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一飞
阿里Logo设计者
盛一飞,男,支付宝人物系列之:阿里巴巴集团logo设计者盛一飞。他是阿里巴巴的“老人”,作为阿里巴巴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一飞的工号位列第五,是阿里巴巴logo“a”的设计者,也是现任支付宝用户体验部的总监。
他在支付宝带领的团队叫“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设计,简称UED)团队”。他始终努力地把UED灌输到电子商务领域,彰显人性美学,并发现其价值。
历程
投身商业美术
盛一飞的艺术感,并非一蹴而就。他从小接触美术,一直在美术这个领域里学习。“小学到大学,学的都是传统的美术,然而我更喜欢商业美术。”他用“务实”来形容自己对美术的追求,“我认为艺术更多的是体现自己的个性,把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思想体现在画面上,让别人去感受你的生活和对生活的领悟。商业美术不一样,它关注用户的感受、用户的需求,通过设计拉近用户和企业的距离,让用户喜欢为他们提供的服务,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它很直接。”
投身于商业设计的想法,在读大学前就已成型。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的前一年,盛一飞接触了很多商业应用方面的作品与知识,比如怎么在汽车上做广告,怎么用油漆在墙上画广告,怎么做报刊杂志的广告等。那时,他已开始尝试将自己的设计偏向于商业应用。
“那一年挺不容易,频繁换工作,工资一两百元,但学到的东西倒是很多。”盛一飞聊起他结束高中生涯开始工作的那一年,很感慨。频繁地换工作,他还当过《中华工商时报》华东部的发行主管,“这份报纸在北方很有名气,当时真的很兴奋。但我做了两个月就辞职了,因为我更乐意做设计,尽管工作苦一点,但那是我的兴趣!”他毅然辞职,继续自己的专业设计,继续考试上大学,攻读商业设计专业,继续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从设计广告到设计互联网
从小到大,盛一飞学的都是传统美术,“可我更喜欢商业美术。”在他看来,传统美术是把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思想体现在画面上面,让别人去感受作者的个性;而商业美术关注的是用户的感受和需求,通过设计拉近用户和企业。
为了畅游在商业美术领域,盛一飞很努力。1995年大学毕业后,他花了1600多元钱自费学电脑。当时国内电脑还使用DOS系统,但他觉得,将来电脑一定能派上大用场。学成之后,他去了一家制作3D广告的公司。那时候,他一周有6天在加班,通宵是家常便饭,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用熟了DOS、学会苹果电脑,以及Softimage等当时最流行的设计软件的操作。
也是在1995年,马云创办了中国黄页。盛一飞与中国黄页结缘于“第一届上海电视节”的项目招标。这是当时中国黄页的一个大单,但在此之前,中国黄页的网站设计都是程序员做。马云发现,有设计的网站服务更值钱,于是找到广告公司——盛一飞所在的广告公司一举中标—— 1996年,他成为了中国黄页的第一个设计师。
对盛一飞而言,这是他“痛苦”转型的开始。“在进中国黄页之前,我只会用电脑做美术设计,根本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这对我来说挑战很大。”
为此,不服输的盛一飞又开始自学HTML,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
在中国黄页工作一年后,盛一飞和马云到了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的官方网站后又回到杭州市,一起投身到阿里巴巴集团的创业中。他清晰地记得,回到杭州的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1998年2月9日。
电子商务的人性美
盛一飞说,在他的团队里有两种人,一种是理性的人,一种是感性的人。感性的人有很多奇怪的想法和主意,思维发散;而理性的人有逻辑,可以将感性人发散的想法组织成实际的产品和事物。
他呢?在笔者看来,他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兼备的人,充满艺术气息,却又能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专攻美术设计,又深居互联网。他在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花名是“蓬莱大仙”,蓬莱之境如同他对UED的追求,没有现实的价值标准衡量,却能感到它的美好。
1998年,他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时,很多人对他的转行不解。广告行业已经比较发达,设计师的收入也不错。可是他是一个讲究设计环境的人,他认为,阿里巴巴很“Open”,是一个能让设计师做出以人为本的作品的地方。多年后,他坚定地对笔者说,阿里巴巴的设计团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这里的环境对搞设计的人来说,非常不错。
经过10年发展,互联网的人性化设计日渐显出价值,UED越来越受到互联网公司的重视。现在,阿里巴巴的子公司都有了“用户体验部”,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用户体验团队在公司产品决策过程中的地位提升,人才和规模也在一直壮大。但这离盛一飞的理想还很远,他要打造中国一流的用户体验团队,并对此充满信心。
以人为本
创业那几年,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英文站和中文站,盛一飞都是首席网站界面设计师。现在阿里巴巴公司的标志“Smile Logo”就出自他手。但这个Logo并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
他在一个月内做了100多个方案,绞尽了脑汁,但始终不满意。无意中,他想到了耐克的Logo: 当年,一个小男孩对耐克的产品很满意,就在调查表里打了一个勾,这个无意之举却成了耐克的经典标志。“耐克的标志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商家展示自己的角度。”盛一飞说,“设计要以用户为第一。”
于是他想到了人脸,在很多设计中,人脸是最能让人接受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我渐渐地有了现在这个Logo的雏形。”盛一飞首先画了一个a,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英文名中,a是开始,也是结束,象征着阿里巴巴能够有始有终;而在西方,a代表着第一、优秀和卓越。而在他看来,a还有一层含义,就是用户满意的笑脸,他希望这个Logo传达用户用过产品之后的感觉。
从“a”开始,盛一飞在互联网UED的事业打开了一扇窗,这个设计理念成为他后来极力推崇的UED的雏形。
当然,盛一飞也困惑过。在传统产业,比如汽车工业,用户在关注性能的同时,也会很关注体验的设计,因此一个优秀的设计能帮公司赚很多钱;而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产业,人们关注性能更多于美观,设计部门也不像销售部或者技术部,能直接体现价值。
为此,盛一飞开始寻求理念的提升。2005年,他接触到“用户体验”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等外来词汇,开始尝试将UED的概念带入公司。就在这时,盛一飞突然接到通知,去支援刚成立的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团队,3天内到岗。到岗后,盛一飞马上对支付宝进行了完全脱离淘宝的改造,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项目组重新设计了整个网站。
“我和熊平——当时支付宝惟一的设计师,分工设计了支付宝前台所有信息架构、视觉设计和前端开发,才花了不到3周的时间。现在看来,这真是不可能的任务。”盛一飞特地突出了支付宝和淘宝的UED设计。淘宝以商品展示为主,支付宝更偏向于告诉用户如何使用支付工具,“所以淘宝的视觉效果会多一些,而支付宝在交互上的考虑更多。”
“我们虽然学习国外的设计理念,但也不会全部拿来用。”盛一飞诚恳地说,在前期调研上,外国人的作风是先研究透一样东西,再展示给别人;而中国人是雷厉风行的,大多边做边改。“互联网非常注重数据的时效性,如果学习外国人这套理念,那很多事情就没法做了。”
目录
概述
历程
以人为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