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岸堤是在
成都市温江区红桥村发现的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水利设施,其年代可以追溯至大约4000年前。这项发现对于研究
成都平原早期的水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护岸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左右,属于宝墩文化三期的遗存。它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红桥村,是一条长约147米的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堤防。护岸堤的剖面呈
梯形,底部宽度约为14米,顶部宽度约为12米,高度约为1.3米。它的建造采用了夯筑的方法,中间部分平整夯实,两侧则采用堆筑的方式。这种建筑方法与同期宝墩文化的城墙建造方法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护岸堤上有八道人工开挖的沟槽,内部发现了密集的柱洞,这些柱洞可能是用于加固堤防的木桩。此外,在靠近水域的一侧,使用了大量的卵石来构筑护坡。
护岸堤的功能主要是为了保护当时居民所在的台地不受河流的侵蚀。在护岸堤东侧已经发现了一处宝墩文化的聚落遗迹,包括200多个灰坑、5座房屋以及一座由54座墓葬组成的家族墓地。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推测,护岸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个聚落在频繁发生的水患中的安全。这座护岸堤的发现时间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时代相仿,比
战国时期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早了将近2000年。它是国内已知最早的水利设施之一,与良渚文化水坝并列,尽管它们在建筑技术和功能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