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是
佘双好于2010年12月1日创作的
教育学著作,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进行了理论构建,深入分析了青少年身心健康、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政治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建设措施。
该书分十章。第一章主要阐述《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课题研究的意义、现状,对该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为开展课题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假设,调查问卷的设计、指标体系、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实施方案。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轨迹、发展变化特点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为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的实证调查提供理论参照。第四章主要探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状况、特点及建设措施。第五章主要探讨青少年思想观念发展现状、特点及建设措施。第六章主要探讨青少年道德观念发展状况、特点及建设措施。第七章主要探讨青少年政治观念发展状况、特点及建设措施。第八章主要从总体综合角度探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的措施。第九章主要探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模式和方法,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模式进行理论构建。第十章主要探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理论方法,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展开提供理论支持。
佘双好,男,1964年11月生,法学博士,教授、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所所长。研究方向为道德发展与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德育原理》主要成员。在国内重要
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0多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
现代德育课程论》《随时光而去》等多部,主编《毕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等10多部。学术兼职: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
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
该书重视科学研究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该书在研究课题的选择确定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对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到国内外文献分析,再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假设提出和具体指标体系的设立,直至研究工具的确立和研究方法的选择,都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和安排;在具体的实施研究过程中,遵循实地
抽样调查的基本程序,按照抽样调查的原则进行随机抽样;在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注意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在研究结果的呈现上,对依据调查得出的结论即使与假设并不一致,也采取客观分析对待的态度,如对于调查结果显示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一些指标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提升,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学阶段的教育并没有很好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等结果,作者并没有采取否定态度,而是客观分析产生这种与假设不相符合结论的原因,进而提出健全和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由于作者的结论是建立在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程序和规范基础之上,使得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性。
作者的研究资料主要基于三次较大范围的实证材料:对武汉市青少年的实证研究,样本资料涉及3741份有效问卷;对
湖北省青少年的实证研究,样本资料涉及3962份有效问卷;在全国范围进行的青少年实证研究,样本涉及3758份有效问卷。这三次调查资料都涉及所代表总体的各个层次,既互相对照,又相互补充,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实证资料。除此以外,作者还采取了质性访谈等多元资料收集方法作为补充,并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发展变化作为宏观背景,使得该书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的分析和评价建立在可靠和丰富的资料基础之上,为深入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准备。
该书除了对青少年心理、思想、道德、政治和思想道德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健全策略和教育对策以外,还从理论上提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模式。作者提出的“以青少年为本”思想道德建设模式与“以青年为本”的思想道德模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内涵却截然不同,“以青少年为本”虽然也提出根据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问题,但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依然是一种外在的因素,而“以青少年为本”的思想道德理念是一种把青少年思想道德作为发展的主体的
本体论思想,可以看成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具体和深化。该书并没有把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重要领域,而是把社会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落脚点,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突显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符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本旨。该书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经过系统化的理论进行提升,使之更具理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