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学校
马礼逊学校
马礼逊学校成立于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1839),是中国第一所基督教学校,也是基督教在中国教育事业的起点。这所学校是由来华传教士根据马礼逊父子的遗愿建立的,得到了英国怡和洋行的资金支持,并由马礼逊协会负责管理。
历史沿革
马礼逊学校最初作为附属机构存在于郭士立夫人的女子学校中,直到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女子学校关闭,马礼逊教育协会聘请的美国人布朗(Samuel Brown)开始筹备学校的重建工作。布朗是一位具有丰富语言学教学经验的人,他在1839年11月抵达澳门后,开始了马礼逊学校的复校工作。学校位于“大三巴”附近的马礼逊教育协会内,旨在通过教授英语,让中国人获取西方的知识。随着《南京条约》的签署,香港特别行政区被割让给英国马礼逊父子的儿子马儒翰担任了首任港督的翻译和华民秘书,因此学校获得了在香港的土地使用权。1842年11月1日,布朗夫妇带领11名学生从澳门搬迁至香港。然而,到了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1850),由于各种原因,马礼逊学校最终解散。
办学特色
马礼逊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并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儿童。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学校不仅免除学费,还会提供住宿、衣物和书籍等生活必需品。学校分为四个班级,按照学生的水平划分,其中第四班是最高的级别。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分配为上午学习英语,下午学习中文。
学生情况
马礼逊学校最初的六位学生包括黄宽、黄胜、李刚、周文、唐廷枢容闳。其中,容闳后来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之一,并致力于推动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教育事业。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学生如康杰(景星,廷枢),他们后来在社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担任轮船招商局总办,主持开平煤矿,以及参与修建唐胥铁路等工作。
参考资料
马礼逊学校与中西文化交流.万方数据.2024-11-23
论马礼逊学校西式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论马礼逊学校西式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2024-11-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特色
学生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