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葆怿(1863年-1930年),字悦卿,出生于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他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海军将领,曾在北洋水师服役,并在民国时期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林葆怿于1863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酒库弄。1882年8月,他进入福州船政学堂第九届驾驶班学习。1886年8月毕业后,他在“威远”号巡洋舰上开始了他的海上生涯,先后担任二副、“镇东”炮舰帮带大副等职位。
军旅生涯
1894年,林葆怿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1898年,他成为“海容”号巡洋舰的驾驶大副。1910年3月,他被提升为“海容”号的舰长。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清廷海军部军法司长,并获得海军正参领的头衔。
民国时期
1912年9月,林葆怿被北京政府任命为海军参事,并在同年12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13年7月,他转任练习舰队司令,负责培训海军人员。同年11月,他接替第一舰队司令的职务。1914年5月,他晋升为海军中将。
1916年6月,林葆怿与其他海军将领一起宣布海军独立,支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段祺瑞领导的北京政府。然而,随着北京政府宣布恢复《临时约法》,他们随后取消了这一独立宣言。
1917年7月,林葆怿与程璧光共同发布《海军护法宣言》,并带领7艘军舰前往广东,加入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同年8月,他被任命为广州军政府海军总司令。12月,他还参与了对支持北洋政府的龙济光部队的打击。
1918年2月,程璧光遇刺身亡后,林葆怿接任海军总长。5月,他被拉拢为广州军政府政务总裁之一,尽管没有实际权力,但他不得不依附于桂系势力。
1919年7月,为了避免海军被桂系控制,林葆怿计划带领海军返回北方,重新效忠北京政府。但由于中下级军官的强烈反对,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施。
1920年10月,林葆怿试图调解孙中山与陆荣廷之间的冲突,但未能成功。由于下属不愿意跟随他北上,他选择将剩余的税收全部发放给海军官兵,并公开表示支持北京政府。随后,他离开了政治舞台,定居上海。11月,他被北京政府授予海军中将加上将衔。
1922年7月,林葆怿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将军府葆威将军。1930年,他在上海去世,享年67岁。
逝世
林葆怿于1930年在上海逝世,享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