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又称
辽宁省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于1992年5月,并于1997年3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该中心隶属于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工程实验室,同时也是863高技术计划产业化基地和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部级重点实验室。
中心拥有完善的教育和科研体系,包括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是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重要学科之一。目前,中心拥有一支年轻而专业的科研队伍,共计30名成员,其中包括1位教授、博士导师,8位副教授,14位讲师,以及9位助教,平均年龄约为30岁。
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过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中心聚焦于解决连续工业过程中综合自动化的关键、基础和共性问题,旨在实现工厂综合管理和决策的自动化、生产过程的在线优化调度与协调控制,以及复杂生产过程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同时,中心还致力于将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开发,以期为中国连续工业过程的综合自动化提供成熟的技术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过程综合
自动化技术和相应的软件平台。此外,中心还在相关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的综合自动化样板工程建设上有所贡献。
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完成了超过140个科研项目,其中包括2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个“863”高技术计划项目,9个国家攻关计划项目,以及28个企业大型自动化工程项目。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中心取得了显著成就,如“
金矿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应用”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理论、方法及应用”被评为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之一。“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和“复杂系统的新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分别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应用研究方面,中心的多个项目也获得了国家级奖项,如“金矿选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获得国家经贸委黄金科技进步
特等奖,“先进控制技术在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获得原冶金部科技进步
一等奖,“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智能解耦控制”和“清河发电厂1-4号机组
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均获得
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工业过程
多媒体计算机集散监控系统”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
二等奖。自成立以来,中心发表了4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50余篇被EI检索收录,20余篇被SCI检索收录。此外,中心还为省内
钢铁企业和电力部门的综合自动化工程项目培训了约100名维护人员和操作人员,并培养了近20名在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