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进玉
方进玉
方进玉,原新华社主任记者、原南方周末驻京记者。
新闻操守
方进玉原来是新华社的记者,一个十分出色的记者,深受上级领导赏识,30岁出头已经是副高级职称。本来他可以继续在新华社做他的“皇家”记者,但后来三篇报道改变了他的想法。我现在已经记不起具体是哪三件事,只记得有件是关于\u003c人民日报\u003e的,大概是方进玉在北京的报刊摊街头发现《人民日报》卖得不如其他类的报纸,他经过调查以后就写了一篇相关报道,批评人民日报不了解受众不受受众欢迎,但后来被上头枪毙了,理由是大家都是同级党部门媒体,不能相互批评。此事连同另外两件事情让他萌生去意,于是向上级递交了辞职书,上级领导极力挽留,并答应给他高级职称——新华社高级记者,多少记者梦想都不敢梦想的事情,按朱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也就到这了”。但方进玉的选择还是离开,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到南方一小报供职”。方进玉的选择至少让我们明白,有时候,人除了世俗的名和利,其实还有很多追求——比如恪守新闻理念的梦想。
方进玉口中的“南方一小报”正是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汉语界唯一的良知的《南方周末》。相对于《人民日报》、新华社和“皇家”中国中央电视台这些部级新闻单位,《南方周末》确实是份“小报”——最多副厅级别,但正是这份“小报”却一度放射出最为耀眼的理想光芒,如同方进玉等大批优秀的新闻人纷纷涌进这份“小报”,恪守新闻理念,一起捍卫真相、良知、善良、正直、尊严等已经或正在从我们民族身上消退的词语。“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到泪流满面”、“让无力者有力,让悲伤者前行”、“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一句句深深打动我们的话语背后是一张燃烧着梦想的报纸和一群燃烧梦想的人——方进玉、方三文、李玉宵、杨海鹏、翟明磊……
新闻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可悲的是神圣却经常被阴影笼罩。诺大的中国却容不下一张《南方周末》。这张报纸一直饱受争议和围攻。2000年,张君事件之后,可敬的江艺平女士被迫辞去总编职务,这份报纸一路下滑,一批批固守新闻理念的人士被迫离开。2002年初,方进玉的一篇《有公益的地方就要有阳光》的报道被认为是南周在做最后的挣扎,挣扎的结果是阳光没有照到公益的地方、黑暗却彻底吞噬了这份理想主义的报纸——几十万份报纸被紧急从印刷厂里边抽走,《南方周末》开始转型,头版头条揭露性报道不复存在,一份时政类周报开始出现。怀着梦想而来的人不得不抱着遗憾离开了这份曾经辉煌的报纸,钱刚、谢方伟、陈菊红方三文、李玉宵、杨海鹏翟明磊、周浩、贾明、曹西弘、大批优秀的新闻人士相继离开这份注入多少理想和心血的报纸,新闻骑士翟明磊说“我为新闻而来,为新闻而去”,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壮?
问题揭露
海内外媒体对希望工程涉嫌腐败已有一些报道,但方进玉的这篇独家报道,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和事实。把这篇报道的主要脉络概括分析,我认为它提供的事实表明,“希望工程”起码在四个方面有严重问题:
第一,“希望工程”负责人徐永光随意挪用大笔(多达一个亿)海内外捐款,进行投资等各种商业活动,违背了捐款人要把款项直接、迅速用于帮助贫苦地区孩子上学的意愿。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911后美国民众捐款及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美国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收到911捐款几十个亿美元。但从没听说这些慈善机构敢把这些资金用于投资办厂、开公司、炒股票。因为:其一,捐款人提供资金,是要立即救援那些911遇难者的家属等,慈善机构不可中间耽误(把捐款投资,回收都需要时间)搁置。人们对“希望工程”的捐款也是这样,要对贫困地区学生直接救援。徐永光这种投资行为并没有事先得到捐款人的认可,当然捐款人不可能同意把捐款(中间截留)搁置相当一段时间后再救援。其二,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如果亏损,等于扭曲了捐款者的根本意愿。
