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木(学名:Alnus f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 )是
桦木科桤木属植物,
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灰色,平滑;枝条暗灰色或灰褐色;芽具柄,具2-枚芽鳞。叶卵形、长卵形。叶柄长1-2厘米,
雄花序单生。果序直立,很少下垂,单生;序梗粗壮,长1.5-3厘米。
分布于中国云南、
四川省西南部、
贵州省西部。生长于海拔1500-3000米的山坡、岸边的林中或潮湿地。
嫩茎叶或树皮可入药,主治吐血,血,
腹泻,
痢疾,
疮疡。
形态特征
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灰色,平滑;枝条暗灰色或灰褐色,无毛;幼枝红褐色或黄褐色,幼时密被黄色短柔毛,后渐变无毛;芽具柄,具2-枚芽鳞。叶卵形、长卵形,有时矩圆状倒卵形,较少
披针形,长5-16厘米,宽3-7厘米,顶端骤尖或锐尖,较少渐尖或圆,基部近圆形或近楔形,边缘具疏细齿或几不明显的疏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生腺点,沿脉的两侧密被黄色短柔毛,脉腋间具簇生的毛,侧脉12-17对。
叶柄长1-2厘米,密被黄色短柔毛或仅上面的槽沟内有毛。
雄花序单生。果序直立,很少下垂,单生,近球形至矩圆形,长1.5-3厘米,直径1-1.5厘米;序梗粗壮,长1.5-3厘米,密被黄色短柔毛;果苞木质,长3-4毫米,顶端具5枚半圆形的裂片。小坚果长约3毫米,果翅厚纸质,宽仅为果的1/3-1/4。
产地生境
川滇桤木生长于海拔1500-3000米的山坡、岸边的林中或潮湿地。平均气温约12-18°C,年降雨量超过800毫米,活动积温3000-6000°C,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以上,对气候适应范围宽,抗寒力和抗旱力强。
繁殖方法
采集种子
川滇桤木种源丰富,种子繁殖系数高。每年12月上、中旬种子成熟,果熟后很快开裂,种子随风飞散。当果序大部分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及时采集。采种母树应选择10-20年生、干形通直圆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优良树木,种子成熟时,剪下果序,采回的果序晒1-2天,再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阴干,3-4天后,果苞开裂种子脱出。
桤木种子千粒重0.24-0.29克,室内发芽率约40%,贮藏一年后发芽率降至10%左右,桤木种子不宜久藏,一般头年底采种,次年春天播种或者随采随播。种子应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堆放不宜过厚,一般在5厘米左右。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种子精选、种子消毒等环节,目的是为了促进种子发芽,预防病虫害,从而培育出优良苗木。
选地整地
苗床地选择水源方便、土壤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为宜。在10月初,将圃地进行深翻至30厘米,让阳光照射数天,让杂草根充分晒干枯死,进入12月把杂草,石块清除干净,将深翻的圃地打碎呈粉粒状,作南北向平床,床宽1.5米,长10米,步行道宽50厘米的高床,增加肥土层厚度,苗床做好后,在床面上铺一层2-3厘米厚的火烧土或生土,再进行适当镇压,让床面土壤细致平整。步道可用于侧方灌溉和排水,床面不易板结,并用
生石灰消毒灭菌。
播种方法
川滇桤木采用播种育苗。播种苗有完整的根系和饱满的顶芽,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后期生长快、材质好、寿命长,能形成稳定的林分。林场采用温室大棚育苗,温度、湿度较好控制,便于管理。因川滇桤木种子小,发芽率低,应选在晴天无风的天气早晚播种,播种后不宜盖土,适时进行适当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用松针覆盖,浇足水分,采用春季播种。春播宜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进行。播种前用温水浸种1-2天,条播播种量2-2.5
千克/亩。
苗期管理
播后约30天左右幼苗出土,当苗木有3-5片真叶时间苗或匀苗。在播种育苗中,往往出现苗木过密或出苗不整齐、密度不均匀的情况,因此需要间苗。间苗时要注意间苗时间、间苗对象和间苗强度,宜早不宜迟。间苗对象为受病虫害的、机械损伤的、生长不良和不正常的幼苗;间苗强度不宜一次过大,一般分2-3次进行;适时适量浇灌,开始使用氮、磷肥,及时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促使
