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茂华
中国散文家、词作家
甘茂华,男,湖北恩施人,定居宜昌市土家族散文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流行音乐艺术委员会理事。已出版小说集1部、散文集6部、歌词集1部。曾获屈原文学创作奖,首届湖北文学奖、第二届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简介
甘茂华1985年毕业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政工干部大专班。1967年赴长治市化家庄插队,后历任山西太行锯条厂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厂党校副校长,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联编辑部副主任、州作家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州中国工商银行办公室主任,宜昌市工商银行办公室副主任、宣教科科长,中国工商银行三峡分行办公室副主任,政工师。宜昌市人大代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歌词代表作品《山里的女人喊太阳》,由著名作曲家王原平作曲,连续参加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青歌赛,参加歌手两次荣获民族唱法银奖。《清滩的姐儿叶滩的妹》,由重庆市作曲家向菊瑛作曲,李琼演唱,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作者始终坚持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艺术审美取向,在歌词创作领域里成就了属于音乐文学的重要篇章。其作品被全国多所音乐学院列为示范教材,作者亦被艺术界称为土家歌手,三峡才子。
三峡晚报报道
甘茂华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第一个甘茂华是属于现实生活的,第二个甘茂华属于散文和歌词创作的。解读甘茂华的文学人生,就能解读他坚韧执著的品质,欣赏智慧与激情并重的人生风景。
才子遭遇
别了故乡去流浪
采访甘茂华先生是在一个雨天。虽然之前对这个知名作家的文章和轶闻趣事早有耳闻,见到他时,仍不免有些惊讶。他仿佛不是在接受采访,而是在进行一场声情并茂的演讲。
甘先生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言谈举止却极有少年的活泼之气,不显一点老态。有人说他讲话声震屋瓦,一点也不为过。据他说,他最欣赏歌星腾格尔充满激情阳刚的演唱风格。他充满艺术家的气息,留一头长发,据说这个类似“妹妹头”的发型已经保持了10多年历史。他不断地抽烟,充满激情地讲述,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采访一个激情昂扬的老顽童、老才子,让人忍俊不禁。
甘茂华出身于恩施土家族自治州一个小商人家庭,“才子”这一称呼几乎伴随了他一生,曾经这二字让他风光无限,也给他惹下过不少麻烦。早在上初中时,就因其作文写得好被同学们视为才子,那时他宣称自己长大后要当作家,老师批评他口出狂言,有成名成利的思想。
浪漫的生活
他不仅想当作家,而且到如今还一直幻想着一种极为浪漫的生活。
“我想拥有的理想生活是这样的: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有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有红颜知己相伴,看书、写作、游山玩水,还能唱自己写的歌。自由、宁静、淡泊、洒脱,再加上红袖添香,再美不过了。”甘先生梦想的生活方式,是古代文人雅士无不向往的生活。远离城市喧嚣,拥有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情怀当然美哉。不过,梦归梦,现实归现实。他的现实生活却没有如此美好。
甘茂华1966年高中毕业,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他在文艺宣传队,写歌颂红卫兵的诗歌,还编导一些小节目。1968年,在下乡当知青的浪潮中,他离开家乡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站到了江西省
“在江西农村当知青6年,那时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还是有点文化,也想显示一下才华。就写了一幕戏剧,结果被视为毒草,成了问题知识青年。”一笔惹下大祸,甘茂华断送了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连当兵的路也被自己堵塞。那时,才子几乎就要绝望了。后来他到江西一家锯条厂当工人,之后又流浪到山西省一家工厂当工人。
“去了山西工厂后,遭遇竟跟当知青时一样。我又一次因为写通讯而受到牵连,从此我告诉自己,‘让钢笔生锈,让榔头发光’,我彻底放下了笔,不敢再提写作一事了。”为了生活,才子只能放下手中的笔,一腔才情也只能被暂时掩埋。
如果当年他“本分”一些,他或许会成为一个高级技术工人,但肯定少了一个讴歌土家族风情的作家。
人到中年
拿着笔杆闯四方
如果说甘茂华青年时代的遭遇是不顺利的,那么这些遭遇也正好让他从轻狂走向成熟。生活阅历的积淀,让他在后来的创作中显示出其厚积薄发的力量。1979年,在改革的春风吹来时,他那颗沉寂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了。他重新悄悄拿起了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甘茂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小说,题材来自他生活的原型,以中篇和短篇小说为主的创作持续了几年时间,发表的作品也多了起来。他就是凭着自己的文章得以回到了阔别20年的家乡,1988年,40岁的甘茂华到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文联工作。
黄金时期
“我回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开始主攻散文,内容主要是以土家族风俗民情为写作背景,写土家人的生活。写作就像练武一样,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我认为写作方向要明确,这样才能在这个领域里出成绩。当年,我跟郑渊洁一起当知青的时候,别人都笑他写小儿科的东西,而现在他已成了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因为人世间本来就没有千手观音,也不能贪多贪大。”甘茂华在恩施文联工作6年,写出一大批散文,他又一次携带自己的作品闯江湖了,1993年,他来到宜昌市工行工作,担任办公室主任。过起了“上班写公文,下班写散文”的日子,他也进入了个人创作的黄金时期。
美好缩影
十多年来,他出版了 《故乡的龙船调》、《鄂西风情录》、《三峡人手记》、《守望吊角楼》等多部散文集以及一部小说集,他的散文创作始终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得到很多评论家和读者的好评。在他的散文中,展现的是一部鄂西民族风情画卷,是土家人生活的美好缩影。
甘茂华的散文追求积极阳光和原生态的生活,很少见到对苦难的描述。哪怕他自己曾经历过很多苦,但他始终保持着快乐热情的心去面对生活以及创作,他没有很多文人具有的感伤气质,他是真正的乐天派。“与其展示伤口,不如倾吐对美好的向往。人不能因为苦而放弃对美的追求,跟同时代的人相比,我经历的苦又算得上什么?我很感谢皇天厚土,上天已经给了我很多。给了妻儿,给了我工作,给了我创作的激情,我应该感恩。”他对生活保持着那份坦然和热忱,是难得的;他面对创作保持一生的激情也是少见的。“生命状态有时是不可改变的,比如不能把一株麦子改变成稻谷,但是幸福的心情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一直对生活充满激情,而且是个理想主义者。”说这话时,他哈哈大笑起来,有几分率真有几分豪气。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甘茂华在国内散文界已颇有名气,多篇文章获奖,其中还有作品获首届湖北文学奖、第二届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但他仍然不安分,试图转向作词领域。而这次老将出马,尚能歌否?
