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观是对待婚姻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之一。正确的婚姻观强调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坚持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有爱情的婚姻才是符合道德的婚姻。因此,双方应经过深入的相互了解,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相互尊重,情投意合,才能结为夫妻,组成家庭。那些出于对金钱、门第、权势的追求或是父母包办的强制婚姻,都是与社会主义的婚姻观相悖的。
概述
一个人有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的权利,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做第二次选择。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的传统婚姻观,一般都讲百年好合,白头偕老。他们注重从一而终,所以都相当谨慎,他们往往会想得更远,考虑的更周到。但中国人心底都把父母放的很重要,他们都会去询问父母的意见,衷心期盼父母的祝福。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家庭中出现裂缝甚至解构的也为数不少。
幸福婚姻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在中国,幸福的家庭的共性就是:拥有以下的东西……
童心
众多国人对一些中老年人喜欢手舞足蹈、载歌载舞不理解,甚至斥之为“精神病”。这些人忽视了童心不泯能增加许许多多生活情趣。其实,只有童心不泯,青春才可常驻,爱情才可历久弥新,所以最好能保留多一点儿天真、单纯,多拥有一点儿爱好、好奇心,多玩一点游戏。不管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在外尽管当“正人君子”,可回到家,大门一关就最好当大孩子。
浪漫
不少中国家庭太注意实际,而缺少浪漫。也许有人碰上这样的提问“工作、家务忙了一整天后,一家人为什么不去散散步呢?”会回答说:“我很累”。然而这些说“很累”的人过不了一会儿就垒起“四方城”来,甚至彻夜通宵打麻将。可见,能否浪漫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浪漫情怀。不要以为浪漫无边就是献花、跳舞,不要以为没有时间、没有钱就不能浪漫。要知道,浪漫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
幽默
许多人把喜欢开玩笑看成油嘴滑舌、办事靠不住,认为夫妻之间讲话应该讲求实在,用不着讲究谈话艺术。殊不知,说话幽默能化解、缓冲矛盾和纠纷,消除尴尬和隔阂,增加情趣与情感,让一家人乐融融。
亲昵
许多夫妻视经常亲昵为黏黏糊糊,解释“不当众亲昵”是不轻浮的表现。但专家研究发现,亲昵对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着妙不可言的作用,而长期缺少拥抱、亲吻的人容易产生“皮肤饥饿”,进而产生感情饥饿。因此,家庭生活最好能多点儿亲昵的举动。例如,长大了的女儿仍挽着父亲的手;夫妻出门前拥抱、接吻;一方回来迟了,不妨拍拍忙碌的另一方的“马屁”,等等。
情话
心理学家认为:配偶之间每天至少得向对方说三句以上充满感情的情话,如“我爱你”、“我喜欢你的某某优点”。然而,不少国人太过注意含蓄,有人若把“爱”挂在嘴边,就会被说成是浅薄、令人肉麻。不少中国夫妻更希望配偶把爱体现在细致、体贴的关心上。这固然没错,但如果只有行动,没有情话,会不会给人以“只有主菜,没有作料”的缺陷感呢?
沟通
经常在影视片中听到夫妻某一方说:“我想找你谈谈!”于是,双方会找一个机会把心中的不快全倒出来。而不少中国夫妻把意见、不快压抑在心里,不挑明,还美其名曰“脾气好,有修养”。其实,相互闭锁只能导致误会加深,长期压抑等于蓄积恶性能量,一旦爆发,破坏性更大。人们不时可见,一些平日相处不错的夫妻一旦吵起架来就翻陈年旧账,把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一股脑儿全倒出来,结果“战争”升级,矛盾激化,有的甚至导致劳燕分飞。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加强沟通,有意见、不快应诚恳、温和、讲究策略地说出来,并经常主动地了解对方有什么想法。吵吵架也不一定是坏事,毕竟它也是一种沟通手段,只是吵架时千万别翻旧账、别进行人身攻击。
欣赏
人们常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所以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好”;又因为常用挑剔的眼光看配偶,所以总认为老婆(丈夫)是别人的好。例如,一方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另一方既可以欣赏:“他(她)事业心强!”也可以指责:“一点也不把家放在心里!”这说明了,用不同的眼光去评价同一件事,结论会大相径庭。如果你不假思索就能数出配偶许多缺点,那么,你多半缺乏欣赏眼光。如果你当面、背后都只说配偶的优点,那么,你就等于学会了爱,并能收获到爱。
总结
一言以蔽之,只要能用童心和浪漫、幽默的情怀对待家庭生活,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配偶,并且能把对配偶的感情(尤其是
爱意)用情话说出来,或用亲昵的举动表达出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就不难拥有。
古代婚姻
中国有两句话,是
孔子的一位弟子说过的,“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什么意思呢?第一句讲的是“孝道”,说看一个人是不是符合“孝道”,不是看他有没有给老人贵重的东西,而是要看他心里有没有老人,如果论财富,穷人家难道就没有孝道可言了?第二句说的就是“性情”,只要是人,就不会对异性没有感觉,但是有感觉是一回事,是在心里的。“论心世上无完人”说的就是不能以“心里有没有感觉”作为依据,如果以这一点做依据,世界上就没有好人了。因为很难有人一生一世,心里从来没有被其他异性感动过,从来不曾为其他异性泛起过一点水花。所以
儒家讲“发乎情,止乎礼”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一个男人,他对一个女性欣赏,这是感情问题,这是“发乎情”,很自然的;但是怎么处理,却是一个理性问题,儒家赞成“止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