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救援医学的创建背景在于世界范围内意外伤害及天灾人祸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各类意外突发事故,受伤人数为上述人数的100~15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成为终生残疾。医疗保健花费和生产能力丧失每年造成的损失估计约为5000亿美元。这一严峻的现实,推动了医学界的任务转向创立医疗救援学科,并且向社会提出了普及安全文化的课题。
现代急救医学或现代急救、灾害医学是近三十年来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门科学。它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越来越多的医院外突发的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故,提出迫切的医疗需求这一背景下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渗透,使人类互相交往,彼此关系密切的广度、深度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在现场救护医学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急救医学。它又凭借高科技的“翅膀”使急救医学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更为扩展,灾害医学即是其主要内容,或是其延伸。事实上,灾害医学与急救医学很难区分,只不过是致使危重病人的原因,环境的不同罢了。所以,1976年由国际著名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得到美茵次发起成立了急救、灾害医学俱乐部,将急救医学和灾害医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个俱乐部的成立很快引起各国医学专家的举合重视、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学会。学会的主席,即是当代心肺复苏医院创始人Peter Safar教授(他不幸于2003年8月去世)。该学会主要研究世界各国在医院外抢救垂危濒死病人的经验和现场急救组织,显然,紧紧依靠临床医生、医院内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很快引起了社会有关部门、认识的关注。WAEDE得了迅速的发展,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性的学术大会。在这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人士将急救医学(EM)译成“急诊医学”;将活跃在医院外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译成“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将院外急救译成“院前急救”是不确切的。道理很简单,“急诊”局限在医院内的范围,医院外的广阔领域乃至天空和海洋,“急诊”是无法概括难以覆盖的。我们在现场或是在影视节目中看到
美国的消防、急救人员、身着EMS服装、进行医疗救援工作,难道能说成是急诊?这种概念上的曲解,主要是由于一些没有从事院外急救经验的人单纯地以医院围墙为定义,从而产生了不实的科学内容。急救、灾害医学的学术内涵和操作环境远非“急诊”所能概括。其实这是显而易见不争的实施。现代急救、灾害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传统的医院内的急诊包括手续室在内其他临床科室抢救规范的提高;是对危重症监护病房系统救治经验和理论上的完整和支持;更是在昔日简陋的医院外环境的救护技术、装备、经验、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同时它将通讯、运输、
计算机技术等纳入医学科学理论及应用的范畴。我们可以这样宣称:现代急救医学是对本世纪六十年代尚未形成体系的急救医学的重大变革与革命。
现代救援医学的研究内容涵盖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在医院外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危重急症、意外灾害事故,及时组织救护力量,在现场对个体或群体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援、救护,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并在医疗监护下,采用现代交通,将伤病人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全面救治。此外,还包括院外急救、医学及灾难条件下监护运输、院内急诊、院内对各类灾害及应急事件的危重症监护救治、中毒救援学、交通事故救援学等方面。例如,机场救援医学研究在飞机场内外发生航空器紧急情况,或不涉及航空器紧急情况,对人员的急救、治疗、护理等。与一般急救医学不同的是,机场救援医学一定要研究涉及航空器的紧急情况(空外事故等)及航空器没有紧急情况(火灾、地震等)条件下的救援特点。因此现代救援医学必须关注医学之外的灾害科学问题,如必须了解机场应急计划,能及时、有序、高效率地从机场的正常活动转入紧急状态,特别还应掌握机场救援预案的基本框架及内容,这包括掌握遇险生存的方法,即寻求生存的场所和加以保护、寻求维持生命的水和食物、寻找求生之路;及时全面控制伤病、树立坚定求生希望之心等。同样,对于防洪也有防洪救援医学问题,要将环境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救援学加以综合。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高科技的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使人类相互交往、彼此密切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现场救护医学基础上应运而生了现代急救医学。它借鉴高科技的发展,使急救医学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更为扩展。急救医学确切地讲是现代急救医学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是对传统的医院内的急诊及包括手术室在内其他临床科室抢救规范化的提高;是对新建立的危重症监护病房系列救治经验和理论上的完整和支持;更是在广泛的医院外环境昔日简陋的救护技术、装备、经验;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同时将通讯、运输等纳入医学科学理论技术的范畴。可以这样地宣称:现代急救医学相对20世纪60年代以前尚未形成体系的急救,是一种重大变革乃至革命。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国际十年减灾”结束的讲话中曾说道,当初对“减灾”指的是“自然灾害”但专家们却很快把减灾活动扩展到多种灾害,这是十分正确的。我国面临着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技术灾害等等。尤其是世纪之初以来,恐怖活动猖獗,局部战云密布,新的传染病情爆发,地震发生此伏彼起。灾害的形式更趋严重,应该充分认识到灾种的多样,灾情的严重,因此减轻灾害,加强医学救援的世纪之初,世界各国应共同应该采取的一项重大行动。
中国的医学救援经历了40年的实践和时代风云,医学专家、社会学家乃至政治家们已经认识到它早已逾越了医学领域,并冲破了医院的围墙。笔者早在80年代就指出,“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是构建现代急救或为现代救援医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的框架。我国急救中心确切应称为紧急医学极拔中心或体系的建立必须是立足于院外,其功能将以抢救院外危重病人、处理突发事件为主;其结构必须是网络,决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医院模式,针对这种情况,建议用“大网络、小中心;大院外、小院内;大
科学教育、小机构”的原则来处理医院与急救中心的关系。这些观察在80年代一提出即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同,并于20世纪末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后得到国内大部分学者的认同,达成了理论上的共识。
中国的医学救援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这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对顺利召开的基本保障。要建立新的体制、倡导社会大救援观念。所谓社会“大救援”观念,即是对灾害事故的医学救援,离不开众多部门、各方专业人员的支配配合,因为重大灾害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因此医学救援的实施操作不应仅着眼于医疗救治,而首先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确立市政当局最高行政长官在救援中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在当局统一领导下,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和科学应急救援网络,动员一切可以借助的卫生资源,以及通讯、交通、能源、建筑、保险、气象、供水等部门的力量、依靠消防、公安、军队等救援人员的配合,共同完成救援任务。所以现代医学救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投入。
传统的急救站、急救中心的结构、运作方式、技能、装备很难适应现代院外尤其是对灾害事故的救援。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院外救护工作多以消防机构。中受过一定医学训练的消防救险人员组成,如急救医生,急救技士,他们既有医学知识又有救援本领。急救通讯指挥中心,星罗棋布的急救站点形成的急救网络,能使呼救信号及时受理、下达,迅速有效地执行救援任务。同时,平时在社会上应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第一目击者”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用急救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救护车、直升飞机,应该不仅将它们视为运输病人的工具,而且作用抢救病人的场所,即“流动的急诊室。因此,救护车、直升飞机在发达国家早已有医学基本装备,如自动心脏
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氧气瓶、负压担架、
脊柱板、颈托等,以及有关的药品、敷料等,以成为必备而不是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