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藏》是一项由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发起的大型学术文化工程项目,旨在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家重要古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该工程涵盖了从先秦至民国末期的所有现存诸子白文本及其注释、研究专著,预计总册数达1000册,总字数逾10亿字。
2003年4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与
学苑出版社签署了《
庄子集成》的出版合同,并计划逐步签署其他先秦诸子集成的出版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子藏》工程的正式启动。在此过程中,众多硕士生、博士生参与了相关工作。
2007年1月26日,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向
华东师范大学发出公函,确认《子藏》为一项与
北京大学的《
儒藏》、
中国人民大学的《
清史》相媲美的超大型学术工程,并将其纳入出版社2007年至2011年的出版计划。
2007年2月9日,以方勇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子藏〉工程方案》并向学校“985”办公室提交。方案详细阐述了项目的学术价值、主要内容、总体框架、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已完成的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形式和经费预算。附件中还包含了长达16开40页的《〈子藏〉总目》列举了拟收录的先秦至民国子学著作共4100种。
2010年3月26日至28日,
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子藏》工程论证会”经过深入讨论,形成了书面的《〈子藏〉论证决议书》明确表达了对《子藏》工程的支持。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如果包含《
论语》《
孟子》系列的著作,那么《子藏》的总收录数量将达到约5000种。
《子藏》的编纂体例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收集并影印国内外保存的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形成如《
老子集成》《
庄子集成》等多个系列,总计约4100种著述;二是针对每种著述撰写提要,介绍作者生平、作品内容,并探讨版本变迁情况。
《子藏》的编纂计划借鉴《
续修四库全书》的经验,分为主体和提要两部分进行。主体部分的影印工作预计耗时8年,而提要的撰写和汇总则可能需要额外的10年时间。
《子藏》是由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资助的重要课题,由该校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该项目汇聚了校内外多个单位的力量,致力于打造一座宏大的传世经典库。《子藏》的“子”特指“诸子百家”的“子”,收录的作品时限截至
魏晋南北朝末期,而相关的研究著作则主要截止到1949年。首部出版的《庄子卷》精装全162册,收录了300多种庄子注释和研究专著,体现了《子藏》作为一项重大的学术文化工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