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国:山东临朐人,1946年2月出生。
从师
梁树年、郭北峦、
白雪石先生专攻山水。从师
孙诵昭先生专攻书法。从师
林乃干先生专攻素描。
个人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顾问,原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友联画院画家。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曾在
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美术馆、
北京画院美术馆、当代美术馆、
荣宝斋、兰州秋田美术馆举办个展和联展。在美国
洛杉矶、
旧金山、
新加坡、
日本举办个人展和联展,出版多部画集。中国美术馆和多家艺术馆、博物馆收藏多幅作品。
作品及获奖
1997年为皇苑大酒店创作巨幅长城(15米X1.2米)《燕山叠翠》。
1997年为外交部,驻美国领事馆,驻蒙古大使馆,外交学会创作多幅作品。
1998年为北京市政府创作大幅(3.6米X1.6米)《漓江霁雨》、《长城》、《黄山》、《湘西》等多幅作品。
1998年香港回归一周年,文化部组织十位画家参与创作巨幅山水(12米X4米)江泽民主席为此画题写《锦绣中华》。赠香港特区政府。
1999年澳门回归,北京美协组织集体创作巨卷(99米X0.99米),江泽民为此卷题写《
江山万里图》。赠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创作此卷历时一年,担任创作委员会委员,主创人员。此卷获北京文学艺术奖。
1999年为八一大楼创作大幅漓江(5米X2.4米)
梁树年先生为此画题写《漓江秀色》。
2003年为
京西宾馆创作巨幅三峡(8.5米X3.2米)《江山揽胜图》。
2003年为京西宾馆创作大幅(8.5米X1米)《黔东风情》。
2004年北京文联、市美协组织参与创作巨卷(55米X2米)《
新北京盛景图》。获北京市美术
优秀奖。
2005年为中国驻泰国使馆创作巨幅长城(6.5米X4.5米)《江山胜景图》。
2005年为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创作巨幅长城(3.25米X2.25米)《观奇燕山图》。
2006年为统战部创作巨幅黄山(7米X2米)《观奇黄山图》。
2006年为中国驻埃及使馆创作巨幅漓江(5米X2.4米)《漓江胜境图》。
2006年为中南海国务院创作巨幅
黄山(7.6米X2米)《千岩竞秀图》。
2007年为中央军委
八一大楼创作巨幅(8米X3.2米)《壮丽山河图》。
2007年为中央办公厅金台饭店创作巨幅(8米X3米)《大好河山》。
2007年为
中原地区驻蒙古
大使馆创作巨幅(5米X3米)《黄山烟云》。
2008年为中国驻美国使馆创作三峡(4.5米X1米)《峡江一路云》。
2009年为中国驻美国使馆创作巨幅(5.6米X2.1米)《锦绣江山》。
2010年为外交部会见厅创作巨幅(5米X1.6米)《黄山烟云》。
2010年为军事科学院创作巨幅(7米x2,7米)《锦绣山河》。
2012年为公安部创作巨幅(6,6米x2,6米)《长城永固图》。
2012年为北京市政府宽沟招待所创作巨幅(9,5米x4,1米)《云横雄风》。
2012年为中国驻
肯尼亚使馆创作长城(3,6米x1,46米)。
2012年为中国驻科特第使馆创作大幅长城(2,2米x1,4米)《云高处处山》。
2012年中国画学会组织,但任主创人员,集体创作黄河
长卷,历时一年(200米x1,5米)《
黄河颂》。
1990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版厂拍摄《青年画家国》,1996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山水画家程振国》。出版有《程振国画集》等多部。
程振国艺术风格
程振国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体现的唯美、健康、愉悦的目的,最终是靠用笔墨书写来完成的。
用笔特征
他绘画中的点线面是在一定艺术构成的理念下,将书写中的骨法用笔化为中锋、侧锋、散锋等不同的书写方式,通过转折、顿挫、提按、轻重、缓急、拙巧、枯涩等一些优美的笔触穿插
隔行扫描,编织成一个个有生命的物象,然后用富有情绪化的点线将艺术构思
物化为墨象,进尔组合成一幅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人文情怀,又把自己绘画构成形态的思维法则支撑起来。他的画中,作为物象的支撑线显得圆润、厚重,如曲铁盘扭,显示出具有壮美的力度,散发出精神的光芒。而用于勾勒物象阴阳面的线则灵动多姿,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伸展到一拓直下,或凝练成戛然而止。这些线条的力度、方向变化,是完全根据物象表现的要求,在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情况下进行,无多余之笔,亦无不足之处。浑然天成,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这种用笔使画中山石的纹理皴得细腻复杂。既平添了画面的内涵和观赏的价值,又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从技法上说,仪态万方的山石
肌理和概括简洁的山石轮廓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繁简相得益彰,不仅体现了用笔之妙,也增加了画的情趣。
从他的用笔中可见他经过了长期的锤炼,找到了一种超越一般想象力的形式语言,从而把需要表达内容向完美性接近。他在谈到自己
