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寒杂交羊是以
小尾寒羊为母本,利用
杜泊绵羊做父本,开展广泛的杂交改良,以此为基础,选择理想型个体组建育种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现代育种理论和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进行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快速扩繁,为培育适合我国肥羔生产的肉用
绵羊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增重。杜寒F1、杜寒F2和杜寒F3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0.99%、 26.13%和22.52%(P\u003c0.01),三个杂交代次间增重接近杜寒F1\u003e杜寒F2\u003e杜寒F3。这说明羔羊育肥期增重与哺乳期增重速度相吻合。
产肉性能。胴体重以杜寒F2(23.8
千克)和杜寒
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2.3千克)最高,
小尾寒羊最低(20.87千克);杜寒F2和杜寒F1屠宰率分别比小尾寒羊高5.9和1.8个百分单位。眼肌面积以杜寒F2最大(15.8平方米),比小尾寒羊高3.5平方米,这充分说明杜寒F2肉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外貌与体尺。外貌:杜寒F1体型外貌与小尾寒羊比较变化较大,头颈部黑色特征明显,羔羊中有33.5%的个体头部颜色为黑色,有66.5%的羊头部和颈部有黑颜色、白脸。所有杂交一代
羊头肉和腿部无绒毛,被毛为白色,有明显的粗毛。杜寒F2体型外貌基本趋向于
杜泊绵羊,但四肢较高,体驱不及杜泊羊丰满。杜寒F3体型外貌与杜泊羊纯种基本相仿。胸宽深,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全身成桶状,尾细长,四肢较粗壮。母羊体尺:经对杜寒经产母羊体尺进行测定比较,各项指标均比较接近(P\u003e0.05)。
公羊体尺:杜寒二代周岁公羊体尺和体重指标均超过纯种杜泊公羊,其中体重比纯种杜泊羊高20.88%(P0.05)。
杜寒F1、杜寒F2、杜寒F3初产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 140%、 129.5%和 107.1%,杜寒F1母羊产羔率比
杜泊绵羊 提高40个百分单位,差异极显著(P\u003c0.01);杜寒F2比杜泊羊提高17.9个百分单位(P\u003c0.05);杜寒F3与杜泊羊产羔率接近,基本为胎产单羔。FecB
基因检测:FecB基因位于Booroola羊的常染色体上,具有提高排卵率和产羔数等生物学作用。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利用含有FecB主效基因的母羊建立了
小尾寒羊多胎核心群,统计结果表明:BB
基因型小尾寒羊产羔数分别比B+和++基因型多0.52只和1.33只,B+基因型小尾寒羊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81只。经对不同杂交类群的个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带BB纯合基因的小尾寒羊占75.86%,B+基因型小尾寒羊占20.69%:++基因型仅占3.45%。杜寒
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均带有B+杂合基因;杜寒F2和杜寒F3部分为B+杂合基因型;总趋势纯是杜寒F1\u003e杜寒F2\u003e杜寒F3;而纯种
杜泊绵羊均为++野生基因型。这将为横交固定和选种选配提供科学依据。
杜寒F1既利用了国外
肉羊前期生长发育快、耐粗饲、饲料报酬高、产肉性能好的特点,又利用了
小尾寒羊繁 殖率高、适应性好等特点,
杂种优势明显。杂交一代羊在山东地区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尤其是杜寒F1杂交羊,不仅表现特耐粗饲,繁殖率高,而且特别适合舍饲和圈养。杜寒F2比杜寒F1屠宰率高,眼肌面积大,产肉性能好。经检测母羊带B+基因的占82.35%,繁殖性能稍次于杜寒F1。因此,杜寒F2不仅可以用做肥羔生产,而且可以做经济杂交和育成杂交的母本。杜寒F3体型外貌接近
杜泊绵羊,断奶和育肥指标与杜寒F2接近,但对繁殖率影响较大,基本产单羔。母羊带B+基因的仅占28%,
公羊46.15%。综合评价杜寒F3不宜用做肥羔生产,可以探讨选带B+基因的优秀公羊做横交固定的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