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
是现代诗人臧克家于1932年创作的诗集
《烙印》是现代诗人臧克家于1932年创作的诗集,最初在1933年由王统照刊行,包含22首新诗,包括《老马》等。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了该诗集的增订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4首新诗。这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
《烙印》这部作品描述了主人公在大革命失败后,从革命斗士变为被通缉的逃亡者,被迫在乡村隐居长达七年,经历了极度的屈辱和苦难。这些痛苦的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激发他创作出一首广为人知的诗歌。诗歌中,第一节以“痛苦是打在心上的烙印”为核心意象,表达了人生的奥秘和痛苦的印记;第二节描绘了痛苦的不同风姿和人生的复杂风味;第三节以“痛苦是个谜”为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经验的思考和对正视现实,与命运抗争的渴望;最后一节则表达了作者对痛苦的深刻理解和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部作品展现了作者强烈的自觉意识与主体意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不屈抗争。
《烙印》是一首注重格律和表现技法的诗歌,形式整齐,节奏匀称,深受新月派“三美”的艺术影响。诗人在诗歌中关注现实中的“痛苦”并运用意象和暗示将个体生活的具体感受和心理情绪与普适性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升华出哲理的诗意。诗艺的娴熟和灵慧的诗心使这首诗歌成为新诗园地里一株鲜艳芬芳的花朵,同时也推动着新诗在中西诗学交融的河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现代性因子。
作品原文
烙印
生怕回头向过去望,
我狡猾地说”人生是个谎”,
痛苦在我心上打个印烙,
刻刻警醒我这是在生活。
·
我不住的抚摩这印烙,
忽然红光上灼起了毒火,
火花里迸出一串歌声,
件件唱着生命的不幸。
·
我从不把悲痛向人诉说,
我知道那是一个罪过,
混沌的活着什么也不觉,
既然是迷就不该把底点破。
·
我嚼着苦汁营生,
像一条吃巴豆的虫,
把个心提在半空,
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早期创作中的一首诗。
在伤情泛滥的20世纪30年代的诗坛,臧克家的诗歌难得地独树一帜,表现着人生的苦硬。他的诗歌创作与新月派和现代派截然不同,他内心始终关注的是底层大众的生活苦难,几乎很少停留在个人的伤感上,而是贴近和理解他们的人生,写出其内在的硬。即使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感受,臧克家也体现出这种硬气,《烙印》就是如此。
而且,诗人曾参加过1927年武汉大革命,革命失败后,他被迫乔装打扮地在乡间蛰伏七年,经受着难以想象的屈辱和苦难。悲愤抑郁,内心深处犹如打上“烙印”。此诗反映的即是当时的时代的烙印,亦是诗人生活的烙印。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自古以来,宦海淹蹇、壮志难酬、情场失意、亲缘淡薄等际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痛苦。但《烙印》所关注的不是痛苦的具体形式和因缘所在,而是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人类感情的痛苦本身,并对痛苦的本质和应对之策做出了深刻思考。
第一节以“痛苦是打在心上的烙印”为核心意象,运用倒装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的奥秘。以往的日子太沉重,故“生怕回头向过去望”。因而自欺地说:“人生是个谎。”将正常的逻辑关系倒置组接,使语气曲折回旋又营造了悬念和铺垫,使“烙印”出现更自然。“人生是个谎”说得很吊诡,透射出人生的神秘莫测。
第二节承接“烙印”意象,生发出三种不同的内心感受。作者时觉痛苦是“毒火”,对不公平的人间充满怨愤;时觉痛苦能“进出一长串歌声”,或如幽州台歌般的激昂苍凉,或如孤舟妇敖的凄切怨艾;时而对“生命的不幸”浅吟低唱,自怜自悲。三种深沉的内心感受道出了痛苦的不同风姿和人生的复杂风味,渗透着凝重的生命意识和悲剧意识。第三节围绕“痛苦是个谜”展开对人生经验的描述。它是对前节中直面痛苦这一意念的反向延伸,带有强烈的反讽色彩。反映出作者渴望着人们能够因痛而醒,正视现实,和命运抗争。这种反叛情绪和斗争精神显示了强烈的自觉意识与主体意识,不仅对应了三十年代的历史主潮,也延续了“五四”时鲁迅发出打破“铁屋子”,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启蒙之音。
