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由才,男,1963年7月11日出生于
安溪县。
同济大学首批二级教授。
1984年毕业后到
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博士连读)。
1989年12月起在
复旦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研究,1991年10月到同济大学工作至今。
人物经历
1996年1月起任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副主任,教授。1999年同济大学首批二级教授。
6月起被聘为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1980年安溪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成都
四川大学化学系。
1984年毕业后到
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博士连读),1989年12月起在
复旦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研究。
1993-1999年期间,赵由才教授先后在瑞士Paul Scherrer研究院(瑞士国家实验室)、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系、美国新奥尔良
杜兰大学环境卫生科学系和希腊阿里斯多德大学无机化工实验室作近4年的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
1995年获
欧盟玛丽·居里(玛丽-居里)奖学金,入选国家教育部(教委)
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优秀人才、
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和“启明星后”人才跟踪计划,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
工业废物
锌铅废物碱介质湿法冶金与
超细锌粉生产技术;替代浮选的各种矿的富集以及尾矿、
高炉渣、钢渣、污染土壤分离除杂的分离分选技术与设备。
城市污泥
污水厂污泥调理、深度脱水(至含水率30-50%)、压榨技术与设备、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泥卫生填埋技术。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作业技术、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新技术(深井生物预处理与水泥基药剂深度处理、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预处理等、RO浓缩液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堆体排水技术、生活垃圾和污泥恶臭控制技术、矿化垃圾利用技术、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飞灰处理技术、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技术、生活垃圾内
电解生物降解技术、生活垃圾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河湖底泥
固化稳定化、造地、原位稳定化等技术。
建筑废物
污染块的分离、污染状况的判断、污染物表征与迁移转化过程、卫生填埋技术、分离分选、再生利用、
骨料生产。
主要贡献
提出矿化垃圾的概念和定量化指标体系,成功地把矿化垃圾应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高效低成本处理;发明了污水厂污泥和工业污水污泥
化学调理-弹性软框压滤深度脱水及固化-燃料制造与燃烧及循环卫生填埋技术;首创
氢氧化钠介质中湿法浸取-锌/铅分离-
电解从氧化锌矿、炼钢厂烟尘、锌灰、锌
冶炼浮渣生产高纯度超细金属锌粉集成技术与成套设备。这些成果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同时,在尾矿精细风力分离分选生产下游原料、
甲烷减排与控制、生活垃圾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污泥填埋场稳定化过程、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等方面也做出了创新性研究工作,并获得实际应用。
教育科研
担任《环境污染与防治》副主编、《环境化学》、《环境工程》、《过程工程学报》、《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英文版》杂志编委、《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顾问,
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导,
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主持的《可持续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及资源化研究与应用》、《大宗碱溶性金属废物碱介质提取技与产业化应用》、《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工艺及应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稳定化过程与应用》、《大型滩涂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生活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与土地利用技术》、《矿化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大型垃圾填埋场土地综合利用研究》和《
上海市老港填埋场垃圾稳定化工程研究》。
发明专利授权和申请48项,SCI收录论文78篇(其中国外刊物66篇),EI收入论文72篇。至2011年8月,主编或参与主编并正式出版学术著作58部(共2301万字),参编著作8部(本人编写20万字),包括国家“十一五”规划本科生教材1部(
化学工业出版社,《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2006),国际会议论文集1部,参编国外英文专著1部。这些著作包括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污泥处理与资源化丛书——污泥管理与控制政策》、《污泥处理与资源化丛书——污泥循环卫生填埋技术》、《污泥处理与资源化丛书——污泥干化与焚烧技术》、《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丛书——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丛书——污泥生物处理技术》、《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丛书——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应用实例》;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丛书》即《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丛书——清洁发展机制开发与方法学指南》、《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丛书——工业领域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丛书——环境工程领域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丛书——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丛书——农林业领域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丛书》即《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丛书——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丛书——冶金过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丛书——冶金过程废气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丛书——冶金过程废水处理与利用》、《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丛书——冶金企业废弃生产设备设施处理与利用》、《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丛书——冶金企业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整治与修复》、《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丛书——绿色冶金与清洁生产》、《
湿法冶金污染控制技术》、《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手册》、《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卫生工程丛书——可持续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环境卫生工程丛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工程丛书——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医疗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计算机与数学模型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应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煤系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固体废物焚烧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固体废物堆肥原理与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固体废物预处理与分选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城市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实验室污染与防治》、《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处理》、《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环境工程化学》、《实用环境工程手册 –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生活垃圾资源化原理与技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现场运行指南》、《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与管理手册》、《渗滤液处理处置技术与工程实例》、《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参编了由Springer-Verlag, Germany出版的英文专著\u003c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Solutions\u003e (Editors: Christian Ludwig and Samuel Stucki)和Penerbit ITB Press, Indonesia出版的英文专著\u003c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Islands\u003e (Editors: Agamuthu P. and Masaru Tanaka)的编写工作(大约10万字英文词)。
至2011年5月,指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生5名;指导的毕业硕士研究生45名,博士研究生35名、出站博士后4名,工程硕士10名,教育部公派进修生4名。
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目标导向课题和探索性课题、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4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项目(5项)。
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和博士点基金、教育部
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优秀人才计划(3项)。
国家环保部公益性科研专项项目(1项)。
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启明星和启明星跟踪人才计划、东方论坛会议资助项目(12项)。
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项目。
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项目。
获奖记录
2007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
江西省200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200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8年科技进步奖(华夏奖)
三等奖。
上海市2007年科技发明三等奖、上海市2003年和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均排名第一)。
2013年以“生活垃圾能源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