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曲于1976年应庆祝文化大革命结束和粉碎四人帮而创作。首唱者为李光羲的同事
苏凤娟,她在1978年1月1日发行的同名专辑中首次演唱了《祝酒歌》。
2019年,《祝酒歌》被收录在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名单中。此外,该曲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中群众游行使用的21首背景音乐之一。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中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纷纷举杯畅饮。韩伟,当时31岁,是
天津歌舞剧院创作室的词作者,受文革影响事业停滞不前。在这样的背景下,韩伟虽不太能喝酒,却也和身边其他人一样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频频举杯,他以难以抑制的喜悦心情创作了歌词。滴酒不沾的
施光南在接到韩伟的歌词后,即刻进入一种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他选用热情奔放而又富于舞蹈动感的新疆音调为素材,在短短几天内将曲谱定稿。
歌曲写成后,施光南把它交给自己认识的一位歌手,这个人是与他同在
歌剧院上班的同事,
李光羲因为好奇而看到了此人手中的歌谱,当即表示出对《祝酒歌》的强烈兴趣,后来更压不住心中的激动,写了一封信给施光南,请作曲家根据他的音域,编写乐队配器。但《祝酒歌》在最初的审查中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通过。后来有一天,歌剧院接到在欢迎国宾的宴会上演唱的任务,李光羲说服乐队,在宴会上演唱了《祝酒歌》,大受欢迎,随后,他又在中央电视台的晚会中演唱了这首歌,最终促成一九七七年,《祝酒歌》的唱片出版。
歌曲节奏则使人感受到响彻四方的
锣鼓。歌曲的高潮更是别具匠心,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拜,荡气回肠的旋律让演唱者和听众久久难以忘怀。它的曲调活泼流畅,歌词丰满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
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欢欣喜悦的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带给人们绵长而久远的往事与随想,脍炙人口的旋律打动亿万人的心。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情感。
该曲由
李光羲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除夕晚会演唱后,短短两个月里,中央电视台就收到了16万封观众来信,要求点播《祝酒歌》,而在那一年,几乎每个电台、每个工厂、学校的广播都在播放这首歌,《祝酒歌》变得家喻户晓。1980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中,《祝酒歌》一举夺魁。1989年,它的发行数量超过100万,在后来几十年里,这首歌还以各种版本的形式被翻唱。李光羲还自费油印歌谱,邮往中国各地。《祝酒歌》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
亚洲文化中心选为在亚洲青少年中推荐的歌曲,并获得“五洲杯”四十年广播金曲奖、改革十年全国优秀歌曲评选优秀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