用笔的体会时说:“——在视觉审美形式中,线是强调物象形态轮廓的必要手段,其后是强化物体内的层次,根据物体形态的变化组织线条或左或右纵或横,强调它的体积感、空间感、节奏感。
中国画的线并非漫无目的地组合与排列,它不但承载着自然形态的重新组合与重新认识,亦饱含画家丰富想象力和情感的注入,充分体现‘骨法用笔、应物象形’内涵的感染力。”(见程振国文《山水画创作析谈》)由此语可见,他的用笔不是信手捻来,而是在一定的法度之下的自由挥洒。
程振国的绘画中所体现的质感得力于用笔,而画面墨气淋漓、温润华滋则得力于用水用墨。
用墨特征
在绘画过程中,他根据物象审美的不同取向,分别使用蘸墨、破墨、积墨、
泼墨诸方法,使浓淡干湿呈现不同的形态、力度、气势,受绘画过程中的情绪所牵动,但又为理法而约束。使神采生于笔下,洋溢于画面。从而达到图画江山,愉人心目的目的。他用墨没有固定的程式,全凭对表现对象的感性把握,这种把握是抽象的。正如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使画中的形象不同于大自然的形象,……用墨的浓淡干湿焦,营造出符合视觉的气氛,实际是运用抽象的过程来完成的。”(见程振国文《山水画创作析谈》)。
艺术特征
程振国的绘画艺术成就斐然,为画坛所瞩目。悬挂于人民大会堂、中央办公厅、
京西宾馆、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务院、中央军委
八一大楼以及
中原地区驻外
大使馆的多幅代表国家艺术形象的巨制,中外读者好评如潮,既显示了他非凡的艺术才华、代表着他绘画的艺术地位,也为国家争光、显示了中华绘画艺术这一古老的历史文化所迸射的无穷魅力。
程振国绘画艺术成就的取得,首先得益于他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继承。
他不仅醉心于传统,并且对传统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他认为“传统应该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力。” “艺术向传统回归,不是倒退,它是一种前进、一种发展。所以,中国画不是不求变,更不是食古不化,它的变化从不以否定自己的传统为代价,”这种声音,代表了当代人对传统的正确认识。代表了弘扬民族精神的一种志气。正因为有如此远见,他对传统下足功夫,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千方百计地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传统中和古人对话,寻求启迪自己的
艺术语言。所以,他的画虽然独具面目,但却不偏离
中华文化的大道。是在传统老树的根脉上茁壮成长起来的新枝,是传统的精神和个性化的创造竞相迸发的结果。
程振国虽重传统,但同时主张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精华。他正视多种文化相互激荡、多元化艺术形式共存下的文化碰撞,在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法则规律与当代人环境共融的观念下,寻找一个新的整合点。因此,他的画接纳了外来的元素并将其化解为自己的语言,丰富了自己的绘画程式和表现手法。
程振国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一手伸向传统的同时,一手伸向了生活,他用师造化的生活体验,来不断地纯化和提炼自己的笔墨语言。他认为“对前人的认识研究只停滞在画迹方面是狭隘的,必须从中过度到深入意识中探求其思维方式,所派生出如何用现代人的意识思考符合当今时代的
艺术语言。……站在这一高度再认识大自然,理解大自然,从中可以感悟到无穷无尽的富有灵性的图式。”他正是在走进大自然的过程中,才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或雄浑旷达,或恬淡静穆,或劲峭奇峻,或空灵缥缈。在对自然呈现的审美形式中,从中体会到造化之意和境,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思索着如何用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表现形式将其淋漓尽致的表现。
艺术之创造,本源于生活,他对自然状物的观察,由于站在了一个不同常人的视角,寻找到了一个更符合人性化的元素,因此从中得到感悟自然存在的造化之美。他在师法自然中,培养了个人的情感,在和自然的对话中,觉得山川那种博大气象和浩然胸襟,正是替自己代言,而自己也有一种为山川代言的强烈责任感。经过一番追求和探索,将自己魂牵梦绕的自然之美化为高于自然的笔墨之象,并从中感悟到造化之理。进而将这种感悟引伸到风格的确立,使之成为一种厚积薄发的自然流露,成为一种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结果。
程振国在对绘画艺术的探索中不仅表现在吃透传统、师法造化方面,而且注重在画外下功夫,从绘画的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他努力寻求诗词、书法、戏曲等对绘画意境、造型、线条的节奏的影响作用,不仅从理论上加以思考和探索,而且不断地从实际中加以揣摩。他在题跋中常有这种心得体会,读之可知他探索程度之深、探索范围之广。例如,他关于诗和绘画关系的论述,便有许多联珠妙语。如“诗是运用抽象的文字所代表的意,经过起、承、转、合、
平仄、韵律的有机组合来塑
意象;绘画是运用笔墨塑造形态的图式来达到目的”。“二者俱有‘幽情远思,如睹异境’之功用。”由此可见,他把诗的写作技法和绘画的书写技法进行了对比、总结并找到二者相通之处,这种做法,在当今画坛尚不多见。他绘画以无穷之趣,营造胸中之丘壑。作品意境诗意盎然、耐人寻味,原本得力于此。而他绘画笔墨节奏的美妙,应是受音律的影响和启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