正是出自理性的清醒和主体的自觉,故在最后一节,作者对痛苦的态度是“我嚼着苦汁营生,/像一条吃巴豆的虫”。这一名句,形象鲜明地表达出“极顶真的生活意义”,“咬紧牙关和磨难苦斗”的生活态度。痛苦是一把锋利的刀,剖破了人类的心,而坚忍是一剂良药,让破碎的心重新愈合。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作者所提出的“坚忍主义”不仅是拯救个体生命的锐利武器,也是人类应对各种苦难和灾祸的巨大力量。故本诗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和集体痛苦的深切关注,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
《烙印》没有概念的铺陈,注重运用格律和表现技法。形式齐整,节奏匀称,深受新月派“三美”的艺术点化。诗人对“痛苦”的关注和应对植根于现实。血肉丰沛,筋骨硬朗,毫无标语口号之嫌。“痛苦”的传达既以个体生活的具体感受和心理情绪为基点,又运用意象和暗示把普适性的生活经验加以连结,并升华出哲理的诗意,“把‘所感’与‘所思’,抒情与‘主智’,自我与‘非个人化’‘饱和交凝’为艺术的整体”。诗艺的娴熟和灵慧的诗心,使其成为新诗园地里一株鲜艳芬芳的花朵,也推动着新诗在中西诗学交融的河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现代性因子。
诗人是写人生痛苦的一种体味,将这种感受比喻为“在我的心上打了个烙印”,这是非常形象准确的一个描述,而这个“烙印”在诗人看来,不仅仅是一种痛的感受,还是在“刻刻警醒我这是在生活”。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理性和深刻的对痛苦的理解。烙印既然留在了心上,它就要不时地被感觉到,所以,“我不住地抚摩这印烙,忽然红光上灼起了毒火,火花里迸出一串串歌声,件件唱着生命的不幸”。这种不幸只能在诗人的内心唱歌,黑暗的现实中诗人痛苦却不能对人诉说,诗人将这种人生的痛苦比做一个谜,“既然是谜就不该把底点破”。“我嚼着苦汁营生像一条吃巴豆的虫。”将痛与苦咽下去,这是诗人面对生活的硬的态度。
名家点评
当代作家李朝全《诗歌百年经典·1917—2015》:“生活的苦难在诗人心里刻下了烙印,然而,诗人只能把这些痛苦、悲痛和不幸隐埋在心底,混沌地活着,心吊在嗓子眼上,呼吸都很艰难,忍辱负重卑屈地生活。诗人刻画了旧时代普通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伤痕累累,但依旧屈辱而坚强地活着,苦难只有向自己的心里去诉说,只有深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这个烙印是生活的烙印,是不幸人生的印记。诗句间传达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当代作家夏传才中国现代文学名篇选读》:“诗篇深切地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在诗人内心打上的深深的烙印。这是什么烙印呢?在前三节他运用了三个意象:一节说是使他痛苦的谎言,谎言指蒋介石集团发动政变的歪曲事实的官方言论,这样的政治谎言不能不使他痛苦和警觉。二节说这烙印灼起毒火,造成生命的不幸,喻指这场恶毒的政变使无数革命者牺牲。三节说是一个不可点破的谜,因为在中国国民党政权统治下说出事变的真相就是罪,所以只好“难得糊涂”。末节把自己比喻为一个吃巴豆的虫,嚼着苦汁,提心吊胆地生活。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严肃的现实主义风格。”
北京大学教授褚斌杰《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这是一首描写痛苦的诗。全诗四节大体上用了三个形象化的比喻:痛苦是打在心上的烙印,痛苦是个谜,痛苦渗透进身心,自己于是像一条吃巴豆的虫。诗人从不同的角度,以并不平衡的形象化的手法描写了痛苦的深重。对“混沌”的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觉醒的渴望,使得诗人能够从痛苦中发掘生活的意义,升腾起悲剧色彩的美,更因如此,痛苦的深浓与细处才深入人心。”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潍坊诸城人,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山东大学著名校友,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代表作品有《难民》《老马》《烙印》《有的人》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