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桥镇距
常德市城区30公里,地处
太阳山东麓,洞庭湖西滨,东抵
西洞庭管理区,西接
大龙站镇,南临镇德桥镇,北靠
周家店镇。全镇土地面积91.74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个渔场,年末总人口36047人。2009年,全镇总产值24694万元,同比增长6.4 %,农民人均纯收入3357元,增幅16.1 %,呈现出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相传明永乐时有一
张姓老翁在此摆渡,故名张公渡。清康熙时此地出了一个武进士石钧,人称“石探花”(殿试第三名),他捐资百贯,修了一座独孔石桥,此后地从桥名,改名石公桥。
1949年前属新德乡。1949年8月设新德乡,属第二区(石公桥)管辖。1950年2月仍之。1950年9月属第五区(镇德桥)管辖。1951年11月,建朱家桥、芦花坪等乡,属第六区(镇德桥)管辖。1953年7月属镇德桥区管辖。1956年建石公桥乡。1958年属冲天公社管辖。1961年3月建石公桥公社。1962年大龙站区并入石公桥区。1965年析出部分大队新建冲天湖公社。1984年2月更名为石公桥乡。1984年8月改为石公桥镇。1995年冲天湖乡并入该镇。
石公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史志记载,
南宋抗金名将
岳飞当年“经张公渡过柳堤至周家店,弃程而率之”。张公渡即石公桥,柳堤即石公桥东柳堤。桥东的“龙子岗”、桥西的“神仙观”、桥南的“卧龙岗”、桥北的“白云阁”与“仙人庵”等名胜古迹迄今仍有遗址可寻。白云阁村还有宋代征士(经朝廷征聘不肯任职者)管白云(一名师复)的陵墓。
清代翰林王以、
进士石鲸与石钧、
举人陈锐、民国时期
鼎城区书法界三支名笔之一—丁国炳、一级战斗英雄
何学高、全国劳模
鲁尤海、钟儒华等人,都出生在该镇。
积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稳粮、增收”,镇党委、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着重改善农村环境为基点,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王家桥、东陂堰、覃家岗示范村为龙头,推进“四通”为主体的村庄整治工作,来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镇村两级多方筹集资金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2009年全镇硬化、美化村级公路8.4公里,并且将石公桥至
马鞍山市公路的两旁栽种了绿化树。镇党委、政府在2008年投资18万元对全镇九大机埠20台套机组进行全面的维护与保养的基础上,2009年,共筹资30万元更换了杨家洲机埠的全新电机水泵1套、更换全新电机4台、水泵6台,为群众的农业生产丰收和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为农民增收扩展渠道,如紧临
省道S306线的王家桥
柑橘属大市场,柑桔远销14个省市,年销柑桔7万吨,以三堰、刘家铺、覃家岗等村的红提、
甘蔗销售市场已初具规模,以新庵、白云、北极、龙子岗等村的西瓜销售在周边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三大市场共为周边的农户带来近2000万元的经济收入,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四是村级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近年来,覃家岗村举全村之力,总计投入181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比较显著,将村主干道实施亮化,打破了本镇乃至全区村庄没有路灯的历史,基本实现了“白天绿树成荫、晚上灯火通明”的目标。镇村争取项目3万元,在覃家岗村修建了一个村民健身休闲场所、一个篮球场,用于群众的休闲娱乐,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覃家岗村的村部建设、“五保之家”建设、村务公开、群众休闲场所、农业植保统防统治等各项工作均处于全区乃至全市先进行列;09年我们还争取到国家投资项目20万元,对东陂堰水库进行除险保安;争取到上级投资40万元,将西洋陂水库灌区本镇境内的王家桥、芦毛岗、联五堰三村的灌渠进行硬化;2009年争取到两个土地平整项目,分别是余家项目区和芦毛岗项目区,共投资100万元,改造了近千亩低产田。
公共事业稳步推进,2009年,小城镇建设更上一个台阶,镇财政共投入150万元资金对集镇的政府路、大桥路实施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学水平排在全区的前面,镇党委、政府积极向石公桥籍的优秀儿女募集资金,成立“安民奖学金”,奖励石公桥籍勤奋好学的优秀学生,2009年争取投资70万元新修教学楼一幢,并引进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轩辕基金投入20万元。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本镇有卫生院以及区血防院两所医院,自从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通过大力宣传,群众参合率逐年提高,09年参合率达到近几年最高水平,超过95%以上,09年投资10万元改造卫生院的危房,建立和规范了5个村级卫生室,农民看病难的情况逐步得到好转。对社会弱势群体重视关注,如五保户,大病救助户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如敬老院现有五保户40人,
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事业得到发展, 2009年四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镇政府、覃家岗村建立体育休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