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花属(Protea)是
山龙眼科的一个常绿性灌木属,原产于非洲
热带。属名Protea是以希腊神话中海神
普罗透斯(Proteus)的名字命名的,象征着植物多变的外观。海神花属植物也被称为“sugarbushes”(
南非语:suikerbos)。该属大约有115个种,其中92%的物种仅见于
南非的开普植物区。
海神花属植物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尤其是在南非的开普花卉区,这是一条狭窄的山地沿海地带,从
克兰威廉到南非格雷厄姆斯敦。大多数海神花属植物分布在利姆波波河以南地区。海神花(Protea madiensis)生长在非洲
热带地区的阿夫罗山区,从
几内亚到
苏丹、莫桑比克和
安哥拉。海神花(Protea caffra)分布于开普地区到
乌干达和
肯尼亚,包括肯尼亚肯尼亚国家公园的灌木地带。
海神花属植物为常绿性灌木,植株高度在数十厘米至三米左右,树干直立。叶互生,革质,有长柄。花序为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条顶端,某些种类的花序直径可达二十厘米左右。总苞片位于花序的外围,将花序包住,外观像是花瓣一样,具有亮丽的色彩。
海神花是多年常绿灌木,具有粗壮的茎杆,干无毛,叶互生,革质,大而深绿色、有光泽的树叶。成株高度为1公尺,但实际高度会因种植的土壤而做改变,其变化在0.35~2公尺间。雌雄异株,每株可开100~200朵花。花朵像一个
花球,中心有许多的花蕊,且被巨大的、色彩丰富的苞叶所包围。花球的直径大小12~30公分,花期5~12月。
生长条件性喜低湿度,生长适温约10~20℃,中度耐寒,但温度不可低于0℃。土壤需求为疏松、排水良好、呈微酸性pH5.5~6.5、土壤肥力较差、含磷量较低的土壤中生长。
海神花以种子和切枝法繁殖。播种时间宜选在秋季,栽种时期选择晚春至初夏或初秋之际。在生长期中,夏季烈日需适当遮阴,冬季需温暖、充足的阳光。幼株于初夏宜做摘心,促使分枝产生,通常主干以上维持3~4枝干。在开花前,海神花大约需生长4~5年。在老的植株上侧枝往往很短,为促进新枝和长枝条的生长,已开过花球的枝条建议直接修剪到根部,较老植株的木质化枝条应全部修剪到根部,这样根部以下就能够长出新的枝条和茎干,需注意的是每一次修剪去除的叶子数量不要超过植株的1/3量,若修剪过度会影响海神花的生长和开花,甚至全株死亡。海神花因不同的品种而具有不同的商业价值,有的是收获簇叶,例如:观叶海神。有的则是收获鲜花,如南非国花”
帝王花”、
英国花市最受欢迎的”
粉黛”。其中由于帝王花树叶和苞叶的大小和色彩上变化多端,这使得帝王花成为非常有吸引力的园林用装饰树种。且花球中的花蕊可以开放很长时间、鲜花花期长,也可作为干燥花,因此被誉为永不凋谢的贵族之花。
海神花属的名称来源于1735年
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对一种现在被称为银叶木(Leucadendron argenteum)的
雄性和
雌性植物进行研究时命名的。林奈的这个属是通过合并赫尔曼·博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之前发表的一些属而形成的。海神花属植物所属的海神花科在
被子植物门中是一个古老的科,其祖先生长在冈瓦纳,大约在7500-8000万年前的上
白垩纪。海神花科分为两个亚科:海神花亚科和格雷维尔亚亚科。海神花通常在春季开花,花朵由小花序组成,紧密包裹在木质的
花托上,每朵小花呈红色或粉红色,直径在28.4至53.8毫米之间。花的中心有乳白色的心皮,子房被花托保护,花的顶部有花药,可以轻松地将花粉传递给
传粉媒介。海神花由鸟类、昆虫和风传粉,一些物种是自交花,而其他物种依赖于异交来进行连续的种子结实。在培育海神花时,育种者使用人工授粉作为一种控制方法。海神花在17世纪吸引了访问好望角的植物学家的注意,并在18世纪被引入
欧洲。目前在20多个国家进行栽培,栽培范围仅限于
地中海和
亚热带气候。在开发新的栽培品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产量、切花茎的处理和包装的便利性,以及市场价值。海神花属是海神花亚科的一员,该亚科拥有
南非和
澳大利亚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