第二,把慈善捐款“直接投资”违背中国现行法规。
徐永光把捐款用于投资的理由是,要用钱滚钱,保值增值。但对中国公益性基金会进行监督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1990年和1995年的两个规定中指出:如果拿捐款自行去“直接投资”,属于违规;如果委托其他金融机构“间接投资”,才算合法。
从方进玉的调查报道来看,徐永光把很多慈善捐款都擅自“直接投资”。例如在深圳投资建“精细化工厂”,在苏州市投资热疗仪,在大连开兴南公司,在钦州市投资,在山东省办多种经营公司,在绍兴办中青公司等等。而且还把150万美元慈善捐款给港商(徐永光好友)做银行的生意抵押金。另外竟还把慈善捐款当作贷款,高利贷给风险很大的公司。徐永光简直把慈善捐款当作了自己腰包里的私钱,要怎么花、怎么用,都“随‘徐’所欲”。徐永光也对此毫不掩饰,自我炫耀他又当慈善家,又当企业家。
徐永光对此辩解说,像美国等西方的基金会也有投资,以钱滚钱的。但在美国,类似中国希望工程这种救急的捐款,如911捐款一样,是必须尽快、直接交到需要者手中的,慈善基金会等不可把捐款转做投资,即使为了钱滚钱的目的也不可以。美国的确有把捐款的部份拿去投资的,但这种捐款不是“救急”的。
例如哈佛大学大学,每年得到的捐款多达两亿美元,《纽约时报》曾报道说,哈佛把一部份捐款放到了“联邦债券”和“共同基金”上。哈弗可以这样做,因为这不是救急捐款,而是给哈佛长期发展的捐资。即使这样,哈佛等大学仍相当谨慎,把资金多放入相当保险的“联邦债券”,因为买这种债券,只有美国这个国家“崩溃”了,才会有大损失。而做出这样的决策和具体投资比例,都要经学校董事会认真讨论通过,不是像徐永光那样一个人就可决定。而且哈佛的投资都是交给经济师和财经专家来进行,整个审核过程既严密、严谨,又公开、透明。
而徐永光把一亿多慈善捐款擅自直接投资办各种工厂、公司,既无专业的风险评估,又没有严密的审核批准过程,更无透明、公开化(仅徐永光等几个领导人掌握),不出问题才是怪事。据前希望工程财务部干部柳杨的文章披露,徐永光用慈善捐款做投资的28个项目,有23个没有收益或连本钱都无法收回。10年投资1亿5千8百万元,收益仅3千万元。
第三,把慈善捐款转到个人名下炒股票是严重违法。
方进玉的调查报道最令人震惊的一点是,徐永光竟挪用希望工程捐款,放在他的私人名下炒股,而且这样干了长达10年之久!
这种挪用公款到个人名下炒股的事情被记者调查时,徐永光一直否认,说他从没有这样做过。直到记者获得证据追查时,他才承认挪用了捐款,但狡辩说,他虽然把捐款转到他个人的名下,但他是希望工程的法定代表人,炒股赚到的钱仍是希望工程的。这种说法不是在唬幼儿园的孩子吗?最低的智商也能明白:
其一,只要公款被挪到私人名下,性质就已变化,属公款私用,或变相贪污;且不说捐款人绝不会同意把给希望工程的救急款,挪到徐永光私人名下炒股票。
其二,谁会保证徐永光把炒股赚到的钱交到希望工程的账上?因为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没有外人知道。如果徐永光炒股赚到钱,而他只要把原来的本钱(200万或300万)转回希望工程的账上,公家的账就“平”了。
其三,这就好比大家合伙办个公司,公司老板却偷偷地把大家集资的钱挪到他私人名下去炒股。当被发现时,他说,我是这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我赚到钱当然就是这个公司的。问题是,事先投资者没有同意这些钱被拿去炒股票;而且这个老板暗地挪款行为本身,就证明他赚到钱不可能交给公司。而一旦炒股赔了钱,他还可以“为公司钱滚钱的良好愿望交了学费”而推卸赔款责任。徐永光就是这么干的,他已承认挪用了270万元希望工程捐款到他私人名下炒股,仅凭这一条,就应该法办他!
