,美术界又推为国画研究会理事长、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州美协主席,於绘画艺术之创作,对国画後辈之诱掖,与
工艺美术生产之指导,均不遗余力,卓著劳绩。时福建省艺术学校、福州艺专、福州工艺美术学校诸生,亟盼子奋先生亲为启迪,因设讲座,每周授其创作体会,群称善焉。
绘画生涯
1928年夏,
徐悲鸿应邀来榕参加福建省美术展览会。会上,徐悲鸿慧眼识贤,对于陈子奋的作品独表倾注,并造访陈子奋。两位富有才能的画家一见如故,促膝谈艺。他们话语不同,未能尽情表达时就作笔谈,临别之际徐悲鸿即席为陈子奋
造像,陈子奋也给徐悲鸿刻了3个印章,互为纪念。徐悲鸿离榕前又绘赠陈子奋一幅《伯乐相马图》,画中题跋说:“戊辰夏尽,薄游
福州市,乃识陈先生意芗,年未三十已以篆刊名其家,为予治‘游于艺’、‘长颔亦何伤’、‘天下为公’诸章,雄奇遒劲,腕力横绝,盱衡此世,罕得其匹也。画宗老莲、
任伯年,渐欲入宋人之室,旷怀远志,品洁学醇,实平生畏友,吾国果文艺复兴,不如意芗者期之哉!兹将远别,怅然不释,聊奉此图,愿勿相忘。”
绘画展览
1929年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上海展出,陈子奋代表
福建省国画界前往参加,
徐悲鸿得知即请他到南京作客,欲聘他在中央大学教授国画,他因老母在堂,未能如愿。此后徐悲鸿为陈子奋的颐萱楼题额中有诗:“闽中自古多才士,吾行
福州市识陈子奋。金石刊刻妙入神,秉性孝弟追古人。自维载风尘老,损却当年颜色好。安得避地从君游,歌咏登临乐此楼。”
20世纪30年代以后,陈子奋创作逐渐旺盛,出现不少成熟作品,先后参加了
巴黎、
莫斯科、
圣彼得堡等地举办的中国绘画展览。抗日战争时期,陈子奋经常作画参加省内外的筹赈画展,为抗战出力。
新中国成立后,陈子奋被选为
福建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常委、省美协副主席、省文史馆馆员等职,有关部门还在
福州西湖公园为他设立陈子奋画室,让他更好地创作和研究。他的诗句“智慧与心皆
许国,
中书虽老尚斑斓”表达了他的心声。他的画来自生活,题材贴近生活,是人民喜闻乐见的。
他的白描花卉长卷(后人称之《百花齐放图》)、《蔬笋红蟹图》、《春光月月遍人间》等代表作,参加了国内外展览,并被国家美术馆收藏。1956年他画了五合屏《万寿无疆图》制成雕漆屏风,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司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陈子奋白描花卉册》,此册是他花甲之年用了一年六个月的心血结晶,20世纪70年代初被港台数家书局多次翻印。1976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又将原作重新
制版第三次出版,发行7万册。
篆刻生涯
子奋先生之篆刻,其成就不亚於
国画,生平治印以数千计,,早岁刻有水游人物、百将、百美,及剑侠诸印谱,晚年复成百花、爱国诗人、画中九友、地支圆等谱,均获时贤推许。曾自言:『余学篆治印,垂六十年,求其一点一画圆融藏锋,而迫近於甲骨、钟鼎、玺印者,接前贤之步趋,冀发扬而光大。』成就确有可观。诗人陈衍评其印曰:『融冶皖浙二派於一炉,而追摹
秦汉,心力以赴之,故其笔力苍劲深厚,
驳驳乎奄有完白、冬心之长焉。』
徐悲鸿以所绘《伯乐相马图》赠先生,附以题记云:『戊辰夏尽,薄游
福州市,乃识陈先生意,年未三十,已以篆刻名其家,为余治「游於艺」、「长颅颔亦何伤」、「天下为公」诸章,雄奇遒劲,腕力横绝,盱衡此世,罕得其匹也。』又致其函求印云:『足下於印,固无所不可。……当代印人,精巧若
寿玺,奇岸若
齐白石,典丽则
乔大壮,文秀若
钱瘦铁、
丁佛言、汤临泽等,亦时有精作,而雄浑则无过於兄者。』陈、徐所论,皆能道其特色。其友
