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经济(Massive economic),又称区域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产业集中、专业化极强的区域性产业群体。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常常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能够显著影响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特征与发展类型
基本特征
1. 地域的集中性。块状经济表现为厂商的聚集现象,企业密集,距离较近。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的标准显示,构成“块状经济”的企业个数至少要10家以上,且销售总收入超过1亿元。这种集中性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扩散,减少库存需求,促进基础设施的共享和邻接效应,加速技术外溢和创新的连带效应。
2. 要素的根植性。每个地方都蕴含着潜在的生产力,一旦时机合适,就能蓬勃发展。特定
生产要素一旦在某个特定地域生成,就很难向外扩散。块状经济离开了特定的地脉、文脉和人脉,就无法存活。
3. 起源的自发性。块状经济可能在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自发产生,或在夹缝中求生存。它们通常是凭借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通过自由竞争和民间力量,优胜劣汰,不断进化。
4. 企业的关联性。块状经济中的企业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构成了同一价值链和技术传递链。企业间既有横向关联,也有纵向关联,形成了稳定的金字塔状企业群落结构。
5. 生产的专业性。块状经济中的企业专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通过专业市场实现高度依赖。尽管产品种类单一,但对知识和技术、艺术的要求极高,属于低技术行业的高技术。
6. 产品的差异性。企业在产品差异化方面表现出色,即使是同类企业,也能通过高中低档的产品定位实现错位发展。这种差异性打破了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
7. 发展的阶段性。块状经济经历了萌芽、发育、成熟和衰落的周期更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模仿到创新,最终发展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营销网络。
发展类型
主导产品类型
分为传统产业延续型和新兴产业型。传统产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焕发新的活力,而新兴产业多出现在大都市周边或航空中心附近,且多有外资背景。
来源类型
分为原生型和嵌入型。原生型指的是在当地发展,而嵌入型指的是异地发展。
城乡关系类型
分为城郊辐射型和村落独立型。城郊辐射型常见于异地嵌入者,而村落独立型多见于原生性的块状经济。
区域范围类型
分为县域集中型、镇域集中型和专业村庄型。县域集中型以县城为中心,镇域集中型沿交通干线分布,专业村庄型是最典型的块状经济。
发展主体类型
分为能人发动型和政府推动型。能人发动型更多见于浙南,而政府推动型更多见于苏南。
市场导向类型
分为出口导向型和内销导向型。随着外贸自主权的扩大,出口导向型在
浙江省得到了快速发展。
运行机制类型
分为市场循环型、技术创新推动型及来料加工型。市场循环型典型代表是义乌,技术创新推动型则更多发生在产业区内,来料加工型则多见于落后地区的初期发展阶段。
关系类型
分为资源开发型和市场开发型。资源开发型如青田石雕、东阳竹艺,而市场开发型如华东石材市场。
主导优势类型
分为交通枢纽型和技术人才集中型。交通枢纽型如所谓的“道口经济”,而技术人才集中型多位于大都市郊区。
形成原因
块状经济的形成可以从“企业-产业-市场”和“社会-历史-文化”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从
经济学角度看,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而市场容量可通过企业家才能的作用扩大。
卡尔·马克思对简单
商品生产的起源与进化的分析也有助于理解块状经济的起因。
罗纳德·科斯的企业观指出,企业的存在是因为其内部组织制度能够替代市场价格以降低资源配置中的交易费用。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视角来看,地方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对认识中国的乡村工业十分重要。块状经济是一种人脉基础上形成的地区性商圈,其中的特定要素源于历史传统和民风民俗。块状经济的特殊之处在于知识和技术的内生性,创新来源于社会化学习过程,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
对经济的影响
块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浙江省的块状经济以其自发性和人本性,实现了农民人均收入、人均储蓄等“富民指标”的领先。相比之下,苏南的特色经济乡镇虽历史悠久,但多数未能发展起来。
韩国和台湾的经济发展模式表明,中小企业的繁荣对经济民主化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优势
块状经济产生了独特的“集聚优势”,其核心在于集聚体的正外部性导致的规模递增效应以及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互动机制。块状经济的优势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的规模经济优势、市场拓展的规模经济优势、民营企业间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优势、机械设备和原料的集中供应与配套服务优势、地方专业形象的强化、转产时的沉淀成本降低以及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