第四,打击揭示真相者:
如果徐永光心里没有鬼,没有腐败,他应该理直气壮地欢迎所有的记者去采访调查,不怕任何人的检举揭发。但他做的正相反,把希望工程内部最早反腐败的借调青年干部易晓诬告为“贪污受贿犯”,还向司法部门提交报告,以保护希望工程名誉为借口,要求对易晓秘密审判,从严惩处,结果易晓被判“死缓”,至今关押。从方进玉的调查报道来看,易晓的罪名难以成立,因为所谓贪污受贿,起码款项应到自己手中,但所谓易晓贪污的200万元,和所谓受贿的5万元,都没有到易晓手里,而且都正式通过国家银行和有关机构转账走了手续。最关键的是,最后查到了徐永光批准200万元拨款的签字手续,仅从这些,就预示这像个冤案。而制造这起冤案的主谋就是徐永光。
对于媒体的调查,徐永光更是用各种手段阻挠。香港特别行政区《壹周刊》曾报道希望工程捐款用途不当,结果徐永光到香港告《壹周刊》诽谤,最后该刊赔了300万,因为《壹周刊》拿不到希望工程的账目等情况。
对于《南方周末》,当揭露希望工程账目问题的该期报纸正在付印时,徐永光通过团中央关系找到中宣部,下达紧急命令,不仅查禁了所有对希望工程的所谓负面报道,并逼迫\u003c南方周末\u003e报废了已上机印刷的价值30多万元的当期报纸。同时使偌大个中国(有2050家报纸,50万新闻工作者),谁也无法公开刊出对希望工程的调查和报道。
在打压报道真相的媒体和记者的同时,徐永光拉拢那些有偿记者和“媚体”,为他歌功颂德。据希望工程内部人员柳杨的材料,参加希望工程记者会,写歌颂报道的记者,都付给“补助费”,报纸记者每次200元,电视记者每次2千元。那个和“巴灵顿博士”丈夫吴征一起招摇撞骗的哥大“伪校董”杨澜,据柳扬的材料,得到的补助费“更多”:杨澜把《凭海临风》的稿费捐给希望工程20万元,但第二天,青基会就和杨澜签协议从我们那里又领走同样数额(20万)的“工作经费”。而杨澜则赢得了给希望工程捐款的美名。
柳扬还说,“我清楚记得杨澜此后又以同样方式,多次从青基会财务部领取过希望工程的大额工作经费……”这位从“希望工程”捐款中“多次”拿过“大额工作经费”、贪用山区穷困孩子救援款的“大腕”杨澜,就像对待前沈阳市长、大贪污犯慕绥新一样(两次采访歌颂),总是知恩图报,柳扬说,“这次徐永光遭遇麻烦,杨澜立即为老徐做了专题片,积极帮老徐说话。”杨澜就这么明火执仗、坦然地把大众公器变成私人工具,把“阴影”播成“阳光”。
希望工程财务部的人说,徐永光从不去领工资,他“懒得去”。这位掌管几个亿捐款的前团中央组织部长绝不缺钱。当记者问他工资时,他说“我都说不准我月收入多少钱。”据柳杨的材料,徐永光连找三陪小姐的花销都作为“工作费”报销了。
这样一个明显涉嫌腐败的官员,却成为“希望工程”的主管,真是让人绝望。面对希望工程的光环和徐永光的权势(不仅有钱,而且有团中央书记的靠山),调查这样的人物,这样复杂背景的案子,需要多少心血,更需要多少胆量。我自己曾做过一些调查采访,深知此中甘苦。歌颂性的新闻,怎么过头了当事人都不会计较,更不会有官司;但揭露丑闻的调查性报道,一个引言不准确,都可能吃官司。而且要付出比一般新闻报道多很多倍的时间和精力。方进玉说他仅调查易晓的案子就用了一个月,我完全可以想到他付出多么大的心血。
事件结果
对方进玉更难的是,徐永光有权势,不仅封杀了他的稿子,而且对他的人身安全都可能有威胁。报道说,现在中国黑社会砍胳膊、剁腿都有价格表,割一只手只要800人民币。方进玉曾对《南方周末》的青年记者们说,他如果出了“意外”“十有八九就是徐永光干的”。他要同行们给他写篇报道,开个追悼会。话虽有玩笑成份,但内含悲壮。
人物评价
方进玉的勇气和敬业精神不仅值得所有新闻同行敬佩,而且他面临的困境更需要海内外新闻从业者的支持和道义声援。希望工程的腐败是个大案,我不相信徐永光这只并不算太大、但太嚣张的“苍蝇”就能躲过去。中国救援贫困地区学生的“希望工程”已腐败到没希望了,但方进玉的调查报道,却令人看出中国新闻事业的“希望工程”还没有绝望。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新闻操守
问题揭露
事件结果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