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水库,位于
广东省兴宁市北,离城14公里,兴建在
宁江主流
黄陂河与罗岗河的汇合处,集水面积568多平方公里,占宁江
流域面积41.6%。水库面积1.9万亩,除百年一遇大水可淹没面积1.2万亩外,尚有陆地面积6505亩,其中林地4789亩,耕地或荒山1716亩。
水库以防洪为主,保证灌溉,兼顾排涝,结合发电、养鱼。是
宁江区水网枢纽工程,捍卫着
兴宁市城区及宁江两岸13个区、镇20多万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防洪面积11万亩,灌溉农田7万多亩。合水水库对洪水能吞能吐,群众称之为“
仙人肚”。
合水水库是
广东省一大蓄水工程。水库兴建时的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100年校核。汛期的防限水位
标高为127.1米,相应库容3800万立方米;正常洪水位为136.1米,相应库容5300万立方米。坝高17.7米,坝面宽7米,底宽107米,坝长590米。副坝5座,归河坝1座。九孔泄洪闸1座,全长32米,每孔净宽3米,高3.5米,闸门用铁木结构,每个自重4.5吨,用
卷扬机启闭。该闸通过最大泄量500立方米每秒,闸后有
滚水坝l座,消力槛1个,
消力池2个,用浆石砌筑,混凝土护面。有园形混凝土输水涵两孔,涵末端设分水闸3个,其中供发电2个,供灌溉1个,每孔流量5立方米每秒。
水库淹浸范围涉及合水、白泡、霞洞、双溪、车沥、大东等6个村(组)。新建和两次扩建共淹浸耕地6327亩,移民2288户、10480人,拆迁房屋11117间。整个工程(含扩建)完成
土方66.44万立方米,石方1.77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1598立方米,总投工日161.8万个。工程费2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4万元,自筹21万元(按受益土地每亩负担3元)。
1959年冬进行第一次扩建,按10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相应库容7300万立方米,比增2000万立方米。主坝加高0.5米,净高18.2米。浆砌
防浪墙一道,高1米。副坝9座。1964年进行第二次扩建,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扩建后,主坝加高至21.5米,坝长增至700米,坝顶宽仍为7米。筑防浪墙一道,用干砌石护坡,后坡在
标高133.50米处设2米宽的平台一道,
坡度平台以上为1:2.5,以下为1:2.75。坝脚筑5米高的梭柱体反滤层,与原有反滤层衔接处用暗沟导渗。泄洪闸从后面接长16.6米,泄洪闸、输水涵启闭闸架和工作室相应升高,闸门改为钢板。副坝扩建后增为14座,总长2560米,坝顶宽均为5米。在水库东岸富和村一带,其坝顶标高控制在141米,比主坝及其副坝坝顶低0.5米,在特大洪水时作非常临时溢流坝使用。
根据中央水电部新颁布的大型水库设计标准,合水水库标准偏低,属不安全工程,1985年按新标准5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报省列入“七五”基建计划,进行安全加固。
合水水库集水面积大,库容小。在汛期,少放水,水库不安全,多放水,
宁江区安全泄量小,容易造成下游
洪灾。经过几年实践,不断总结和分析洪水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根据上、下游,洪与涝,洪与旱,洪与电,旱与电等复杂的矛盾,利用本流域内的水库群、
官江河、排涝沟,三者联合运用,统一合理调度,按照适时适量蓄、泄的规律,制订了防洪调度三个原则和五个放水方法。防洪调度三个原则是:(一)20年一遇洪水,合水水库最大控泄350立方米每秒,宁江凑泄500至800立方米每秒以内,以确保水库和宁江两岸安全,畅排内涝;(二)50年一遇洪水,合水水库最大控泄450立方米每秒,既保水库,也力争
宁江区围堤不
决堤;(三)50年一遇以上洪水,合水水库最大控泄500立方米每秒,确保水库,不保宁江。五个放水方法是:(一)提前放。当合水水库区降大雨,库水位超过防限水位时,采取提前放水,腾出库容,迎接来洪;(二)推后放。当下游先降大雨,达到宁江危险水位以上或下游内涝严重,而水库库容尚可满足调洪的情况下,推后放水,待宁江水位降低或内涝排至一定程度时再行放水;(三)
隔行扫描放。由于降雨有先有后,雨量有大有小,造成
宁江区水位时涨时退,在这种情况下,则认真掌握分折下游水位动态,错开洪峰,见缝插针,时大时小地交错放水,以确保宁江安全和排除内涝;(四)大放快放。降雨时间长,下游区间水涨引起内涝不能排出时,便采取大放快放,尽量腾出库容,容纳后期洪水。待区间水小,马上关闸停放,降低宁江水位,加速下游排涝;(五)慢放少放。库水位虽然超过防限水位,但不会影响水库安全,短期内又无较大降雨,则多蓄少放,化洪水为细流,以利灌溉发电。
合水水库先后战胜洪水31次和旱情威胁4次。如1964年6月10日至15日,全市平均降雨286毫米,库区降雨336.5毫米,如果没有水库调蓄,下游最大流量可达1350立方米每秒。15日下午,水库下泄量为180立方米每秒,根据当地、当时水情与雨情预计,3小时后下游将出现洪峰,于是把水库泄量压至50立方米每秒。果然在19时30分出现峰顶,流量正好为下游最大安全泄量500立方米每秒,由于事前调低了合水水库的泄量,成功地避免了“碰峰”。洪峰过后,根据下游水位下降情况,及时加大泄量,使库内过多的存水排出,保证了水库、堤围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