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卷
古代的科举习俗
行卷是一种古代科举习俗,也是一种特殊的科举文体。在唐朝,科举中的礼部试并不实行匿名制,只有在考中后在吏部的释褐试才会使用匿名制。行卷的出现使得主试官员除了详细阅读试卷之外,还可以通过考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来决定录取与否。这种风气始于唐朝,尤其是在进士科中尤为盛行,因为这一科目竞争激烈,录取率低,许多考生会将自己的诗文编辑成册,以便在考试前送给有影响力的人物,以寻求推荐。
历史背景
行卷的产生与唐朝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些具有政治地位和文坛声望的人以及与主试官关系密切的人,都有权推荐人才并影响最终的录取名单和排名。为了提高及第的可能性和争取更好的名次,很多考生会在考试前将自己的诗文整理成卷轴,送给这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逐渐形成了普遍的风俗,被称为“行卷”。
形成与发展
行卷的流行主要集中在进士科,这个科目的前景最好,竞争最为激烈。相比之下,其他的科目如明经科则不需要行卷。行卷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唐朝李治永隆二年(公元681年),当时进士科开始附加杂文考试,这成为了行卷现象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直到安史之乱之前,行卷一直是考生们重要的备考活动之一。
特征与形式
行卷的内容通常追求精致而非数量众多,一般包含少量的诗歌和散文。有些人的行卷甚至多达数百篇,如杜牧的一卷诗集就包含了150篇作品,而皮日休更是以《皮子文薮》十卷共计200篇文章作为自己的行卷。在行卷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讳,包括国家忌讳、宰相忌讳、主试官忌讳、投递对象的家庭忌讳以及自身的家庭忌讳。此外,行卷的书写必须规范,不得随意修改,且要有适当的装帧设计。当考生再次提交行卷时,通常会附带一封书信,表示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情况被称为“温卷”。在行卷的传播过程中,文坛前辈往往会对年轻学子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这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学影响
中唐时期,随着传奇小说的流行,许多考生也开始将其作为行卷的一部分。这类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历史才能、诗歌才华,还体现了其深刻的见解,如《玄怪录》、《续玄怪录》和裴铏的《传奇》等著名作品,都被认为与行卷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宋朝,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变化,尤其是采用了匿名制和誊录制,行卷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最终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通典》卷十七载赵匡《举选议》:“进士者,时共羡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
- [2] 五代十国王定保唐摭言》卷十:“薛保逊好行(指行卷)巨编,自号金刚杵。大和中,贡士不下千余人。公卿之门,卷轴填委,率为阍媪脂烛之费。因之平易者曰:‘若薛保逊卷,即所得倍于常也。’”
- [3] 《全唐文纪事》卷一一八:“[罗隐]尝以《谗书》上郑尚书,上蕲州裴员外,上太常房博士,上秘监韦尚书,可谓汲吸于遇合矣。唐世士子,温卷求知,即贤者不免如是。”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形成与发展
特征与形式
文学影响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