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
创刊于1984年的学术期刊
《中国法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中国法学会主办的法学学术期刊
《中国法学》创刊于1984年,1995年起该刊连续四次获得中国期刊界最高奖国家期刊奖,2013年3月《中国法学》英文版创刊。
据2016年10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法学》出版文献量3799篇、总下载量3825906次、总被引量124935次、复合影响因子7.555、综合影响因子4.806;主要有走向法治之路、专题论坛、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公证、立法研究、各科专论、讲座与争鸣、判例评析等栏目。
2018年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荣誉。
历史沿革
1984年,《中国法学》创刊,为季刊。彭真为期刊题写刊名,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文章。
1985年,《中国法学》改为双月刊。
1992年,朱基在《中国法制》发表文章,对国企改革问题作了阐述。
1994年《中国法学》创刊10周年之际,李鹏、乔石、任建新、彭冲、雷洁琼、王汉斌为《中国法学》题词。
1995年起,该刊连续四次获得中国期刊界最高奖“国家期刊奖”。
1995年,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
2013年3月,《中国法学》英文版正式创刊。
2014年5月16日,《中国法学》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新一届编委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
办刊条件
资源平台
据2016年10月《中国法学》的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官网显示,中国法学会拥有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中国立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等直属研究会。
栏目介绍
《中国法学》设置有走向法治之路、专题论坛、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公证、立法研究、各科专论、讲座与争鸣、判例评析等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16年10月中国法学期刊网显示,中国法学杂志社下设总编室、编辑部、办公室,《中国法学》编委会设有主任1名、编委会成员40名,总编辑、副总编辑各1名、编辑8名。
编委会主任:张文显
编委会成员:卞建林蔡守秋、陈卫东、陈兴良、陈泽宪 付子堂 公丕祥 韩大元、何勤华、胡建淼、黄进、怀效锋、贾宇、李浩、李林、李龙、李明德、李仕春、梁慧星、林嘉、刘春田、马德怀、莫纪宏、沈国明、沈四宝、孙宪忠、王利明、王振民、吴汉东、吴志攀、应松年、赵秉志、赵旭东、郑成良、张庆福、张守文、张卫平、张新宝、朱孝清、朱勇
总编辑:张新宝
副总编辑:王莉萍
编辑:白云、陈贻健、李小明、李游、王、吴雷、朱广新
主要成果
收录情况
据2016年10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法学》被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等收录。
研究开发
截至2012年4月9日,《中国法学》自1984年3月20日创刊以来,出版166期。《中国法学》围绕法的本位、人权与主权、公法与私法、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WTO与中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代表了中国法学界在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研究水平,记录和反映了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据2016年10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法学》出版文献量3799篇。
影响因子
2013年,该刊影响因子在中国2000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二,在法学期刊中名列第一。
据2016年10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法学》总下载量3825906次、总被引量124935次、复合影响因子7.555、综合影响因子4.806。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法学》的徽标造型为狮子仰头的艺术图案。
办刊宗旨
《中国法学》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为办刊宗旨,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对中国法治实践进行总结,创造性地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法治思想。
办刊风格
坚持学术性,强调理论高度和学术品位;坚持基础性,鼓励扎实厚重的基础理论研究;坚持重大性,对法治建设进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坚持前瞻性,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前沿问题组织研究,指导法治实践,推进法治进程。
领导题字
获得荣誉
2021年6月11日,入选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2021年7月29日,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刊条件
资源平台
栏目介绍
人员编制
主要成果
收录情况
研究开发
影响因子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办刊宗旨
办刊风格
领导题字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