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济生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早年失去双亲,但他凭借个人的努力和勤奋,最终在1927年成功考入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校区。他的医学生涯始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成为
施今墨先生的学生,并在其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翟济生的职业生涯始于华北国医学院
察哈尔省分院,他曾担任该校的院长并负责教学工作。1974年起,他在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先后担任
主任医师、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还参与了
北京市卫生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工作,并担任学科评审组成员。此外,他还曾任施今墨医药学术研讨中心的理事长。
翟济生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批师带徒指导教师之一。他的学术成果包括多部著作如《中医临床理论与实践》《论中医药改革的道路》《
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以及发表的十余篇论文。
翟济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超过六十年,他继承和发展了
施今墨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他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中医理论应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在他的努力下,一些重要的中医理论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如“胃不和卧不安”理论和“阴气复咳自愈”理论。翟济生还积极推广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将西医的诊断技术应用于中医的诊疗过程中,提高了中医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在临床实践中,翟济生尤其擅长处理气血相关的疾病,他对脾胃疾病的治疗尤为精通。他提出了“以阴阳为总纲,以虚实、寒热、表里、气血为目”的辨证原则,并倡导“以
健脾和胃为先导”的治疗方法。他的临床处方体现了独特的风格,如使用对药、炭药、温补药等,创制了一系列针对特定疾病的方剂,如“温中养胃汤”、“温胃制酸汤”、“脱敏定喘汤”和“宁心安神汤”。
翟济生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后来的中医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两个学生
张玲和张士贤都在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工作,继续传承着他的医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