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梁,男,1946年1月生,
辽宁省绥中县人,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文系民俗学教研室主任,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民俗学理论、村落民俗志、乡村民间自治组织与仪式行为、民间文学研究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钟敬文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的民国部分。
曾主持有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农村变革中的民间文化”和北京市科委的应用项目等,参加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多种教学科研项目,连续13年参与5项中日联合民俗学调查研究项目。
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获教育部2001年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 “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在2001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和2001年两次获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人文奥运”的建设内容之一,2008年奥运会筹办期间,北京市对文物保护的力度持续加大,18家文物保护单位被要求改善保护条件。一些专家也表示,如何把生动独特的老北京民俗风情展现给世人,也是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理念。刘铁梁认为,民俗文化是伴随着民众实际生活的文化,应将北京长期形成的独特的民俗文化与2008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相结合,向全世界展示北京在历史的绵延中形成的厚重的文化积淀。
标志性文化概念和标志性统领式民俗志的撰写理念是刘铁梁带领自己的学术团队在编撰《中国民俗文化志 》 (县、区卷 )的过程中,结合对《
北京市门头沟区民俗文化志 》 的调查与写作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
按照刘铁梁的观点,所谓“标志性文化”是指在地方民俗文化中,某些事象显得特别重要和饶有深意,体现出当地民众生存发展的适应与创造能力,也证实着当地民众与外部世界交往的经历,因而成为群体自我认同,并展示于外人的事象。标志性文化,是对于一个地方或群体文化的具象概括,一般是从民众生活层面筛选出一个实际存在的体现这个地方文化特征或者反映文化中诸多关系的事象。
刘铁梁认为,一个事象要称得上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文化,它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能够反映这个地方特殊的历史进程,反映这里的民众对于自己民族、国家乃至人类文化所作出的特殊贡献;第二,能够体现一个地方民众的集体性格、共同气质,具有薪尽火传的内在生命力;第三,这一文化事象的内涵比较丰富,深刻地联系着一个地方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它的理解往往也需要联系当地其他诸多的文化现象。标志性文化不是对地方文化整体特征的抽象判断,对于它的确认,要求我们能够找到代表这地方文化整体和特性的具体文化现象。
在标志性文化概念的指引下所进行的民俗文化普查,其最直接的成果形式就是新式民俗志,即“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这是一种突出地方文化特征,体现地方文化自觉的民俗志。刘铁梁认为它至少表现出下面三个特点:首先是民俗志的章节标题就是地方的标志性文化,包括它的一级标题和它下面的几级标题;其次在描述中,体现出民俗文化的整体性、内在联系和象征意义;最后大量使用鲜活的民俗语汇,并且有对具体民俗个案进行的“深描”。要体现新式民俗志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方案进行调查时,要与地方
民俗学者合作,要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民俗事象里筛选出地方的标志性文化,然后要根据所确定的标志性文化灵活调整调查提纲,深入地方民众生活,理解民众的理解、解释民众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