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男,1959年生,
陕西省宝塔区临镇上田村村民,从2001年春季到2013年6月3日,历时13年徒手挖了110米深的“天云井”,并将坚持井水免费给乡党送水。
基本信息
2001年春季,在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后,刘安在自家窑洞前的院落一隅开始挖井,2013年6月3日下午,历时13年,终于使这口井冒出了泉水。
挖井经历
上田村,
平均海拔1200米,大约有180人,人数不算多,但每户住的比较分散。缺水情况是
黄土高原人家的“通病”,靠天吃水成为世代传统,这已不稀罕。但村民刘安一直坚持一个梦想:“我相信,在这黄土高原上能挖出井水来,我会成为世界第一位在黄土高原上徒手挖出井水的人!”
“祖祖辈辈都到沟底吃水,用毛驴驮,来回要走几个小时山路,牲畜累得都够呛,”刘安说,“十几年前,村里通电后买了水泵,方便一些,但一到冬天,管子就冻住了,乡亲们吃水成了难题,我就想着要在
黄土高原上打一口水井,让乡亲们随时能吃上干净卫生的甜井水。”
刘安的打井计划,一开始就不被人理解,一是当地高原上打出水井,前所未有;二是一个人要打成水井,几乎是神话。他的想法遭到家人一致反对。“妻子让我出门打工挣钱,儿女们说我尽干些没名堂的事情,有多少人尝试着在黄土高原上打井,到头来还不白费力气?但我下决心要干的事,谁也拗不过!”刘安说。2009年年底,妻子带着儿女们离开了他,这对他而言是最致命的打击。“以前挖井上来,他还能吃上婆姨做好的热饭,人走了,冰锅冷灶,日子恓惶得很。”上田村村主任王文兵说。谈及妻子儿女为何弃他而去时,刘安很是愧疚:“其他家男人在外打工挣钱养家,我为打井,苦了婆姨和娃娃,连米面油盐都要经常赊账购买,是我对不起他们。”
没有家人的支持,独自面对这口未完成的土井,刘安有种受挫感,但倔强的性格让他继续坚持,他希望村里的乡党能来帮助他,但当他伸出求助之手时,却被现实无情的拍了回来,村里没人愿意帮他,唯一支持他的就是年近80的村支书赵成发,他鼓励刘安,“看土色,差不多快见水了,再坚持坚持。”
挖剩下的21米井是非常艰难的,在距离打出水的最后6天,没有人敢靠近这口井,因此刘安只能一个人继续剩下的工作。他挖一点土后装好筐,自己再爬上来向上吊,上下一个来回得40多分钟,一天下来最多能挖出一尺厚的土。井壁上是他自己凿的一个个小坑,方便他攀爬,但因是土井,井壁湿滑,很容易掉下去。
2013年6月3日下午,这口历时13年、仅凭人工徒手挖成的井冒出了甘甜的井水,他激动的热泪盈眶,这一历史性时刻,他最想和家人分享,当他回过身发现,这里只剩空荡荡的土窑和家里两只鸡在他身边。
挖井13年,他徒手完成全部工程,共花费2.5万多元,为了节省开支,他自制工具,到处找寻可以改造的材料做工具,把大部分的钱都省下来支付在最费钱的人工费上。
挖井前期,刘安还能凭借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雇了个帮手,他在井下挖,帮手在上面吊土。但自从妻子离家后,他的生活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雇帮工了。“我只能挖一点土后装好筐,自己再爬上来向上吊,上下一个来回得40多分钟,井壁很滑,不小心就会掉下去,井壁还会经常滑塌。”刘安说。为此,他在城里工作的弟弟多次劝说他放弃挖井计划,“你要是那天不小心死在井里,我可没本事把你弄上来!”刘安却笑着说:“好兄弟,如果我上不来,你就把井填了,哥哥也就安息了。”
这口井他取名“天云井”,其意为人间之水天上来。
生活习惯
每天挖井5个小时以上,没有结实的身体可撑不下来。为此,刘安十几年来一直坚持锻炼。“就连冬天下雪,他都会穿着
短裤光着膀子跑步,还练下腰、劈叉、倒立,身体好得很,感冒都很少。”村支书赵成发说。说话间,刘安“唰”一个劈叉,两腿成一条直线紧贴地面,村民们纷纷鼓掌叫好。“最艰难的就是50米以下,井下缺氧,火柴都划不着,挖一会,得上到地面喘一会气,后来买了个旧鼓风机,接上管子往井下送气,就好多了。”刘安说。
纵使现在已经56岁,行动依然十分矫健。“我喜欢打篮球,只是这里没有篮球场。”他不好意思的笑了下。
他每个月的个人开销仅200元,不抽烟不喝酒,家里最值钱的电视坏了一年多也没修过,只为多省一点钱接着挖井。“我已经连续三年过年没吃过
饺子,两年都在地底下过年了。”刘安笑着说。
免费送水
自从家里有了井水,他坚持每天都给乡党们免费送水,留守家庭优先供给,远点的他骑摩托送,近点的他就推着架子车送。“不怨当初没人支持我,我挖井就是为了乡党们能喝上免费又干净的水,看见他们能喝上我打出来的水,我也高兴。”他说,“人一辈子要干一点事业,给后人留点东西。对我来说,事业重于生命,放弃事业等于放弃生命。”
最大心愿
刘安现在最大心愿:1、将井继续往深打,形成井喷;2、加固井壁,防止土井因土质松动导致塌;3、建一个沉淀池,沉淀井水中的泥沙。这样一能保证水源充足,二能长久供后人使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