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萍
中国女演员
张月萍,厦门市集美区人,1964年4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厦门歌仔说唱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厦门月琴弹唱传承人,民间职业剧团“十佳”优秀演员。1980年,张月萍高中毕业后,参加后溪公社芗剧团当演员,自学弹奏月琴。1995年加入集美区精神文明曲艺队,经常下乡宣传演出,负责配曲。她擅长表演月琴弹唱,表演技巧是坐着手持月琴,边弹边唱,语言生动诙谐,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其唱腔温文婉约、幽雅纤细,说唱内容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色彩浓烈,深受群众喜爱,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好花偏要插牛屎》《梁祝传新》《炎黄子孙学雷锋》《白鹭女神刘惜芬》《闽南婚礼》等。2012年她以歌仔说唱形式重新编辑《逛新城》,获得“激情梦想”国际老年艺术大赛表演金奖和最佳编导奖,并赴安徽参加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综艺类大赛,再次夺得金奖。
正文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张月萍就参加过独唱比赛。第一次上台张月萍就很很自然,不会怯场,生来就是来演戏的一样。”高中毕业,17岁的张月萍参加后溪公社芗剧团,从主角学起,学乐队“十八般乐器”,一个月后就上场演出。月萍说:“当时我们都自个带米过去学戏,晚上哪里有演戏,我们赶快找辆手扶拖拉机载过去看,各自看各自的角色,都是这样子学,到了后来可以演角色了,才叫师傅来排剧本。”1983年,张月萍第一次参加厦门市调演曲目《奴婢恩仇记》获奖,并接连主演《司马忠斩子》、《真假附马》、《薛丁山与樊梨花》等四十余个剧目,当年,十里八乡都是她的戏迷。1991年,集美文化馆发现张月萍会弹月琴也会唱,便让她参排一个弹唱节目参加比赛,甚至把乐队拉到张月萍家,方便她带孩子。于是张月萍从戏剧跨界到曲艺,开始了“歌仔说唱”,一发不可收拾,在省市屡获大奖。
为了传承闽南曲艺,张月萍联系湖里一所小学,集美区的双塔小学和滨水学校。每次都是背着琴挤公交去学校,帮助学校排练节目。去年她为学生们量身创作的两个作品都在汇演中获奖。
延平闽南戏曲艺术团,经常送文化下乡和进村居,今年元宵节组织首个专场演出。张月萍说:“办团的初衷就是召集民间喜欢曲艺的人才,笼络到一起来,培养人才,延续闽南曲艺的生命力。” 《逛新城》是张月萍参与创作的一部作品,描述古代才子佳人唐伯虎和秋香“穿越”到集美,遇到一群“潮大妈”一同逛集美新城的情景。作品摘得厦门市第五届群众文化中国艺术节金奖,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金奖等。
不仅是主创人员,张月萍还是戏中才子唐伯虎扮演者,随着《逛新城》热演,张月萍也因此被圈内人赞为最美“唐伯虎”。
张月萍团长介绍,艺术团目前有团员45人,以“80后”、“90后”为主,都是来自厦门各行各业的闽南戏曲曲艺表演者和爱好者。今后,艺术团将整合集美区非遗文化资源,利用区戏曲曲艺家协会这一平台,集合本地区与台湾地区闽台戏曲优秀艺人,开展闽台戏曲演艺事业交流与合作,加强歌仔说唱、答嘴鼓、歌仔戏、高甲戏、小戏、芗曲小品南音等闽南特色地方戏曲表演,并举办相关培训活动,培养戏曲人才,传承闽南文化。
另据了解,厦门市集美区近年在保护传承地方曲艺、非物质遗产方面做出诸多努力。该区先后举办“闽南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陈清平、黄亚水、张月萍等曲艺家与师生互动,以生动的表演,向孩子们展示答嘴鼓、木偶戏、歌仔戏的魅力。今年初,该区又在辖区8所中小学设立“闽南戏曲示范点”,弘扬闽南文化,培养闽南文化接班人。
荣誉成就
集美区举行庆元宵节文艺晚会 展现闽南戏曲文化魅力.厦门文明网
​厦门设立“闽南戏曲示范点”闽南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厦门日报
群众文化中国艺术节集美夺9金 最"潮"歌仔戏玩穿越跳街舞.东南网
厦门延平闽南戏曲艺术团首演 将开展闽台戏曲交流合作.海峡之声
台上唱大戏 台下嗨一片.厦门日报社
厦集美8所中小学成闽南戏曲示范点 培养传统文化接班人.海峡教育网
[集美]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铸造“人文集美”软实力.厦门文明网
“新鲜血液”注入传统曲艺.厦门网
“唐伯虎”穿越来厦门市.台海网
省级歌仔说唱传承人—张月萍(集美区新闻).台海网络电视台
闽南歌仔说唱讲述好人好事.海西晨报
从戏剧跨界到曲艺.集美大桥
目录
概述
正文
荣誉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