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水女人
搅水女人(安徽文艺出版社)
这部以遗产之争为主要情节的小说,算得上《人间喜剧》中最惊心动魄的场景之一。争斗的双方,一是当地“逍遥骑士”一帮游手好闲的无赖的首领玛克斯吉莱,别一方是极有心计的兵痞菲利浦勃里杜。前者是牢牢控制着财主鲁杰的搅水女人的情人,后者是鲁杰的新外甥。两个都曾是拿破仑·波拿巴旧部中身手不凡的军官,领兵打伏的能手,两个恶魔将作战的勇敢和智谋用来争夺一笔可观的家产,这场较量不用说要多激烈有多激烈……
介绍
内容提要:
“搅水女人”,在现实生活中,被用来特指那些搅得别人的家庭无法平静的女人,过去有一个难听的名字“第三者”,近年的时髦说法是“情人”。
作者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珍妮·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1829年,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放下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136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译者序
搅水女人译者序
“搅水女人”最初发表第一部,题作“两兄弟”,第二部发表的时候标题是“一个内地单身汉的生活”,写完第三部印成单行本,又改用“两兄弟”作为总题目。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在遗留的笔记上又改称这部小说为“搅水女人”,在他身後重印的版本便一贯沿用这个题目。
因为巴尔扎克一再更改书名,有些学者认为倘若作者多活几年,在他手里重印一次全部“人间喜剧”的话,可能还要改动名字。原因是小说包含好几个差不多同样重要的因素(或者说主题),究竟哪一个因素或主题最重要,连作者自己也一再踌躇,难以决定。
按照巴尔扎克生前手订的“人间喜剧”总目,这部小说列在“风俗研究编”的“内地生活栏”,在内地生活栏中又作为写“独身者”生活的第三部:可见当时作者的重点在於约翰—雅各·罗日这个单身汉。
在读者眼中,罗日的故事固然重要,他的遗产和他跟搅水女人的关系当然是罗日故事的主要内容;可是腓列普的历史,重要的程度有过无不及(译者序原文);而两兄弟从头至尾的对比以及母亲的溺爱不明也占著很大的比重。“搅水女人”的标题与小说的内容不相符合,至少是轻重不相称。作者用过的其他两个题目,“两兄弟”和“一个单身汉的生活”,同样显不出小说的中心。可怜的罗日和腓列普相比只是一个次要人物,争夺遗产只是一个插曲,尽管是帮助腓列普得势的最重要的因素。
再以本书在“人间喜剧”这个总体中所占的地位而论,以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在近代文学史创造的人物而论,公认的典型,可以同高老头,葛朗台,贝姨,邦斯,皮罗多,伏脱冷,于洛,杜·蒂埃等并列而并传的,既非搅水女人,亦非脓包罗日,而是坏蛋腓列普·勃里杜。腓列普已是巴尔扎克笔下出名的“人妖”之一,至今提到他的名字还是令人惊心动魄的。
检阅巴尔扎克关於写作计画的档以及他和友人的通信,可以断定他写本书的动机的确在於内地单身汉,以争夺遗产为主要情节,其中只是牵涉到一个情妇,一个外甥和其他有共同承继权的人。但人物的发展自有他的逻辑,在某些特殊条件之下,有其势所必然的发展阶段和最後的归宿。任何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不免受这种逻辑支配,也难免受平日最感兴趣的某些性格吸引,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全书的中心,使作品完成以後与动笔时的原意不尽相符,甚至作者对书名的选择也变得迟疑不决了。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搅水女人”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大家知道,巴尔扎克最爱研究也最擅长塑造的人物,是有极强烈的情欲,在某个环境中畸形地发展下去,终於变做人妖一般的男女!情欲的物件或是金钱,结果就是葛朗台那样的守财奴;或是儿女之爱,以高老头为代表;或是色情,以于洛为代表;或是口腹之欲,例如邦斯。写到一个性格如恶魔般的腓列普,巴尔扎克当然不会放过机会,不把他尽量发展的。何况在所有的小说家中,巴尔扎克是最富於幻境的一个:他的日常生活常常同幻想生活混在一起,和朋友们谈天会忽然提到他所创造的某个人物现在如何如何,仿佛那个人物是一个实有的人,是大家共同认识的,所以随时提到他的近况。这样一个作家当然比别的作家更容易被自己的假想人物牵著走。作品写完以後,重心也就更可能和原来的计画有所出入。