潘主兰先生论之尤详:『合中言治印者,莫不知有陈子奋先生。陈子之治印,既通六书,更博览周秦汉魏金石文字,至若皖浙名家,曾涉而猎之。生平尤心折让之、仓石,指腕流露,则让之之意为多。奏刀历数十年,无间寒暑。案头石累累,不旬日间,积稿辄盈寸。资之深,故成也大。闽之中,篆刻家或有未能出其右。顾前此风会未开,而陈子开之;後此时流屡变,而陈子亦无不变之。唯蕴於中厚,发为纷华、为奇崛、为典重,皆随变所适。因知艺之至,初必以法,而底於无法,然非无法,法一而变多,遂臻幻境。暮年往往创新意,大胆用简体字刻烈士名言,人益以是争宝之。』以其相知深,故能言之确当也。子奋先生著有《颐楼印话》,所言治印,时有胜义,如云:『刻朱文须留意於白,刻白文须留意於朱。求之实者,必意之虚。求之此者,必意之彼。庶几变化在手,元气淋漓。』又云:『边阑与印字,有相生相发之妙。其断也不得不断,其续也又不得不续;绩所以蕴其精神,断所以疏其气势。汉碑额、六朝墓志,有先作书而後画界阑者,其例甚显。今人用刀棱石片,妄意敲击,或并及其字,破烂残缺,目为苍古,离道远矣。』而於印跋中,亦往往抒其印艺见解,如云:『汉金文人印,
邓石如後
赵之谦、黄穆父俱优为之,窃以为瓦当、玉符、石刻,碑额亦未尝弗佳,广收并蓄,熔为一炉,印篆境域,当更广阔也。』『古人书从印人,印从书出,刻印正所以学书,不书而求印之精殊难。』『学浙防瘦利,学皖防妩媚,长揖古之人,昂头出天地。』非精通此艺,何能语此!
著述作品
著有《陈子奋白描花卉册》、《寿山石小志》、《颐谖楼印画》、《甲骨文集联》、《籀文汇联》、《古钱币文字类纂》。绘画工花卉、虫鸟,亦能人物、山水,皆由写生及自学所能,于骨法用笔深解
陈洪绶、
任伯年。勾勒之处,有笔有墨、有情有趣,双钩花卉允称绝诣,同时罕有其匹。历时十八个月完成的《白描花卉册》收入各色花卉一百三十余种,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59年印行,四十年来,至今仍为习画花卉者奉为入门
善本。善写菊、
水培水仙,风情万种,风神潇洒。书法亦近老莲、伯年。
白描笔条
陈子奋称白描之线条为笔条,白描的笔条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向你细细叙说的不仅仅是花卉的造型结构、生长规律、最根本的是艺术家与花木精神往来、情感交流的信息。即陈子奋所谓“笔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现”。因此,笔条作为艺术形式对于内美的表达自有巨大的能动性,而且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的格调品位,也自然而然流露着画家的功力、学养、性情、品格。因之,中国画家向来重视笔墨,白描画家重视线条,
潘天寿甚至希望每一笔都经得志几千年考验。陈子奋对用笔格外重视,他认为:“笔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现,没有好的笔条,不能画出好的画。没有画家自己独特的笔条,也不能画出倚傍别人而且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画。”
作品鉴赏
笔乾谓陈子奋的笔条超绝,不在于一般白描画手所能达到的造型生动、疏密有致、刚柔相 微妙变化,主要在于以金石入画所达到的笔条的独特味道与质量。一九六○年,
俞剑华评日:“他的线条既不是
顾恺之,也不是李龙眠,而是含有顾恺之、李龙眠而独成一格,成其所谓陈子奋的白描”。而之所以称为“陈子奋的白描”主要赖于笔划中
金石书法的含量,所以俞剑华感慨地说:“
吴昌硕用金石书法作写意花卉,陈先生用金石书法作白描花卉,真所谓春兰秋菊,异曲同工”。清末以来,金石派大兴,金石书法融入写意者多,
赵之谦、吴昌硕、
齐白石、
潘天寿无不受惠于北碑及金石之学而有阳刚拙涩之雄风,员入工笔白描者仅陈子奋一人超凡拔俗,此正陈子奋之独到处。
印鉴作品
陈子奋、陈子奋印、子奋、意乡、意香之印、长乐人,长乐陈子奋印、芝石山斋、桃红滕紫之轩、月香衕、合作、诗中画、画榕万本、与
辛弃疾同日生、穷年垦纸田、艺龄六十年、自怜哀钝辜真赏、书虽少退亦轩昂、集殷卜文论艺七言联、子翁、子奋翁、月香书屋、寄枝书屋、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