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点茶的一种烹茶工具,由一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制作而成,用以调搅粉末茶,是点茶的必备工具。
使用方法是,点茶师先用一茶勺,将粉末茶盛入建盏,冲入沸水,用茶筅快速击拂,使之产生沫。
茶筅的使用
茶筅是古时烹茶时的一种调茶工具。茶筅以竹做成,
宋徽宗在《
大观茶论》中专门描述过茶筅:“茶筅,以劲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动,本欲壮而未必眇。当如剑背,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可见茶筅即是一种调茶工具。
茶筅搅开使
茶粉受水均匀,再冲入适量的热水,然后快速地用茶筅搅拌起沫浡(泡沫)。
茶筅用过后要洗干净,晾干。洗干净后,把竹丝的形状要用手指整理,可以轻轻的向外拨一下。避免竹丝都聚拢来,就会影响
抹茶泡沫的生成。
历史沿革
宋代中国茶艺“点茶”中必备的茶具,因为时俗经常以点茶的技艺赌胜负,所以点茶也叫做“斗茶”。
一般以竹制作,将细竹丝系为一束,加柄制成。
宋代点茶时,将丝罗筛出的极细的茶粉放入碗中,注以沸水,同时用茶筅快速搅拌击打茶汤,使之发泡,泡沫浮于
面条。以茶汤颜色鲜白,和茶沫停留保持时间长为茶技高超的标准,从宫廷到市井,常以之赌胜负。
宋代点茶传入
日本,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茶道,其主要操作和器具依然沿袭宋代的规范。茶筅也随之传入日本,并沿用发展至今。
明代以后中国人改用
散茶茶叶泡茶,
茶粉点茶的技艺只在日本留传,茶筅也只在日本还有使用。
抹茶茶筅简介:抹茶起源于
唐朝,至
宋朝时随着制茶技术和竹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唐朝的茶筷已经不能满足对抹茶的泡制,因此
北宋的一些茶艺大师便选取了高山
孟宗竹和
紫竹而发明研制出茶筅,用以调制抹茶,宋朝时把对抹茶的调制称为点茶。
宋徽宗《
大观茶论》中强调使用茶筅的要点在于“手轻筅重,指绕腕旋”。
日本茶筅
同时茶筅随着宋代饮茶文化的东渐而落户日本,经过日本茶艺师的改进,已成为日本茶道中不可缺少的茶具,茶筅在日本也称为茶,在日本传统中,茶筅需纯手工精制,这样既能体现制筅大师的高超技艺和茶筅价值,同时也表现了对
抹茶茶道的敬重。其中奈良高山乡是全日本乃至世界数一数二的精致纯手工茶筅产地,享有盛誉,是不可多得的上等茶具及工艺品。
茶筅规格:茶筅根据其竹穗根数的不同可分为平穗(16本)、荒穗(36本)、野点(54本)、常穗(64本)、数穗(72本)、八十本立(80本)、百本立(100本)、百二十本立(120本)等,依次可做出不同浓薄品质的
日本抹茶。
茶筅诗歌
诗文
此君一节莹无暇,夜听松风漱玉华。
万缕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芽。
香凝翠发云生脚,湿满苍浪卷花。
到手纤毫皆尽力,多因不负玉川家。
作者简介:谢宗可,金陵人,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至顺初(1330)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有咏物诗一卷传世。
注释:
(1)筅:读xiǎn,音同“冼”,注音ㄒㄧㄢˇ,调茶竹具,约五寸长。宋徽宗赵《
大观茶论》:“茶筅以劲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状面未必眇。当如剑尖之状。盖身厚重,则持之有力,易于运用。筅疏动如剑尖,则出拂而浮沫不生。”
(2)莹:光彩明亮。无瑕:没有病。
(3)松风:煎茶时水沸之声。漱:“煎”的意思。玉华:指茶。
(4)万缕:指煎茶时上浮的水气。风:指煎茶水沸时发出的松风声。
(6)翠发:绿色茶汤行成。云生脚:在注汤时用茶筅筅之,使茶汤的浪花浮成云头雨脚为止。下句“浪卷花”相同。
(7)湿满苍髯:茶筅在茶时被弄湿。
(8)纤毫:指茶筅的筅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