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保证土壤的良好通透性,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3-4月,当苗木长到2-4厘米时,移入容器内继续培育。当苗木从温室大棚移植到外面的容器中时,由于大棚温度方便控制,而室外温度较难控制,此时防除日灼是育苗最关键因素。常因太阳直射,地表温度增高,使幼嫩的苗木根茎处呈环状灼伤,或朝向阳光方向倒伏死亡。这样的日灼危害常采用遮荫和喷灌的方法降温防除。遮荫时采用遮荫网,早晚掀开遮荫网,适时适量喷灌,既能降温又能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中午
太阳直射时,盖上遮荫网。5-6月继续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当苗木长到高度20-25厘米、地径0.2-0.4厘米,苗木木质化程度较高时可出圃造林。
蝼蛄是苗圃中主要地下害虫,成虫咬食幼苗根部和种子,在苗床上钻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与土壤分离,干枯而死。防治方法可采用敌杀死、1605等农药或其他方法防治。
栽培技术
选地
严格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选择适合川滇桤木生长的立地条件。根据林场实际,造林地选择在
平均海拔1900-2300米、土壤为红壤、厚度为中厚度、坡向为阴坡、半阳坡的人工商品林采伐迹地上。
整地
采伐迹地林地清理先采用计划烧除采伐剩余枝条、
松针、杂草等,然后人工清除残余物后整地;整地设计为人工穴状整地,灵活选定整地位置,充分利用岩石裸露山地
土层较厚的地方和采伐迹地伐根间肥沃的土壤。整地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整地时心土、表土分开堆放,填土时清除杂草、松针、枯枝、树根石块等,填土时要求紧实、饱满。
栽植
栽培密度:依据造林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培育目的不同,造林密度设计为2500株/公顷,株行距为2米×2米,行距和株距
相等,相邻株连线成正方形,苗木配置均匀,有利于树冠均匀发育、根系分布均匀,幼树能在地上和地下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是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较多采用的形式。
栽培时间及技术:根据本地气候特点,栽植设计在6月下旬至7月底进行,此时为曲靖市降雨量最多的时候。并掌握好雨情,以下过一、二场透雨、出现连阴天时为最好时机,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栽植时做到“苗正、土实、塘平”,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容器苗植苗时容器全部撕除,保证苗木当年顺利越冬;造林后第二年对保存率达不到要求的地块进行补植1次,使幼林及时郁闭。
管理
幼树抚育:幼树抚育是促进幼树生长的主要措施,川滇桤木生长速度快,栽植第2年就应进行抚育,时间为6-7月,主要包括清除杂草、松土等;第3年如为郁闭,继续抚育一次;4年后,可进行修枝。
幼林管护:“三分造,七分管”,川滇桤木保存率的关键取决于管护。造林后安排专人负责管护,加大管护力度,应严禁放牧、割草,通过多钟形式、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周边村民保护幼林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病害防治
病害
• 煤污病
危害症状:为害
桤木叶片和枝条,阻碍叶面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桤木生长。
防治方法:加强抚育,适时间伐,以利通风透光;防治桤木上的
蚜虫、
介壳虫、
木虱;喷洒12-20倍松脂合剂或0.5-1度的
石灰硫黄合剂,可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
虫害
危害症状:又名桤木
金花虫,幼虫、成虫为害
叶竹节虫科,形成网状,影响植株生长。
防治方法:用90%
敌百虫10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及成虫,以越冬前喷杀。利用成虫有假死性,摇动树枝捕杀。保护天敌,桤木叶
甲虫天敌主要有大蝇
瓢虫、
寄生蜂等。
主要价值
【药性】味苦、涩,性凉。
【功能与主治】凉血解毒。主治吐血,衄血,
腹泻,
痢疾,
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鲜品适量,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