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男人》是
德国作家
马丁·瓦尔泽创作的一部小说,取材于真人真事。人非普通人,事非平常事,讲述的是晚年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最后一段传奇恋情。
内容简介
80岁的德国老作家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2月29日出版了小说新作《恋爱中的男人》(Einliebender Mann),赫然以大文豪歌德为主人公,写在1823年,古稀73岁,戴着面具参加温泉城马里昂巴德的异装舞会,对19岁少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
“看到乌尔丽克时,早已捕获了歌德的目光”。老翁少女眉目传情,歌德神魂颠倒,再也不能自拔,先是百般勾引,继而发动连番情书攻势,欲娶少女入门。孰料女儿妒意横生,从中作梗,坏了老诗人的好事。歌翁伤心作别,回到魏玛,终日郁郁寡欢,至1832年去世。时光如梭,乌尔丽克亦成老妇,临终前将
约翰·歌德的情书付之一炬,一段奇特的祖孙恋情就此深埋。
这段黄昏恋并非作家杜撰,而是大体上实有其事。乌尔丽克·冯·莱维措(1804-1899)据说才貌双全,年轻时一度与晚年歌德关系密切,歌德曾动过娶乌尔丽克的念头,还写了不少情诗,最有名的是《玛丽昂巴德悲歌》。
出版商为《恋爱中的男人》打出广告词,称此乃“歌德最后一爱
马丁·瓦尔泽首部历史小说”。评论界大举鼓噪,推动此书在市场上快马加鞭。截稿前,看了一下本周《明镜周刊》的畅销书榜,《恋爱中的男人》仍然稳稳地排在第十名的高位。
在
德国,老瓦尔泽是国宝级的作家,
毕希纳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的得主,论文笔,论阅历,绝对不在任何人之下。为
约翰·歌德代写情书一事,做起来游刃有余,足可乱真,而老翁钟爱少女时的迷乱春心,也刻画得入木三分。
德国史上头号文豪晚年春情上头,十分有趣――如果不是让老无所依的翁叟们略感心酸的话。书中歌德裸身对镜自赏,验证是否雄风犹存――结论是:还行。而少女乌尔丽克花枝招展,刁蛮可爱。一老一少,共谱恋曲,其音调必是古怪别致,妙趣横生。
马丁·瓦尔泽曾应邀在读书会上朗读新作,联邦总统亲自到场,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大作家开读不久,席间即爆出笑声,稍顷复笑。这可是
德国,不是
美国。更何况台上是瓦尔泽,台下是总统。听众笑场一事遂成媒体津津乐而道之的花边新闻。3月25日出版的《
法兰克福汇报》还特地为此专访了当时也在现场乐不可支的老评论家约阿希姆·凯泽(Joachim Kaiser),主题是:瓦尔译的新作有那么可笑吗?德国人怎么会笑成这样?老先生说:那实乃发自内心的笑声,
马丁·瓦尔泽写得好,尤其是
约翰·歌德与少女互施媚术的部分,实在令人愉悦。
笑归笑,也有女读者就书中的情欲描写向瓦尔泽发问,比如,为啥反复使用“那话儿”(Iste)一词?瓦尔泽从容回答,写的不是
德语,而是个拉丁语词,且无具体词义。的确,在拉丁语中,Iste是个阳性代词,以“那话儿”译成中文,大抵不错。
大部分评论家认为,瓦尔泽的小说不会令心目中的歌德形象发生改变。曼弗雷德·奥斯滕(ManfredOsten)说,瓦尔泽准确描写了老翁春心重萌时的心理,寄托了人类对生命回春和永存不朽的渴望。托马斯·安茨(Thomas Anz)则通过书中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对
法国革命的关注,注意到了一个政治化的歌德,以及一个政治化的
马丁·瓦尔泽。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书大唱赞歌。沃尔夫冈·弗吕瓦尔德(Wolfgang Frühwald)便说:“这是瓦尔泽的歌德,不是我的。至多是1823年的歌德。心目中的歌德不会改变,但心目中的瓦尔泽变了。”年龄总是让作家感到困扰,瓦尔泽晚年作品的性成分越来越多,这也许是因为越是老人,越要表现出年轻的感觉。韦尔纳·弗里岑(Werner Frizen)则认为,瓦尔泽写的不是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而是维特;躲在面具后面的也不是歌德,而是
马丁·瓦尔泽。
作者简介
作者瓦尔泽得到过联邦德国的多种文学奖项,如1957年的黑塞奖,1981年的
毕希纳奖,1998年的德国书业和平奖。
是个多次引起争议的作家。1998年,在接受书业和平奖时,因口出“奥斯维辛不应该被工具化为道德俱乐部”一语而闯祸,为此受到犹太人团体的攻击,但得到了
诺贝尔奖得主
君特·格拉斯的声援。
代表作有《菲城婚事》(1957)、《惊马奔逃》(1978)、《进涌的流泉》(1998)、《批评家之死》(2002)等。曾获毕希纳奖等多项文学大奖。《恋爱中的男人》曾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