他的人物虽然发展得畸形,他却不认为这畸形是绝无仅有的例外。腓列普就不是孤立的;玛克斯对搅水女人和罗日的命运起著决定性的作用,明明是腓列普的副本;在腓列普与玛克斯背後,还有一批拿破仑·波拿巴的旧部和在书中不露面的,参加几次政治阴谋的军人。为了写玛克斯的活动和反映伊蘇屯人的麻痹,作者加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插曲——逍遥团的捣乱。要说明逍遥团产生的原因,不能不描绘整个伊蘇屯社会,从而牵涉到城市的历史;而且地方上道德观念的淡薄,当局的懦弱无能,也需要在更深远的历史中去找根据。内地生活经过这样的写照,不但各种人物各种生活有了解释,全书的天地也更加扩大,有了像巨幅的历史画一样广阔的视野。
与腓列普做对比的约瑟也不是孤立的。一群有些的艺术家替约瑟做陪衬,也和一般堕落的女演员做对比。应当附带提一句的是,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在阴暗的画面上随时会加几笔色调明朗的点染:台戈安太太尽管有赌彩票的恶习,却是古道热肠的好女人,而且一举一动都很可爱;便是玛丽埃德也有一段动人的手足之情和向社会英勇斗争的意志,博得读者的同情。巴尔扎克的人物所以有血有肉,那麼富於人情味与现实感,一部分未始不是由於这种明暗的交织。
巍然矗立在这些错综的景象後面的,一方面是内地和巴黎的地方背景;一方面是十九世纪前期法国的时代背景:从大革命起到一八三〇年七月革命以後一个时期为止,政治上或明或暗的波动,金融与政治的勾结,官场的腐败,风气的淫糜,穷艺术家的奋斗,文艺思潮的转变,在小说的情节所需要的范围之内都接触到了。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总序中说,它写小说的目的既要像动物学一般分析人的动物因素,就是说人的本性,又要分析他的社会因素,就是说造成某一典型的人的环境。他认为:“人性非善非恶,生来具备许多本能和才能。社会绝不像让-雅克·卢梭说的使人堕落,而能使人进步,改善。但利害关系往往大大发展了人的坏倾向。”巴尔扎克同时自命为历史家,既要写某一时代的人情风俗史,还要为整个城市整个地区留下一部真实的记录。因此他刻划人物固然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尽量挖掘;写的城市,街道,房屋,家俱,衣著,装饰,也无一不是忠实到极点的工笔划。在他看来,每一个小节都与特定时期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这些特点见之於他所有的作品,而在“搅水女人”中尤其显著,也表现的特别成功。
环绕在忍心害理,无恶不作的腓列普周围的,有脓包罗日的行走肉的生活,有搅水女人的泼辣无耻的活剧,有玛克斯的阴险恶毒的手段,有退伍军人的穷途末路的挣扎,有无赖少年的无法无天的恶作剧,又有勃里杜太太那样糊涂没用的好人,有腓列普的一般酒肉朋友,社会的渣滓,又有约瑟和一般忠於艺术的青年,社会精华……形形色色的人物与场面使这部小说不愧为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情节最复杂,色彩最丰富的杰作之一。有人说只要法国小说存在下去,永远有人会讨论这部小说,研究这部小说。
一九六〇年一月十一日
(手打,摘自《搅水女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11月北京市第一版 1979年2月广东省第二次印刷书号10019'1694 定价0.98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介绍
作者简介
译者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