作词生活
老顽童快乐把歌唱
“山里的女人火辣辣哟,上山下河好潇洒呀,扯起那个喉咙太阳哦,喊醒了满山的杜鹃花属……喊出一个金娃娃。”甘茂华嘶哑着嗓子演唱这首高亢欢快的歌。虽时有走调的嫌疑,但他还是很投入。这首《山里的女人喊太阳》曾荣获国家文化部新作品创作一等奖,这首歌词的作者就是甘茂华。
对这首歌词的创作历程,甘茂华记忆犹新。“2001年春天,我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家去,大清早起来,看见几个农妇上山干活,她们一路说说笑笑。走到最前面的那个妇女,吆喝姐妹们快点,后面有人大声答应,就在那一声‘哦呵’落音时,太阳就出来了。这场景就像一幅画面定格在我心中,如此真实的生活画面带给我灵感,我觉得她们是在呼唤太阳和幸福。”
感情
那一年,这首歌词被作曲家王原平谱成曲后,走进了中央电视台青歌赛的现场,演唱者获得民族唱法银奖,随后在全国风靡一时。在中央音乐学院成立40周年庆典大会上,竟然有两位歌手不约而同地选唱了这首歌。本来他写 《山里女人喊太阳》只是小试牛刀,没想到一举成功,尝到甜头的他,越发沉浸在歌词创作之中了。他的歌词风格延续了他的散文所具有的浓郁乡土气息,再次强烈地抒发了他对土家人的深厚感情。
效果
“把写散文留下的边角材料回收,就成了歌词的有用之宝。比如钢铁可以做大的建筑材料,那些用了剩下的边角废料还能再做精致的饭勺,物尽其用,文学资源也不能浪费嘛。”甘茂华在散文的“篓子”里捡拾歌词的珠贝,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他的散文中,在对描写女性之美上从来不惜笔墨,在歌词上也一样,他认为这是创作惯性所致。“女性更能代表美,女性从古至今都受到文学艺术家的张扬。”创作倾向与他本人的审美也有关,他坦言自己喜欢的女性是朴素大方、热情奔放的。从《青滩的姐儿叶滩的妹儿》这首歌词中可以窥见一斑,“青滩的姐儿叶滩的妹,三峡的姑娘最有味,不打粉来不描眉,岩缝缝里的花朵自然美……”经作曲家王菊瑛作曲、李琼演唱,去年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选送,获得第十届(2003-2006)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歌曲类中排名第29位。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百余首歌词,歌词内容涉及环保、企业、旅游等多方面。
境界
“创作歌词比散文要难得多,要求更高,但当我听到别人传唱我创作的歌曲时,那种愉悦是别人不能体会的。”对于未来的创作走向,甘茂华说:“歌词创作将仍然以土家人、三峡人的生活为主,这个主题是文学艺术的富矿,是写不尽的。原来主要以民俗音乐为主,下一步还要尝试进军通俗歌曲的歌词创作。”甘先生忙着、快乐着,近日,他正在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歌词集。
有一天他闲下来时,时而翻阅自己的散文,听着自己创作的歌,坐在阳光下回忆过去时,他又会给自己怎样的评价?他有过那么多身份:农民、工人、编辑、银行干部、作家、词作家,这样的人生有几重境界,只有他才知道。
名人对他的评价
甘茂华是我的合作伙伴和朋友,也是一个我非常看好的优秀词作家。由于它是从散文家转换到词作家的,他的歌曲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化底蕴,像山一样的质朴、水一样的诗性、花一样的灵感、土地一样的深情。鄂西的青山秀水养育了他的歌词,民族风情中潜流着一种动人的旋律。而且,他善于从民间生活中提炼出独具特色的口语,因此他的歌词不仅生活气息浓郁,而且节奏感和乐感都很强。每每读他的歌词,都是一种艺术享受,带来一种创作的冲击。
——王原平(著名作曲家,全国青歌赛评委,湖北电影制片厂厂长)
甘茂华的歌词给我的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他把民族文化的元素,赋予一种现代审美的艺术色彩。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生活氛围鲜活,充满诗情画意。
——方石(著名作曲家,全国青歌赛评委,湖北省音协常务副主席)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三峡晚报报道
才子遭遇
别了故乡去流浪
浪漫的生活
人到中年
拿着笔杆闯四方
黄金时期
美好缩影
作词生活
老顽童快乐把歌唱
感情
效果
境界
名人对他的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